七岁看完了你的一生

中国有一句谚语在教育领域很适用,那就是:“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抛开这句话的时代背景带来的局限性,我们还是能从它背后找到力透纸背的教育意义。今天我们以科学的角度已经证实这句经验传承的警句多么的醍醐灌顶。“三岁看小”是幼儿心理特点和个性形成雏形,而“七岁看老”基本上就垫定了一个人一生的性格基础。

一个成年人的性格特征、心理特征其实在他儿时已经被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浸进式渗透到自己身上。就好像每一个人都是生活中的哲学家一样,在你成长过程中有了自己的三观之后。围绕着那套三观的行为举止就是你的生活哲学。

记得自己在龙湾做项目期间,和交钥匙工程的同事李工经常在晚饭后出来溜达聊天,交流时事政治和新闻热点。那阵子我觉得自己突然成了一个哲学家,我俩经常能在交谈中自然吐露出金句,这些句子总是“外表显得十分有道理”。用一句时髦的话讲,就是“能把自己洗脑”。那一年过后,再也没有出现过这样惬意的谈话。后来有一阵子有关注过李工的QQ,他的留言常有感怀心情的诗文出没。想来他也是一个有文学情怀的人。只是我们都疲于奔命,没有在所谓的才华中展露拳脚。但会想起那段年岁,这样的经历确实是当时一年项目管理中难得的生活画外音。

提起这段岁月,主要是每次忆及总觉得有什么是缺失的。后来在一次安静的思考中,我想起了问题的症结在教育。不是受到教育的教育,而是自我教育的教育。那些蹦哒出来的交流金句,既是生活和学习的积累,同时也是自己性格的辅助结果。是自我惯性的层层累加,犹如摄影家捕捉美的角度,他既有后天的专业训练和职业习惯,又有“先天的”倾向性积攒,甚至有可能就在他的“七岁”里有了他一生的固定方向。

三国时期的先圣孔融让梨的故事代代相传,儿时大噪的他能以“小时了了”之怼反讥对方,除了家风熏陶外,何尝不是他个人在“三岁”的积攒呢?而他最终被曹操了结除了时代仕人处事的普遍性格,又何尝没有他自己“七岁”定下终身的傲娇呢?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既是告诉我们习惯的养成,也可以直接归结为教育的养成。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教育的形式如何多样。但是不变的还是教育环境的重要性和至关重要的教育本身的养成性。我能和李工在交谈中自然的吐出金句,除了平时双方都会注意思考外,还有被隐藏起来的思维交流。而这些都是在阅读和思考的积累中产生的。这是我们自我养成的教育性。

有一次我回母校,刚好看到三年级小朋友在交作业。我在一边观察每一组负责收作业的小组长的活动。发现每一个小组长在收作业的时候都只是催着把同学们都作业拿来然后集中到老师处,唯有一个小组长特别慢。其他小组长很快就上交了作业,而他做了一件事情。他把作业本上交前做了一个统计,在自己本子⬆️做了统计。同时另外写了一个便签贴在上交的作业本上,告诉老师这次作业的提交情况。然后再交老师。

这样一个很小的举动,却在当时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为什么呢?我们平时的教育很多都是授之以鱼就了事,即使是授之以渔也逃不脱围绕题目展开。这才有了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的小举动。如今,虽然很多家长明白了考试不是万能的,但依然会在潜意识里觉得考的太差是万万不能的。但就是这个小组长让我觉得他比任何一个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已经优秀了一程。因为他做到了“与众不同”。把一件小事做到了与众不同,他自己就与众不同。我不知道他这个举动的来源是家庭还是老师,又或者更佳的是来自自己的思考。当他能这样处理而为老师省下一点点心力的时候,就算不是“为他人着想”的思想品德开了花,至少也是栽下来“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的种子。而这种惯性教育的培养是他未来能distinguish(卓然不群)的基础。

远的且不论,即使是在成人世界里,又有几个能有秘书思维的去为它的公司效力呢?多少前台和办公室文员只是做到了机械化的工作而没有看到工作本身的潜在价值?还是那句老话:工作摆在那里,做的好坏不在于工作本身。而在于工作的人。就这点来说,那位小组长朋友给我们这些大朋友足足上了一堂醍醐灌顶之课。

孔夫子当年拜七岁的项橐为师而能发“三人行,必有我师”之慨。我们呢?三岁的时候是否已经被人看透?七岁的时候又是否就已经造就了现在的自己?

《小王子》的作者圣埃克絮佩里其实在他的作品中就已经给了我们一个个儿时迈向成年的金句忠告,虽然偶尔读起来觉得很痛,但告别稚气,从童年迈向成年的路上,我们的“取舍”已经造就了未来我们的样子:是读着“痛并快乐着”、“将来的你必感谢现在拼命的自己”这类心灵鸡汤,还是自己在炖着心灵鸡汤?

就让小王子的话告诉三岁和七岁的我们吧:我们身上都有看到的过去,但要走向未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