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的来龙去脉(5)周敦颐的太极哲学
我们之前参照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讲过周敦颐,但是胡适基本上是照着书本逻辑讲下来的,有一些深刻的内容,被他一笔带过了。一百多年后的北大,杨立华教授从92年开始研究宋明理学,到95年出论文。他是从儒家的基本精神来解读周敦颐。跟胡适有着很明显的区别,本篇从杨立华的《宋明理学十五讲》来论述周敦颐的思想,同时以胡适作为比较。
杨立华教授是按照,杨柱才创立的“太极-诚”的结构来讲述《太极图说》和《通书》。胡适是分别讲了“太极”和“诚”,在本体论上,双方见解是一致的。“太极”是本体,“诚”也是本体。周敦颐说过,诚是圣人之本,是万物的开始之资。因此“太极-诚”的模式,要更合理一些。
《太极图说》只有二百余字,胡适只是把原文抄了一些,或许是他在课堂上讲的详细,笔记大纲写得简略。也或许是他认为宋以来的白话体比较好理解,不需要太多解释。具体情况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不行的是,一百多年后,学界的纷争已经很严重了。文章是由句子组成的,句子是由文字构成的,任何一个字的训诂,都有可能改变一句话本来的意思。
第一句是“无极而太极”。朱熹的解释是“无极”就是“无形”,有些学者进一步解释为:“无形的元气”。杨立华认为,元气是西方哲学中说的质料,质料是没有价值取向的,而“太极”以“诚”为价值取向,故此太极可能是无形的,但不可能是“元气”。又从《通书·理性命》找到依据:“二气五行,化生万物”。因此太极讲的就是“诚”,是“真”,是无形的至真存在。这里传达的一个价值,就是世界不会对人撒谎。因此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像笛卡尔那样,怀疑世界是否存在,怀疑上帝是否存在。
第二句是“太极动而生阳”。这里的问题是,太极既然是无形的,又如何会动呢?接下来是“动极而静”,那么“动极”又是什么意思呢?一种解释是把“极”读作“终极”,另一种解释是把“极”读作“极致”。再下来是“静而生阴,静极复动”。
我们可以粗浅的得到一个基本认识:太极是无形的,是要通过“诚”来体察的,太极运动而生阳,阳运动到极致而生阴,阴又动到极致后生阳。从字面意思来看是这样的,但是世界上怎么会存在“无阳之阴”和“无阴之阳”呢?阴阳从来是不能单独存在的,于是杨立华教授叫我们先看图后说话。
在《太极图》中,阴阳分化之后,太极仍在阴阳当中,也就是说“太极分阴阳”之后,并没有消失,而是以更丰富的形态表现出来了。至于这个“极”,只能用“言不尽意”来评价它,并不能做出一个恰当贴切的训释。总之有一点可以肯定,阴阳是同时生成的,动静是相互为条件的。原文表述为:“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基于儒家思想,杨立华教授给出了更为丰富的解释。在《太极图》第二个小圈中,左边为“阳动”,画作“二阳夹一阴”,对应《离卦》,而这一卦恰好是“阴卦”。右边为“阴动”,画作“二阴夹一阳”,对应“坎卦”,而这一卦刚好是“阳卦”。这样“阳动生阴,阴动生阳”的内涵就更为丰富了。同样也解释了“孤阴独阳”的问题,阳之动,自有阴在其中。阴之动,自有阳在其中。
接下来是“阳动阴静生水、火”,从图来看,是阳动生水,阴静生火;在五行之中,水火是万物的根本,也是率先生成的,其次是木、金,最后土在中央。这是五行形成的顺序,但是在五行运行的顺序上不是这样的。水、火、木、金对应的是冬、夏、春、秋。但是四季不是这样的,于是原文讲“五气顺布,四时行焉”。按春、夏、秋、冬五行运行的顺序是,木、火、金、水,土贯彻始终,所谓“土旺四季”。“五常”的顺序也是这样排列的,仁、义、礼、智,信为土贯彻始终。
如上讲述了《太极图》中从无形,到有形的生成过程,太极通过动静而生阴阳,并存在于阴阳之中;阴阳凝聚而为五行,并贯彻五行之中。五行从儒家伦理上对应五常,从时间上对应四季。阴的存在是以阳为条件的,动的状态是以静为依据的,四时的运转是以五行为基础的。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没有物质,就没有运动,没有运动就没有时间,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在哲学上是统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