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带你去逛一下窑子
一直不明白为什么男人去妓院叫逛窑子,查了一下原因,有点方。而今天我去的地方,却真的是一个窑子。
客栈装修时期,我喜欢那种拙朴笨重的质感,不想铺上冷冰冰的瓷砖大理石。砖匠师傅在地面铺上了沙粒,然后再铺上青砖,自信的告诉我说,这个绝对防潮。
转眼到了来年梅雨季节,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古法窑厂出来的东西的好。总台里因为当时铺的是好看的青石条,好看是好看,但是沾上水,半天都不干。而厅里面,哪怕倒进去一桶水,不出半小时,就不见水印。每次阿姨拖完地,那种干净后的水渍,暗暗埋伏着立刻就会干燥的笃定,总是给我极大的享受。
驱车十几分钟,就到了朋友家的古建材料厂,经过一个冬的沉寂,马上就要烧窑了。工人们在忙碌着,我也好奇的钻进窑洞里去一探究竟。
外观是一个石头垒成的像碉堡一样的,就是砖窑了。旁边开着几个小门,后来研究了一下,或者是运输,或者是加煤的通道。砖窑的顶部开着一个直径不到一米的小洞,工人们就在下面一层层的垒砖。
主人介绍说,现在机械化的砖厂越来越多,传统的砖窑越来越少了。听见这样的说法,并不意外。这是时代趋势吧。我问主人两者之间的区别在哪里,他说有的东西,机器是没法做的。而人的经验,也是无法传授给机器的。
趁着工人码砖的间隙,我逛了一下,发现徽派建筑里的砖雕,和门头上的一些传统构建,确实只能人工手作。
它们不像青砖,一次性需求量很大,所以可以一窑烧上四五万块。作为不可或缺的点缀,他们的要求相对精致量少,所以只能人工制作后,和青砖堆作一处,一窑烧就。
对于一定程度的强迫症爱好者来说,看似弥漫着乡村朋克味的窑厂,充满了很美的线条。
这些美丽,先历经三天的装窑,然后日夜不停的半个多月的烧制,放水要三天,冷却又要三天,最高温度还得控制在1000度以内,极为辛苦,主人还要有很高超的经验判断能力。我想象了一下夏天的砖窑工作场景,脑子都热了起来。
久负盛名的徽州四雕----砖雕,木雕,竹雕,石雕,其中的砖雕,就是在烧制完成的砖块上,进行精雕细刻。尤其是徽派的门楼,就是他们最好的T台,门楼上的砖雕越多,越精美,越是低调的彰显着这家主人深厚的家底和渊源。如果还能在砖雕内容里嵌入一定的人文典故和寓意,则更是集财富和学识于一体的大户人家。所以,徽州人就是这样的闷烧。
说回大家心照不宣的窑子,徽州还真出过一个名人。她叫赛金花,来自黟县,被晚清前科状元歙县人洪钧收为旁妾,还跟随奉旨为驻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荷兰和俄罗斯帝国的四国公使洪老爷出访欧洲,在八国联军亵渎圆明园的时候,坊间一直流传她以身救国的轶闻野史,虽然没有真实史料表明此事为真,纯属坊间八卦,但是曾经身为公使夫人,又三度为娼的她,也算是窑子里出来的风云人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