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是秦始皇的心腹重臣,为什么会与赵高同流合污,不立扶苏?

李斯是秦始皇的心腹大臣,为秦之统一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在秦统一之后,废分封、立郡县,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等方面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可以说,秦始皇之所以能够成为千古一帝,李斯的功劳不可磨灭。

然而,在秦始皇死后,李斯竟然与赵高同流合污,矫诏杀掉扶苏,立胡亥为继承人,使得本就不牢靠的大秦帝国,更加快速地进入到了风雨飘摇的时期。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李斯在这个关键时刻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我们在分析客观原因之前,先要分析一下李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了解历史,了解李斯的人,都知道李斯有一个仓鼠理论,厕鼠和仓鼠都是老鼠,但环境决定了它们命运的截然不同。由此可以知道,李斯是一个功利心特别强的人。

知道了李斯的为人,再去分析李斯帮助胡亥与赵高就要容易得多了。

首先是李斯与扶苏的政见不同

李斯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他所推崇的是法家治国。在秦始皇时期,秦始皇也延续了前面几代君王重用法家的思想,从而重用了李斯。

而扶苏则是一个偏向儒家的人,从扶苏反对秦始皇焚书事件就可以看出。

《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长子扶苏谏曰:“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

从扶苏的言语中可以看出,扶苏心中更加偏向于儒学。当时儒家与法家都是很大的学派,重用儒学就意味着会轻用法学,李斯作为法家的代表人物,扶苏一旦上位,李斯的丞相位置恐怕就不复存在了。

这件事一直隐藏在李斯的心中,虽然没有说出来,但无论是李斯还是赵高都明白。而且即便扶苏不是偏向于儒学,李斯的丞相之位恐怕也难以得保。

《史记》载:高曰:“君侯自料能孰与蒙恬?功高孰与蒙恬?谋远不失孰与蒙恬?无怨於天下孰与蒙恬?长子旧而信之孰与蒙恬?”斯曰:“此五者皆不及蒙恬,而君责之何深也?”

扶苏一直与蒙恬蒙毅兄弟走得很近,再加上蒙恬的功劳威望本身就很高,扶苏一旦上位,一定会任用自己的人为丞相,那么李斯这个丞相仍然是当到头了。

其次,李斯很明白历代丞相离任后的下场

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国力飞速猛涨,但最终战败后尸体被车裂,全家被杀。张仪创连横外交策略,以横破纵,使各国亲善秦国,最终却失去宠信,出逃魏国。范雎远交近攻,加快秦之统一步伐,辞归封地,最终病死。吕不韦被罢相流放,最终在流放途中自杀。

前车之鉴,历历在目,秦国的丞相离任之后,几乎没有好下场,李斯明白,赵高也明白。因此,赵高在劝说李斯时,将这一情况摆在李斯面前,让李斯自行选择。

高固内官之厮役也,幸得以刀笔之文进入秦宫,管事二十馀年,未尝见秦免罢丞相功臣有封及二世者也,卒皆以诛亡。

可以说,赵高的每一句话都字字说在了李斯的心坎里,在李斯看来,胡亥虽然是一个纨绔子弟,但很好控制。如果立胡亥为皇帝,自己丞相的位置还有机会能够延续下去。而一旦扶苏即位,自己的命运可就很难说了。

正是基于此,李斯最终决定帮助胡亥与赵高矫诏,立胡亥为帝。

只是让李斯没有想到的是,胡亥对于赵高的言听计从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而赵高的阴谋能力也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

李斯最终不仅没能保住丞相的位置,甚至还被车裂,诛灭三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