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想说,但是没有写

很想说,但是没有写

这两天,我一直没有更新公众号。不是没有东西可以写,恰恰相反是有很多话题都想写,就是没敢写出来。

说实话,最近有很多事情,我都想谈谈自己的想法。就在杭州培训的那几天,中国新闻网的记者针对家长积分制的事情,对我进行了近半个小时的采访。这个采访的话题,其实也可以单独成为一篇文章。想想还是算了,不写了,改变不了什么。

最近一连发生了好多事情,都是挺让人不舒服的。昨天新京报报道了某地查处补习班的新闻,强调了个别工作人员的粗鲁行为,需要严肃处理的事情。昨天晚上,温州市教师教育研究院的王旭东老师在朋友圈里发了这样一条信息:“老师们,这些'执法者’的小学初中高中是谁教的?我们还要继续做应试教育吗?要不要做'素质’教育?”

该新闻出来之前,我已经看了视频。对于这样的行为,有人说感到心寒。其实,这样的工作方式,对我们来说太不陌生了。多年前,我一个人住在家里,突然,半夜从四楼楼顶响起了重重的敲门声。对于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带着几分恐惧上楼把门打开,外面站着一群身着统一服装的联防队员。他们说他们是来抓小偷的,从他们的问话和气势中,我突然间感觉到自己是小偷。经历这一次之后,我好长一段时间,都不再敢一个人住。

当然,这是十几年前的事情。

现在,已经变得好很多了。但是,我们仍然在一些场合里,能够看到类似的情形。前些日子,在一家医院完完整整地看到了一个护士和一个老者的吵架经过。就是为了一块钱的事情,却能吵架吵得这么凶。其本质原因,就是双方的态度问题。说实话,有时候我们到一些场所办事情,总是要小心翼翼,深怕因为自己的问话不当,让别人生气。

遇到单位门口的保安,或者就是乘公交车也都是如此。我比较喜欢观察,也从中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不管你是乘车还是到单位找人,只要你长得人高马大或者外表看起来很有身份时,办事情的人对你讲话的语气和对看起来就是弱势群体的人员的讲话语气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说话时,经常会给对方“过秤”,如果可以,就没好脸色。

回到那个新闻,其实,从上至下的减负行为,我认为是好事情。(题外话:最怕的是一场运动之后反弹,这几年的补课行为不就是另一个政策之后的反弹吗?)但是就视频中的行为,一则是老师作为人的尊严被--;二是教室内的学生将如何看待这个事件本身;三是这些学生看到这样的行为,是否成为将来自己的行为模式?

王老师的朋友圈,也是对自己身为教育工作者的一种反思,同时也是对教育的一种希冀。

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真的该思考,我们到底想要育出什么样的人?我们的教育到底可以影响到多少?我们可以做哪些事情,或者我们该不做哪些事情?

把学生当人看,把教师当人看,把校长当人看,把人当人看,以人为本,就是让人过得体面,过得有尊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