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了,做好这两件事,远比学习重要
孩子转眼就上一年级了,很多家长最担心的是孩子的学习问题:要不要给孩子上辅导班,学英语、学拼音?要不要给孩子报兴趣班,学个乐器、跳个舞?
相比于万千怕孩子输在起跑线的父母们,我这种佛系的老母亲只关注一件事,那就是孩子的健康问题。
很多人都会关注幼儿期和青春期的健康,但实际上儿童期也是生长发育过程中特别关键的时期,我问过周围的很多人,他们说让自己发胖的一些饮食习惯,都是从小学之后形成的。
6-12岁,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性阶段,这一时期的健康状况与孩子长大成年之后的健康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所有的健康指标当中,对孩子而言最重要就是睡眠和户外活动,而这两点恰恰是大多数家长最先给孩子挤压掉的。可以说,孩子成年以后健康隐患的“首凶”就是我们这些自称“为了孩子好”的家长。
(图片来源网络)
睡觉、睡觉、睡觉,
是一切好状态的开始
《2019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指数白皮书》指出:我国青少年儿童的睡眠状况评分为67.14分,只是刚刚跨过及格线。
我国有62.9%的青少年儿童睡眠不足8小时,6至12周岁孩子的这一比例则为32.2%。根据脑科学研究发现,睡眠和饮食是影响儿童大脑发育的极为关键的因素,但却没有得到家长们的重视。作业、电子屏幕、晚餐时间、睡前活动、父母的睡眠习惯都严重影响着孩子的睡眠。
对于儿童来说睡眠不仅是休息,更是身心健康及生长发育的催化剂。
孩子的身体发育、智力发育、认知能力、情绪问题、心理健康、学习态度都与睡眠息息相关。睡不好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情绪低落、脾气暴躁、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问题,睡眠时间不足更是儿童肥胖的高危因素。
所以孩子有一个充足的睡眠是很重要的,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想方设法让孩子睡够。
1、熬夜写作业?休想!!!
作业占据“睡眠神偷榜”的榜首,学龄儿童总是因为写作业而耽误了上床时间,导致睡眠不足,此时的家长要把握一点:不要因为没写完作业而延迟睡觉时间。家长需要告诉孩子:不管作业写没写完,到点必须上床睡觉。
女儿的老师也强调过,到了睡觉的点,就不准写作业了,必须让孩子上床睡觉。孩子上学这一年,我认真观察过,其实她的作业量都在一个合理的时间范围内,只要她不磨蹭,在9:30以前完全可以写完。
但这并不能避免孩子磨蹭,所以,我会明确告诉孩子:“睡觉之前你要是写不完作业,如果老师明天批评你,这个后果你要自己承担。”这样有一个好处,可以督促孩子抓紧时间把作业写完,不因为磨蹭而占据本应该睡觉的时间。
(图片来源网络)
2、上学最大的幸福,就是每天步行到校
为了让孩子保证一个足够的睡眠,家长可以选择离学校近的房子。上学不是一天两天,而是长达十几年的事情,一个就近的住址最起码每天可以让孩子多睡一个小时。
孩子上幼儿园时,为了她每天能多睡一会,不在路上来回浪费时间,我就在幼儿园附近租了房子。等上小学时,我又在小学附近租了房子。
在住址的选择上,我个人的经验,距离学校步行4~5分钟的范围为最佳,既能让孩子多睡一会,还不受天气变化的影响。学校要求7:50到校,我会让孩子7:15起床,10分钟起床气,15分钟吃早点,然后7:40出发,7:45就到学校了。我们母女两一边聊天一边走,锻炼身体还增进亲子关系。
当然,学区附近的房子无论是租还是买,都会比较贵,很多家庭如果在步行距离和居住条件两者之间选一个的话,我还是推荐居住环境优先。如果你真的为学区房砸锅卖铁,严重的影响全家的生活质量,那么产生的不愉快一定会伴随着孩子的求学路,何必呐。学区房是不是必要我们之前有过阐述《千万学区房时代:我们看似没得选,实际上被焦虑蒙了眼》,希望您给你带来一些帮助。
(图片来源网络)
运动、户外运动、每天户外运动,
你的孩子做到了多少?
现代生活节奏变快,孩子不是在写作业,就是在去补习班的路上;家长不是在去上班的路上,就是在送孩子去补习班的路上。如果放假在家,大人小孩恨不得宅在家24小时,能不去户外运动就不去,家长们连楼都不下,就更不要说陪孩子去运动。
但是,家长要知道,不只植物需要光合作用,孩子也要接受充足的阳光照射,也要有足够的运动时长。否则,近视、超重这些当下最困扰孩子健康的问题将随之而来。
1、孩子近视不是因为用眼过度,而是“缺光”
科学家做了一组对照实验,把在新加坡本地和在澳大利亚居住的新加坡人做了对比,发现一个让人惊讶的数据,29%的新加坡学生患有近视,悉尼的那一组中就只有3%。科学家给出的解释是:两组之间最大的不同在于,与新加坡的同龄人相比,澳大利亚的新加坡学生在户外活动的时间多得多。这也是唯一能解释近视率巨大差异的因素。
我们现在存在一个误区:很小的年纪就给孩子佩戴眼镜。我身边的好多学生都说,觉得自己看不见黑板,家长也没有带着检查,怕耽误孩子学习就赶紧去眼镜店配一副眼镜,把假性近视生生戴成了真近视,导致孩子离不开眼镜。
与其给孩子过早戴上眼镜,后半辈子没法摘下来,不如多让孩子进行户外运动,接受充足的阳光照射,阳光可诱发视网膜多巴胺的释放,它是一种帮助感光细胞响应光刺激的神经传递素,眼睛接触阳光的时间越长,近视的风险越低。
预防近视最关键的时期是0~6岁,所以家长要保证孩子在户外接触自然光每天2个小时以上或者每周10~15小时,这样可以有效预防近视。在幼儿园时期,只要家长愿意陪孩子在户外玩耍或者锻炼身体,每周10~15小时完全是可以做到的。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让孩子的眼睛得到阳光的照射,充满绿植的环境、随处可达的远方,让孩子的眼睛得到放松。
孩子上学后确实没有那么多时间,所以我会见缝插针的让孩子晒够太阳,接送的路上,我们走着去;放学我会带孩子在周围转一圈再回家;疫情期间,每写作业30分钟,我会打开窗户,让孩子站起来眺望窗外,看看太阳、看看远处。周末会带孩子去郊野公园玩。
(图片来源网络)
2、一生的肥胖和内分泌失调,从儿童期开始
近年来,儿童超重在全球范围内一直呈上升趋势, 2017年《中国儿童肥胖报告》指出: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至2030年,7岁及以上学龄儿童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将达到28.0%,超重肥胖的儿童数将增至4948万人。
我们家是学医的,所以我知道发胖对于一个人的危害有多大,尤其是对暂时还没有“肥胖意识”的小孩来说,幼时肥胖,危害一身。
过于“月半”,首先是对身体的伤害,小儿糖尿病、 雄性激素过多症、儿童高血压等潜在的疾病都有可能会随着胖而出现,而且发胖对于孩子的心理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体型问题而被同学嘲笑、被同学孤立等等。儿童时期肥胖在成年后患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睡眠呼吸障碍、脑血管疾病等疾病的风险要明显高于其他孩子。
控制体重,应该从小做起。我自己观察过许多隔代育儿的长辈带的孩子,他们并不注意孩子体重的问题,追着孩子喂饭更是常有的事,七八岁的“白白胖胖”更是很正常。
前几天,一则“父亲拿着鸡毛掸子站在跑步机后面督促孩子减肥”的视频,引发了网友热议。一个怒气冲天,手拿“武器”:就问你跑不跑吧?一个委屈巴巴,缓慢的迈开步子:吃的时候不拦我,减肥的时候倒是很起劲,宝宝委屈!
孩子上学以后的日常代谢量明显要小于幼儿园。幼儿园本身活动多,孩子每天都在跑、跳、和小朋友玩,基础代谢是足够的。但到了一年级,孩子每天坐着的时间远远大于活动的时间,有时候出于安全管理的考虑,本来好好的室外体育课,变成了室内健康课。而且,今年疫情之后,孩子的活动空间就更少了,带着口罩,做什么运动都不太方便。虽然学校在一定限度上限制了孩子的活动量,但我们家长还是要想方设法给孩子补上运动的量。
孩子户外运动时间少,也是超重和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所以我们还要增加孩子的户外运动时间,比如,可以给孩子报个运动的班,增加孩子的活动量,消耗多余的热量。足球班、篮球班等室外的运动项目,也可以选择一些既有趣味性还易实施的运动,比如跳绳、游泳、跑步、踢毽子等等。
(图片来源网络)
除了报班,户外运动,日常在家也可以让孩子有足够的活动量。上下学能走楼梯就不要坐电梯;孩子如果写作业累了,不要让他躺着,带着孩子玩一会,比如我和女儿会像婴儿一样,在地板上爬10分钟,互相挠个痒痒,用身体的兴奋带动大脑的活跃。抓紧碎片时间让孩子多做一些纯体力的活动,增加运动量还增进亲子关系。还可以让孩子适当做一些家务,扫个地、晾个衣服、整理一下自己的卧室,下楼取个快递、倒个垃圾,这些都是孩子力所能及的,安全还锻炼孩子的生活能力。
保持体重、增加运动量都是孩子自己可以做到的,他只是没有意识到,而不是不会做,所以家长只需要在一旁给孩子做好榜样,做好把控和辅助就好。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有各自的规律,字儿写得歪歪扭扭,成绩考得不高,固然很影响家长的心情,但是家长要记得,这一切成绩都是建立在身体健康成长的基础上,比起孩子的健康,别的都不重要。
我是一名大学老师,也是一个公益纪录片导演。本科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留英双硕士,在读博士,有13年教育教学经验。同时,我还是一位妈妈。三重角色使我时刻审视着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所有我分享的,都是基于自己从教、为母经历的真实教育案例和思考。我倡导无论如何都要自己带孩子,也希望为妈妈们打造一个“舒适圈”,减轻带娃负担。欢迎关注、转发分享、讨论、提问,一起探讨如何培养我们的孩子。
推荐阅读
千万学区房时代:我们看似没得选,实际上被焦虑蒙了眼
秦昊因女儿在学校被欺负流泪:怎样让孩子不成为“被欺负的”那一个?
幼小衔接,你能用钱为孩子解决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