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体书法也能如此美丽,书法创新难道只有写丑书,颜柳才是根源

颜筋柳骨,应该是对中国书法楷书最根本最系统的总结和提炼,应该说这种说法是有根本性的,也是系统性的,经过历史的检验。其他的楷书作品,追根结底其楷书的起点都应来自这里,颜体的血肉、柳体的骨骼,这就是楷书最直接的提炼,但纵观历史上,还真没有人能达到书过程中实现颜筋柳骨。

为什么很多人热衷于写欧体,而不选择颜柳,相对来说欧体比这两种字体更好写一些,笔画变化相对较少,特别是经过明清馆阁体在文人心中的印象,所以更多的是选择欧体,相对于书法的骨骼柳体来说,选择的相对较少了,一致于现在社会上很难见到写柳的,这幅楷书是溥心畲所写,硬朗的柳体在他的笔下变得俊朗清秀,柳体的美是真正的功夫。

溥心畲(1896年9月2日~1963)原名爱新觉罗·溥儒,初字仲衡,改字心畲,自号羲皇上人﹑西山逸士。北京人,满族,为清恭亲王奕訢之孙。曾留学德国,笃嗜诗文、书画,皆有成就。画工山水、兼擅人物、花卉及书法,与张大千有“南张北溥”之誉,又与吴湖帆并称“南吴北溥”。

现代社会中,象溥儒这样能把柳体写得如此漂亮的还真找不到,为什么?书法的功利心,现在社会上写书法不是文化的淀,而是浮在水面之上,靠书法理论,靠书法气势来占据人心,一些书法理论人士写不了这样的楷书,但能说,只能写一些江湖体,或是丑书之类的来博眼球,前段时间网上还出现了更厚颜无耻的一篇文章:《看不懂丑书就看不书法》,象这类人把祖宗的东西都丢了,甚至于连自己身上的最后一块摭丑布也扔掉了。

纵观历史,书法大师,没有一个人单纯以草书立世的,所以现代书法的创新不要弄得四不像,特别是书协为代表的一批丑书大师,在谈书法创新的时候,应该从颜筋柳骨中汲取营养,创新书法艺术的新成就,这才是真正的创新。

本文由钟山原创,观点仅代表个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