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这朵《小红花》在最需要它的时候绽放了
8点一刻,当我走出《送你一朵小红花》的放映厅时,颤抖着手给朋友发了四个字:“真他妈好”。
到底“好”在哪?
总结来说,好在写好了剧本,选对了演员,排好了上映档期,又加上速率合宜的宣发,这片子想不爆都难。
一
先谈剧本。
导演韩延曾坦陈,本片的构想在他心中整整酝酿了四年,而2020年的这场疫情,让“死亡”二字在我们的交谈语汇中来回穿梭,也使他重新思索“生活”的意义。
惨白刺眼的手术室灯光,滴答作响的医疗仪器,看似温暖实则冰冷的抚慰之词。这一切,让眨眼成了一种疲惫,思考成了一种奢侈。
“对这间手术室里的人来说,除了我脑袋里的那颗肿瘤,其他都不值一提。”这是韦一航的最初想法,也是许多医患的共同感受。
这让我想起前不久,豆瓣上有一个名为“生育对于一位女性意味着什么”的话题,话题下有一篇《在妇科门诊保持尊严又多难》的文章激起了大量女性的共鸣。依照这些女性网友的描述,妇科门诊内混乱的看病秩序,以及医疗人员对病人人格尊严的忽视,让她们不由觉得看妇科病也成了某种“在审视中被迫完成的酷刑”。
偶尔看病的人都如此,更何况那些常年出入病房的癌症患者,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哪天就突然倒下,更不知道这种抗癌的日子什么时候才到个头。
用韦一航的话来说便是:“我怕我刚把我的真心掏出来,我就死了。”
一个只愿混在人群中的普通孩子,在面对死亡时只能故作不屑地将自己的手足无措不断包裹,他急于向家人证明自己已经成了一个“独立的成年人”,急于摆脱同为癌症患者的马小远的帮助,也急于在死亡前与自己的探险梦“对话”。
于是当他人向自己伸出援手时,他会先退缩,再咆哮抵抗,又在最后卸下自己的全部软肋,满怀感激地让这个人在自己的手背上画上一朵小红花。
很幸运,马小远在他的生命中出现了。
如果说《少年的你》中的陈念和刘北山是在残酷社会面前败下阵来的,在同一时空中相互扶持和保护的关系,那么马小远和韦一航就是在面对病魔时悲观者与乐观者的本能吸附——即使起初排斥,但终会在悲喜交织中达成精神上的相互依存。
但生死一瞬。
马小远的突然离世,没有伴随推搡,没有附着哭号,只在平静的仪式中让韦一航脑海中的那片湖日渐干涸,又使那个白衣姑娘的身影日渐清晰。
可能有人会说,依赖幻像生活是一种逃避,可我们在死亡近在咫尺时,却还是在无力的叹息中成为了“韦一航”。
这让我想起今年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些事。
今年上半年,我身处疫情最为严重的城市武汉,我的外公在这段时间里突发胃出血,而各大医院因资源紧张不予治疗,未及半日便去世。
两周前,我一位同院同级的同学突然发现身患淋巴癌,迫于家庭经济状况,她的父母在“水滴筹”中发起了一个筹款申请,我和同学们竞相转发捐款,但第二天中午,她的父母便用她的朋友圈发布了死亡讣告。
室友得知消息后长叹一口气:“这已经是近三个月,我身边第四个去世的人了。”我不禁哑然,却又转身一头钻进为生存奔波的现实漩涡。
这跟起初逃避的“韦一航”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我更愿意将影片的主角视作一个努力与生活抗争的普通人,一个潜藏于我们每个人身体中的消极人格,而不是一个实在的癌症患者。
因此对于乐观者们来说,他们一部分将“韦一航”撕碎吞下,转而戴上稚气面罩,像老马般变戏法逗消极者开心;一部分将“韦一航”化作抗争动力,如吴晓昧一样以最直接的方式向消极宣战;还有一部分将“韦一航”视作必须体感的生活底色,不断挤压自我、调整状态,像陶慧和韦江般努力掌好生活的舵盘……
但终有一日,乐观者会卸下自己疲惫的躯壳,宁愿变回那个无需费劲提起精气神的“韦一航”,而悲观者也会走出“韦一航”的牢笼,可能起初不过是为刚刚丧女的父亲匿名点一碗红烧牛肉饭,不过是趁着酒劲向马小远表露心意,不过是在马小远的手上画一朵小红花。
事儿小,但“人生第一次积极主动”,需要被“奖励一朵小红花”。
在这么苦的2020年年末上映这一主题的影片,不得不说,韩延的脉把得真准。
二
再谈表演。
自从去年看了《少年的你》后,我便一直对刚试着从流量转型的青年演员易烊千玺寄予厚望,却又担心他的电影事业会不会“出道即巅峰”,但这次非但没有让我失望,反而让我对他的表演有了全新的认识。
不论怎样,他是有诚意的。韩延曾在一次采访中透露,主题曲MV中既已播出的那段雨中醉酒表白戏便整整拍了两天,拍完回去易烊千玺整个人直哆嗦,而二人的聊天记录也全部关于表演。
再看效果。醉酒表白段以三四个近景长镜头连缀,配以数量恰到好处(既能交代人物及位置关系,又不至于破坏表演连续感)的正反打镜头,让易烊千玺略带醉意的脚步、相互掰扯的指头、略低头的仰视以及稍稍打颤的语调,在流畅而真实的镜头流动中化为了真挚。
而另一个同样被截进预告中的表演段落同样也值得玩味。在韦一航被发现父母发现自己试药还钱时,从吃饭时佯装不知,到将大幅度肢体动作(如抽出餐桌下垫的纸)与面部细节(咬嘴唇、肌肉抽搐)结合的叛逆顶撞,再到被父亲扇了巴掌后几乎逃出家门的愤恨…
这三种状态循序渐进,肢体表演的“放大”与“缩小”交叉叠加。可以说,相较于《少年的你》而言,易烊千玺已可以独立撑起一个长镜头表演段落,不仅肢体表现相对松散自然,而且台词的质感也提升了不少,着实可喜。
而同为青年演员的刘浩存,在本片中给我的感觉与《一秒钟》中小偷的区别不算太大,似乎是一位在表演上更依靠技巧的演员。虽没有让人印象颇为深刻的表演片段,但好在韩延善于突出她与生俱来的灵性与倔强,只希望她未来在表演上能有更多的尝试和突破。
此外,《送你一朵小红花》中诸多配角的表演也一致在线,这使得影片的群像意味也更加明显。
首先,岳云鹏对于吴晓昧一角的演绎可谓其演绎生涯中的一座“小高峰”。不说别的,单拿他流着泪向韦一航讲述自己爱人去世的表演片段,与其四年前在《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中那段,B站UP主们乐于调侃的“追柳岩车戏”相比,水平便提升了不止一个层次。
乐于帮助却不愿被一味利用,心怀不舍却也意识到自己人生的车轮仍需前行,爱人为同性让他难以启齿却不断为自己鼓气。其实这种矛盾心理真的挺难把握的,稍不留神就会演成生硬的前后态度反转,所幸,这次也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岳云鹏。
其次,那位丧女的父亲捧着红烧牛肉饭痛哭的片段同样令我动容。这位演员虽然整体戏份不多,但他却像设置在影片中的一面镜子,与主线叙事构成了某种巧妙的情感补足与对比。
当韦一航与父母闹脾气时,他透过玻璃看到的是这位父亲与女儿的和睦;当韦一航的父母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淡然乐观时,这位父亲却在丧女后坐在街边放声痛哭。双方的对比越明显,越能显露出现实的残酷,而我们却往往只看到自己的苦难,却未能看到他人努力隐藏的崩溃。
于是,这位父亲直陈式的嚎哭便一下子揪住了我的心脏。
但他也只是韦一航的父母在嘈杂街道上录制视频时,“人流背景板”中的一个,而我们也没有办法去了解和舔舐所有人的伤口。从这层意义上来说,他是不幸的,又好像是幸运的。
三
整体说来,《送你一朵小红花》给我的更多是惊喜。
本以为影片整体风格会与韩延“生命三部曲”中的上一部《滚蛋吧!肿瘤君》,在热血活泼的影像风格上构成衔接,但这次似乎将这一导演特点糅合在了影片前半段的台词和剧情设置中(如偷偷在片中塞入致敬“肿瘤君”的小彩蛋),而后半段则在这个基础上尝试进行一些更富作者意味的表达。
同时,对“未来幻像”的意象化处理,也让我想起前不久万玛才旦的《气·球》中,儿子追逐父亲远去的横移长镜头片段,二者都在水天一色中反思生死,让本片诗电影的气质与《气·球》不谋而合。
“对癌症的表现只是我的创作想法的一个载体,实际上通过这个故事我更想表达的是人们对待生命和生活应抱有积极的态度。”韩延在一次采访中说道。
在我看来,《送你一朵小红花》在某种程度上既像是对这些现实反思作出的影像回应,又像是在等观众囫囵吞下《金刚川》《八佰》这些“硬核肉串”后,适时捧上的一碗温而不腻的“冬日梨汤”。
只希望我们在喝完这碗“梨汤”后,都能对生活本身重燃热情,在自己的手背上也印上一个鼓励的小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