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抗癌(名中医王三虎教授编著)

王三虎教授在长期的肿瘤临床实践中,既强调辨病论治、专病专方,又善于权衡中西医之长,衷中参西,擅长以小柴胡汤治疗肝癌及其术后诸多问题。1、中西合用,防治并重
王师认为,对于癌症而言,综合治疗是必由之路,防治并重是当务之急。现代医学对肝癌的治疗,诸如手术、介入、放疗、热疗等,主要着眼于肿瘤组织本身,侧重于解决已经形成的肿块,虽能解决一定问题,但由于对人体的整体情况重视不足,即使局部的肿瘤消失了,但产生肿瘤的环境并没有改变。而中医学则强调人体的整体机能,主要解决为什么产生肝癌的问题,釜底抽薪,消除产生肝癌的内环境。因此,只有中西医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互补作用,达到很好效果。另外,癌前病变的治疗也很好重要,我国肝癌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阳性率高达90%,大约70%是在肝硬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如果不解决肝炎、肝硬化问题,复发就在所难免。只有积极干预,坚持用药,恢复脏腑气血的正常功能,使阴阳调和,才能达到防止复发的目的。
2、辨病正名,谨守病机
王师认为,“肝著”、“肝积”、“黄疸”、“积聚”、“鼓胀”、“癖黄”等与肝癌相关的传统病证名称均不能体现肝癌的本质。病名是疾病的病因、病机、病位、病程、预后等特殊性的体现,所以,正名很好重要。3、把握病程,详于辨证
王师从中医角度将肝癌分为早期、中期、晚期的不同阶段。早期患者一般在体检中发现,多有慢性肝炎病史,此期患者可采用手术及介入治疗。中医临证多是手术及介入治疗以后的患者,即使有初诊患者也应积极建议其手术或介入的同时用中药。早期患者临床以口干苦、纳差、胸胁不适、大便干、舌红、苔薄、脉弦为主证。病机为肝郁脾虚,枢机不利,邪毒积聚,正虚未甚,治以小柴胡汤加味。
中期患者多为手术或介入后复发,或失去手术治疗机会者,病程日久,邪气嚣张,正气亏虚已甚,临床表现为胁下痞块坚硬、形体消瘦、面色青黄或灰黯、或面色萎黄无华、精神不振、气力低微、纳差、食则腹胀、腹痛腹泻等。此系毒结肝胆,正虚邪实,法当疏肝利胆、抗癌解毒、扶正祛邪。治以王师自拟的软肝利胆汤加味。
晚期患者多伴有肺、骨等转移灶,或肝功能持续异常、恶液质出现;腹水难消,白蛋白低下,而反复抽取腹水或利水日久,以致阴液亏耗,燥湿相混;或清热过度,脾阳受伤进而累及肾阳,以致阴阳俱损,正气大衰。证见大肉已脱,神情淡漠,声低懒言,形体消瘦,鼓胀水肿,口干不欲饮,形寒怯冷;而特殊之处在于患者往往表现为既有肝经热毒的口苦、舌红、眩晕,又有胃寒的喜热饮、遇生冷则胃脘胀满、畏寒、舌苔白等寒热并存的表现,而且难分难解,持续存在,即为肝胆湿热与脾胃虚寒并存的寒热胶结;或湿热蕴毒,热入血分,症见消化道出血、发热、肝掌、蜘蛛痣。其治疗当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以期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对于阴阳两虚,水停气滞,王师多选用自拟的保肝利水汤加味。若肝胆湿热,脾阳不足,以致寒热胶结者,多选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湿热蕴毒,热入血分者,多选用小柴胡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
4、重视经典,创制新方
王师很好重视《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等经方在肿瘤疾病当中的应用,并根据《金匮要略》提出了“肺癌可从肺痿论治”等新观点。而用小柴胡汤治疗肝癌,就是以《伤寒论》小柴胡汤加减法中“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以及《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诸黄,腹痛而呕者,宜柴胡汤”等为理论依据。小柴胡汤仅用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人参、大枣、甘草这常用的7味药,就有寒热并用、补泻兼施、和解表里、疏利枢机、恢复升降、通调三焦、疏肝保肝、利胆和胃等功能,适应证很好广泛,尤其与肝郁脾虚、湿热蕴毒、枢机不利的病机相当合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