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传统艺术——旱龙船
说唱艺术|黄梅旱龙船
曹锦军
旱龙船,又称干龙船,在黄梅各地流传,主要在蔡山、新开、小池、分路、城关一带,今在蔡山。它是一种曲艺说唱艺术,在以前,是民间艺人乞讨谋生的手段。《黄梅县志》记载:“划干龙船,是木制小龙船一只,龙口张开。内供龙神。表演时,用小铜箔两个,一扬一复,使其发音,配以歌唱。表演者为男子。”
2010年12月的时候,我曾在蔡山文化站见到一民间艺人表演旱龙船,当时是一老者现场表演。旱龙船长约50厘米,宽约12厘米,龙头插一根野鸡毛,船有三层,分为底层(空心),中间为一船舱,最上层为一小庙宇模样,内供龙神。据说,黄梅旱龙船是由划龙舟演变过来的。旱龙船说唱所用的铜锣悬挂在龙船的一侧,小鼓绑在架子上。说唱时,艺人坐在小木凳上,一般是左手敲打锣,右手敲鼓。行走时扛之于肩。
黄梅旱龙船,一般是过年或者农闲时节,肩扛旱龙船的艺人,到村村垸垸去给老百姓用旱龙船说唱的方式祝福。人们则以少量土产粮食或钱币、红布酬谢艺人。演唱前,一般按东家祈求,然后即兴唱上一段,为主人虔诚祝愿,请神降福,保佑风调雨顺,阖家平安。
黄梅地处吴头楚尾,自古就有吴人好唱、楚人善歌的风俗传统。黄梅旱龙船的唱腔,富于口语化和地方韵味,和打莲厢,唱道情一样是用黄梅调的方式说唱,也是黄梅戏形成的雏形之一。今年元宵节,我在蔡山文化小镇见到旱龙船的时候,形式有了变化,由一人表演演变成男女共同表演,旱龙船也由一只演变成两只。说唱时,由女方主导,男者配合。边敲锣鼓边说唱。唱的歌词是歌颂党的富民政策和农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引得周边群众驻足观看,并纷纷投以钱币酬之。
久违的黄梅旱龙船,不仅让人见识了黄梅文化的博大精深,还唤醒了许多人记忆中的那一抹乡愁。
作者:曹锦军 湖北黄梅人 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黄梅电视台记者 《曹锦军围炉》文学微信平台主编
执行主 编:魏鲜红
主 编:曹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