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不和百病生,如何调理脾胃

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只有二者的功能协调才能保证我们所吃的东西能够正常消化、吸收和排泄,无论脾胃升降的哪个环?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消化吸收乃至全身的病变。

俗话说“人活一口气”,这个气是什么?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像我们说的元气就是气中最重要的一种气。

气的运动在中医里我们称之为“气机”。在人体内部,气机的升降出入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

比如说,营卫的运行、经络的贯通、清浊的分出、津液的输布,无不以升降形式在运动。气的这种升降运动是我们生命活动的根本,这种运动一旦被停止,我们的生命也就终结了。

气机升降运动体现在升其清阳、降其浊阴、摄取营养、排出所弃,各脏腑组织在各种运动中完成各自的生理功能活动;

而且各脏腑组织之间气机升降又相互配合、相互联系、降中有升、升中有降,出入不已、升降不止,组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种升降运动维护了人体的动态平衡,使生命活动按正常顺序运行。

脾胃是维持我们生命活动的重要环节,其升降运动构成了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我们知道,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这个过程是如何完成的呢?

就是靠脾升胃降完成的。脾气上升,不仅可以帮助胃进一步消化,而且能吸收、转输水谷的精微和水液;同时,还能统摄、升提内脏,不使下陷,以保持诸脏各安其位。

胃气下降,不仅能使饮食得以下行,而且能将初步消化后的水谷精微物质移交小肠而供给脾以运化转输,上奉于心肺,布散周身,心、肺、肝、肾都依赖其水谷之精气以供养。因此,我们说胃气宜降不宜升,脾气宜升不宜降,这一过程既受纳又排泄,一升一降,升降相宜,互为因果,以取得相对的平衡与协调,使得人体气机生生不息。

清代的名医唐笠山如是说:“治脾胃之法,莫精乎升降。”善治脾胃病的医生,都会注意脾胃升降气机的调治,升降通顺,则疾病自然就能治愈了。一旦气机紊乱,脾气该升不升,胃气该降不降,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脾以升为和,如果不升反降,在中医里我们称之为“脾气下陷”。因为脾位于中焦,根据五脏配五方的理论,脾属于中央,所以脾气又称为中气,脾气下陷也叫中气下陷。

脾气虚弱,气不升反而往下来,人的清阳之气不能上煦于头,就会出现不爱说话、脸色苍白、头晕的现象;中气不足,脾的运化功能失职,就会表现为不爱吃东西,即使吃了也会腹胀。此外,中气下陷,无力升举,就经常会出现腹泻、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病症。

有个病人,女,55岁,口苦反酸,胃口不开,疲倦乏力,有十余天。 她问我,这是怎么回事? 我说,脾胃不好。老人家点了点头说,是啊,我这脾胃常年都不太好,稍微吃多一点就饱胀、嗳气,吃冷的东西也不舒服。

我说,那就吃少点吧,老年人要养好脾胃,好吃不多吃。 然后给病人开了理中汤加黄连。方药为:红参20克、炒白术、干姜20克、炙甘草8克、黄连5克。三剂

病人吃完第一剂药就见效,反酸口苦基本就消除了,胃口也开了些。 第二次来复诊时,口中偶尔还会有些反酸,睡醒后有点口苦,但人有劲些了。我就在原方中加吴茱萸5克、枳实10克,目的是加强降浊阴的力量。 病人吃完药后,胃与食道的不舒服、饱胀感就没有了。

我们来看,这白术跟枳实就是一组升脾降胃的妙对,堪称脾胃升清降浊最佳拍档。一个健运脾气,一个通降胃肠,使升降如常,纳食变香,体质复强。

所以凡是病人中焦痞胀,上下不通,我总会配伍这组药对。而张仲景《金匮要略》中也把枳实、白术配在一起,叫枳术汤,一升一降,治疗“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

我说,中焦脾胃经常要放在一起来谈,脾主升清,胃主降浊。

为何反酸我们不轻易用中和胃酸的药?四肢疲倦乏力,我们为何要从中焦脾治?倦怠嗜卧为何要用白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