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 唐诗解读——杜甫之《日暮》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原。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注:

花烬:灯花。

解读:

此诗当作于大历二年(767)秋,杜甫流寓夔州(指今重庆市奉节)瀼西期间。诗人见此地清溪萦绕,山壁峭立,风光独好,然而他却将自己深闭柴扉之内,透过低矮的窗户观察村人晚归。当寂灭了日间的喧嚣,诗人独自凝神坐定时,皓月将清辉洒向这牖小窗,清风也大方地向诗人敞开了怀抱,一切显得是那样美好。

首联化用《诗经·君子于役》“日之夕矣,羊牛下来”之句,说一群牛羊早已从田野归来,家家户户深闭柴门。一个“久”字,使人感受到山村傍晚的宁静气氛。那绝对是一幅静谧、安定的田园生活图景。牛羊归来已久,此时已没了那份嘈杂,多了一份闲静。可我们的诗人似乎没有心思享受这份闲适与恬静,“各已闭柴门”,在他眼中,大家都关上了自家的院门,都在各自的天地里去享受家的欢愉了。可诗人自己呢?

颈联采用了拗句,“自”字本当用平声,却用了去声,“非”字应用仄声而用了平声。这两个关键的字眼,一拗一救,显得起伏有致,曲折委婉地表达了浓重的思乡愁怀。面对美景,诗人独自在角落里感叹,这样如画的风光又与我何干呢?这并非我故乡的明月与清风啊!掩卷沉思,杜甫长期流寓在外,走到哪里,他都无法将自己融人其中,淡淡的语气中,蕴含着多少悲凉。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诗人在这里有意让词序错位,似乎叙写了诗人此番错位、凝乱的心态。原句应为“暗泉流石壁,秋露滴草根”。在寂静的深夜,诗人仿佛听见了石壁泉水在月色照耀下叮咚作响的声音,同时,他又仿佛看见,那秋夜的露珠凝结在草叶上,晶莹欲滴。泉水从幽深的石壁上潺潺流过,晶莹的秋露从草根上一滴一滴地坠落。多么凄清的意境

尾联——“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白发与明灯交相辉映,足见老相;民间认为结灯花是有喜事降临,诗人却见灯花繁而更加烦恼,因为客居异地,老病穷愁,归乡遥遥无期,所以诗人用“何须”二字,表达出言外那欲说还休的辛酸和叹惋。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情语能以转折为含蓄者,唯杜陵居胜。”诗人晚年老弱多病、怀念故园的愁绪,并未在诗中正面说出,结句只委婉地说“何须花烬繁”,便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说得婉转曲折,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后世常有这样一种感觉,杜甫的诗作,似乎总是弥漫着一种愁绪、呈现出一种老态。对家园的情感早已将诗人挤压得气喘吁吁,即使身处恬美的乡村,我们也丝毫读不出他内心的一丝安适。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读他的诗太累了。

杜甫(712—770),字子美,排行二,河南巩县人。其十三世祖杜预,乃京兆杜陵人,故杜甫自称“杜陵布衣”,即指其郡望。十世祖杜逊,东晋时南迁襄阳,故或称襄阳杜甫,乃指其祖籍。杜甫一度曾居长安城南少陵附近,故又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祖父杜审言,武后时膳部员外郞,于初唐五言律诗之形成起过积极作用。其父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
杜甫七岁开始学诗,十四时其诗文便引起洛阳名士之重视,被誉为“似班扬”。青年时代正值唐玄宗开元全盛时期,经过前后三次、历时十年之漫游生活。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举进士,不第。天宝六载,公元747年,玄宗“诏天下,有一艺,诣毂下”,由于中书令以“野无遗贤”而无人一人中举,杜甫应是届制举,又落第。天宝十年,唐玄宗祭祀老子、太庙和天地,杜甫献《三大礼赋》,得玄宗赞赏,命待制集贤院,而终无结果。十四载,方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同年十一月,杜甫回家省亲,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六月,玄宗西逃入蜀,长安陷落,杜甫亦陷其中。八月,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四月,杜甫奔赴行在凤翔,授左拾遗,故杜甫又称杜拾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五月,杜甫出任华州司功。次年秋,弃官司西去秦州(今甘肃天水)、同谷(今甘肃成县),决计入蜀。从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至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十一年的时间,用杜甫的话是“漂泊西南天地间”。上元元年春天,他在成都西浣花溪畔筑草堂,与成都故人尹平武时有诗歌唱和。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因避徐知道之乱,流亡梓州(今四川三台)和阆州(今四川阆中)。广德二年(公元764年)重返成都,入严武幕,任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郞,故世称“杜工部”。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携家离开成都,途经渝州、忠州至云安,于次年(大历元年,公元766年)至夔州,居未满两年,作诗430余首,也是他一生中创作最为丰收和旺盛的时期。大历三年正月起程出三峡,辗转江、湘之间,大历四年,杜甫居无定所,往来岳阳、长沙、衡州、耒阳之间,大历五年冬,在长沙去往岳阳一条小船上,一代诗人杜甫病死。
杜甫生平新旧《唐书》皆有传,现存诗歌1440余首,《全唐诗》编为19卷。
明人对杜甫的诗歌评价极高,誉为“诗圣”。且杜甫的诗歌在思想艺术上集中反映了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社会现实,其忧世悯人的深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足为后世楷模,故杜诗一直以来有“诗史”之称,所谓“少陵为诗,不啻少陵自为年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