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锋:太极阴阳说
太极阴阳说
尹锋
“阴阳”之说,最早对风水产生影响的应该是《诗经·大雅·公刘》章:“既景廼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之句,后世风水称之为阴阳,典由此出。《诗经·大雅·公刘》描述了夏末时公刘率部族迁徙时的场景,公刘为此察其山川形势与水土之宜,能使族人得以安居乐业,这一记载,是中国风水始行的最早描述。
《易传·系辞》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即阴阳)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当“太极”一词在《易经》首次出现时,便体现出吉凶与大业之关系。同时《易传》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宇宙观,其阴阳可以“范围天地”而“曲成万物”,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效法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规律。又有“阴阳不测之谓神……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等说法。《周易·说卦》中则有“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之句。《说文解字》对阴阳的定义是:“阴,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阳,高明也。”刘熙在《释名》中则解释为:“阴者,荫也,气在内而奥阴也;阳者,扬也,气在外而发扬也。”古代先哲通过大量实践总结,建立了“阴阳”这一辩证思维的哲学理论体系,广泛渗透于中国古代科技和文化各个领域之中,特别是中医学和风水学,几乎就是阴阳学说的具体应用。
太极阴阳八卦图
太极图构成了阴阳和谐,对称协调的统一体,体现出阴阳不是孤立的,而是互补互根,互为依存的,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阴阳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相反相成。阴阳矛盾蕴藏了事物的不断变化发展,阳极阴生,阴极阳生,“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反应了阴阳之间的消长转化与质量互变规律,揭示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深刻哲理。正如道德经中所言:“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太极图构画出的是一幅宇宙形态图,在这幅图中,人们看到了宇宙世界的运动、和谐和对立统一,看到了物穷则变的自然法则,道出了万物起源的基本奥秘。
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先民在认识和发现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实践中,通过观察与思考而建立的一种庞大的哲学思想体系。它具有朴素的辨证法思想,古人把各种自然现象的观察结果加以综合分析和归纳,利用阴阳和五行作了最简练的概括和说明,用以阐述自然界一切现象和事物的关系,并且把它运用到诸如天文学、气象学、医学、风水学等各个领域。古人认为,太阳发光发热,有普照天下之功,使万物产生机勃然,代表着“阳”的属性;当落日西下,黑夜降临,大地昏暗,这是“阴”的象征。这是古人认识阴阳的最初概念。据《国语·周语上》记载: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西周镐京附近发生地震,太史伯阳父言:“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指泾、渭、洛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这是伯阳父以阴阳学说来解释地震的原因,认为阴阳失调则可引发地震。他用自然界阴阳二气的消长规律,来揭示自然灾害的成因。这是也是关于阴阳学说应用的最早历史记载。圣哲老子在《道德经》中把阴阳概念进一步延伸发挥:“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至战国末期,阴阳概念已普遍为人们所接受,并将宇宙时空、自然万物、人伦纲常归类为阴阳两大属性,如:天地、日月、男女、雌雄、正负、刚柔、前后、左右、上下、正反、多少、美丑、善恶、荣辱、生死等等,阴阳成为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基本形式。
阴阳是指事物或现象中的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为用之特点。阴阳处在一个统一体内,阴与阳的每一个侧面都以另一侧面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即没有阴,阳不能存在;没有阳,阴也不能存在;《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阴在内,阳守之;阳在外,阴使之也。”阴阳对立互根,是世界万物万象的具体表现,如:电有正负极,磁场有南北极(阴阳极),原子有“正”电子核和负电子构成,建筑物有阳面、阴面,山南为阳,山北为阴等。阴阳转化,既是指事物和现象的两个方面,即阴阳两种属性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彼此消长,彼此进退,且在一定条件下向其对立面转化。《周易·系辞》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阴阳转化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实测二十四节气太极图
阴阳概念是易学体系里面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最朴素的唯物论思想,同时体现了事物最普遍的基本规律。《易传》云:“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性,是以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立地之道,曰柔曰刚;立人之道,曰仁曰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可见以三才之道是对阴阳学说的进一步升华,是古人对客观世界更为深刻的认识。先哲通过仰观俯察,远取诸身,近取诸物,认为凡是积极向上的事物都属阳,如:日、天、昼、动、上、快、强、刚、健等,凡是消极被动的事物都属阴,如:月、地、夜、静、下、慢、弱、柔等。阴阳之间相互联系,是相互对立又相互依从的统一体。阴阳相感、相推、相摩、相荡,才能使世界万物生生不息,充满生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在内,阳守之,阳在外,阴使之也。”阴阳对立,即是指自然界的万物万象,其内部同时存在着相反的两种属性,也即存在着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诸如:电有正负极,磁场有阴阳极(南北极),原子由“正”电子核和“负”电子组成等等。阴阳转化,即是指事物或现象的两种阴、阳属性,处于动态平衡之中。阴阳消长,此进彼退,事物和现象在其一定条件下向其对立的方面转化。《易经·系辞》云:“日往月则来,月往日则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成岁月焉。”这种阴阳依存、对立、转化的观点,明确揭示了世界事物都是按照一定规律不断变化、发展、更新的自然界普遍法则,指出了一事物与他事物以及各事物内部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揭示出事物运动的普遍规律。具有现代唯物辨证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古代先哲对阴阳依存、对立、转化的论述,具有现代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事物发展演变过程中,阴阳始终处在动态平衡之中,如果这种变化出现异常,既是阴阳失调,由此可影响生态进而影响人类的生存。堪舆学就是人类居住选址、规划、建筑活动中,寻求阴阳平衡的具体实用技术,所以说,阴阳学说是风水学理论的指导思想。
阴阳概念是先哲通过对各种事物和现象的观察,把宇宙万事万物的存在,分为阴与阳两大类,并建立起“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哲学范畴,通过阴阳二气的相互转化与作用,来反应宇宙的运行规律。经考证,阴阳思想和五行学说是同时出现的,两种学说的出现,表明了风水学理论的逐步完善和成型。阴阳学说将宇宙分为阴与阳两大类,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与转换。《周易·乾凿度》云:“乾坤者,阴阳之根本,万物之祖宗也。”乾为纯阳,坤为纯阴,二者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孤阴不生,孤阳不长,阴和阳是互相转化、生生不息的,唯有相互作用,才能产生变化,生成万物。表现这个规律的形象图形就是太极图。太极图中,当阳最盛的时候,阴已悄悄出现;当阴最盛的时候,阳已悄悄出现,盛极而衰,否极泰来,体现出先哲认识宇宙万物的深刻哲理。
阴阳学说的核心思想就是世界万物始于阴阳,而阴阳又来源于混沌之气(既“道”),在人们还未用阴阳认识世界万物时,只是以“道”来描述宇宙的的存在。后来,由“道”分出了阴阳二气,阳气升而为天,阴气降而为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阴阳二气交融形成了世界万物,万物的发展变化,全在于阴阳二气的运动,阴阳交替是宇宙变化的根本规律。如黑洞是恒星塌缩后产生的强重力场,除重力本身以外,连光线都不能逃脱它的吞噬,而恒星的寿命终结时会剧烈膨胀释放强大的能量,这就很有趣的证明宇宙中存在着阴阳二气,而且是相互转化的。可见,宇宙万物都可归之为阴阳二字,阴阳既对立又统一,是一切事物的始终,阴阳的平衡和谐是宇宙万物保持自身生存发展的条件。所以说,阴阳思想的出现,将人与自然融为成一体。而风水学将阴阳思想运用到了实践当中,把人与天地万物放在同一个体系中来认识,将人之阴阳与大自然之阴阳调和统一,为选择最佳人居环境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体现出了阴阳思想对风水学的重大贡献。
玻尔的太极图微章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代表西方文化的现代科学迅速发展,遮盖全球,但相对论的创立者,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却对中国古代圣哲的智慧赞叹道:“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德几何中),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文艺复兴时期)。在我看来,中国古代的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那是用不着惊奇的,令人惊奇的倒是这些发现(在中国)全都做出来了。”对量子力学做出特殊贡献的丹麦科学家玻尔先生,由于将基础物质的“粒子说”与“波动说”结合起来认识基本粒子,提出了“互补学说”,并因此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美国物理学家卡普拉在其名著《物理学之“道”》一书写道:“玻尔充分地认识到他关于互补性的概念与中国思想之间的相似性,他在1937年访问中国,是在详尽地阐述了自己对量子理论的解释之后,古代中国关于对立两极的概念使他产生了深刻的印象。10年之后,他由于在科学上的杰出成就和对丹麦文化生活的重要贡献而被封爵,当他必须为自己的礼仪罩袍选择一个适当的图案时,他选定了中国的太极图,这个图形象征着‘阴’、‘阳’两极的互补关系。玻尔通过为自己的罩袍选择这个标记和‘对立物是互补的’(Cantraia sunt complementa)的题词,来表示他承认古代东方的智慧与现代西方科学的和谐一致。”由此可见,太极思维模式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照样焕发着五彩十色的光芒,启发着人们的科学思维,将永远是穿越时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