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情境试题273:太和村空间布局演变
高考结束了,但关于试题讨论的的话题并没有结束,也不会结束。以下这组试题,通过网络查找,发现来源于浙江省衢州、湖州、丽水2020届高三11月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印象中在2021届模拟试题中也曾出现过这组试题的图像,暂时离开今年高考试题的分析。
该组试题的背景素材来源于以下论文:
试题中的图像来源于论文中图4,如下所示:
通过对比可知,命题者对论文中图像进行添加图例的处理。并用2017年的图像中传统居住区的部分与试题的不同。其实对于上图而言,直接选择,不用处理也是可以在试卷中清晰呈现的。
第23题主要是考查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以下是来源于教辅资料书的试题分析:据图可知,该地区乡村土地1987年到2010年传统住宅区基本没有发生变化,现代住宅区增加。2010年到2017年传统住宅区变小,现代住宅区增加,总体住宅区面积2017年和2010年相差不大,A错误;需要指出的是,这与论文中的数据不同,论文中有该乡村土地利用数据,如下:
从表4中可以看出,居住用地的面积是增加的。出现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命题者混淆了模式图与土地利用面积的区别。论文中的图4只是乡村空间结构的演化,并不是关于土地利用的准确数据。这在命题过程中需要注意。至于B项,一些教辅资料的分析认为,随着非农用地的增加,农业用地类型应向多样化发展,B错误。这样的理解应该说是符合实际情况的。至少农业用地类型是不可能是单一化的。关于C项的分析,论文中对图4的阐述如下:
根据城市土地利用与功能区布局的基本原理,商业用地对交通通达度的依赖性较强,C项错误;上述红线部分的文字表述,可以作为判断C项的依据。由图可知1987~2017年工业用地范围扩大,D项正确。
第24题,以下是论文中关于商业用地的阐述:
根据论文中的表述,该乡村商业空间是替代了部分工业生产空间,并沿交通主干道分布。而该区域中心属于公共服务区,论文中的阐述如下:
由于该区域的中心区是宗祠公共空间,因此商业区没有布局在区域中心,主要是受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宗祠公共空间。第24题,B项正确。根据城市功能区布局的基本原理,商业区的分布有市场最优与交通最优两大原则,历史文化因素是乡村空间格局演化的基础。一般而言,区域中心交通通达较高,D项错误;自然条件对商业区分布的影响较小,A错误;据图可知,该乡村区域中心自1987年已形成了公共服务区,一直到2017年并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可以判断经济发展水平不是造成商业区并没布局在区域中心的原因,换言之,由于一直存在公共服务区,很有可能是历史文化因素影响的结果。
参考答案:23.D 2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