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情境试题122:南四湖湿地景观格局演变

高中地理教科书是这样描述湿地的:

湿地是地球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释放氧气、美化环境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它号称“地球之肾”,在各类生态系统中,其服务价值居于首位。

世界《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

“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咸水,由沼泽、泥沼、泥碳或水域所构成的地区,包括低潮时水深6米以内的海域。”

然而研究表明,湿地却是近代史上遭受人类活动破坏最为严重的生态系统, 近年来湿地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特别是其生物多样性所面临的严重威胁已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湿地景观的变化是区域人地协调发展的反映。历年来,有不少高考地理试题是以区域湿地景观格局变化为背景素材而设计的。


(2015广东文综,41(2)(3))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组成,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沿湖地区工业以煤炭、电力、造纸为主。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材料一   南四湖地理位置示意图(下图)。

材料二  南四湖及周边地区1982年与2012年各景观类型面积统计图(下图)。

(1)南四湖及周边地区各景观类型中,1982年面积最大的是         ;1982-2012年间,面积增加最多的景观类型是       。

(2)分析1982-2012年间南四湖及周边地区沼泽面积大幅度减少的主要人为原因。(6分)

答案

(1)湖泊  台田鱼塘

(2)①开挖鱼塘;②围垦造田;③建设用地占用;

试题素材来源范强,杜婷,杨俊,等.1982-2012年南四湖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分析[J].资源科学,2014,36(4):865-873.

【试题设计分析】

图像利用方式:该组试题出现在广东高考自主命题的最后年份(2015年),堪称2010~2015年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的经典之作。和流域土地利用类的试题一样,该组试题利用论文中表格4的数据,选取研究初期(1982年)和研究末期(2012年)南四湖各类景观类型的面积数据(下图红色部分),绘制成柱状统计图。表格如下:

试题内容

第(1)题的填空设计,2007年以来广东自主命题的基本特点,可谓“广东特色”。第一个填空,直接读图即可完成,第二个填空,需要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这也是湿地景观变化的分析思路。

第(2)题,难度虽然不大,但却土地利用研究的基本方法:土地利用的相互转化。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某类景观(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变化,更容易把握区域人地关系的特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