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天的下水鱼|原乡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网友提供)
每次在各地乡村游走,看到水流奔涌的涵洞口,我总是会想起故乡黄梅天捉下水鱼来。
故乡的黄梅天,雨水连绵,到处水势汹涌。
我小时候,故乡河塘纵横交错,河与河之间通过坝相连,而坝上,过去是用青石板砌成小桥洞,后来一些地方渐渐被水泥预制涵洞取代。但无论什么河塘,几乎都是活水,这是江南水乡的好处。
有小桥洞处和涵洞处,平时水势平缓,但到梅雨季节,雨水集中,地头的水都迅速汇聚至周边河道,每条河里都是河水暴涨,上游之水顺势汹涌而下,水流湍急,甚至漫浸了堤坝。
不过,尽管水势看起来吓人,但对当年的乡下人而言,也是稀松平常,从不大惊小怪,因为雨来得急,水走得也快。
我小时候河道都是生产队集体所有,不同的河道归属不同的生产队,每条河里都养鱼,平素都用栅栏或铁网围栏,怕鱼跑。但黄梅天一来,如河水涨得太快,这些大多会扯开走水,于是有了下水鱼。
与黄梅天逆水而上的上水鱼不同,下水鱼是顺水而下,而且,下水鱼以大鱼为主,青草鲢鳙鲤鱼白条都有,甚至连下水的鲫鱼,都比上水鲫鱼要大许多。
通常,这些涵洞口,上水鱼也会有,但水势汹涌,有这份能耐的鱼很少,除了些鲶鱼盘踞于边上草里,更多是被水流裹挟顺水而下的下水鱼。
在这种涵洞口,没有人会去捉上水鱼,只会去捉下水鱼。而且小孩通常是不被允许去捉下水鱼的,水太急,容易出事。
黄梅天的雨水,是白天连着晚上。通常入梅之后,通常在第一场大雨来临之前,捉下水鱼的人家就盘算“抢地盘”了——因为许多小伙子会去捉下水鱼。尽管鱼是养的,但按旧俗,捉到的上水鱼下水鱼,都属于无主之鱼,归捉到之人,不算偷抢。
父亲是附近有名的打鱼能手,捉下水鱼自然是他的拿手好戏。捉下水鱼用的是用尼龙绳编制的大网兜,俗称“海斗”,这个“海斗”有大中小三种,小的主要是捉上水鱼,小孩玩的多,大中型都是根据堤坝涵洞口子大小做的。我记得我家的大海斗,口子上用毛竹片箍成,口子有铜锣匾那么大,网眼也大许多,中型的口子也有苗篮那么大。海意味着大,斗,则是指网兜的形状。
捉下水鱼也叫“装鱼”,在吴语里,“张”“装”同音,有人用“张鱼”,其实还是应该是“装鱼”,无论是用退笼还是海斗,都是去装鱼的。
黄梅天的雨水白天连着晚上,如果没人抢地盘,父亲总是会在晚上八点左右,叫上堂叔,带上各式海斗,去捉下水鱼。下水鱼也是晚上最多。
父亲和堂叔对于几个村子周围那些河道那些涵洞口地势地形非常熟悉,对哪些涵洞口下水鱼最多也是最熟悉。他们通常是找我们村有份的河道堤坝去张海斗装鱼。
找到一处涵洞口,在涵洞下方,把海斗插进水里,然后用比较粗的竹竿或树枝,交叉插进水里,把海斗紧靠涵洞口固定住,然后在海斗口与涵洞接洽处敷上一把草作为掩饰,则就可以了,既防水急鱼大冲走海斗,也可以增加过路人偷海斗的难度。大涵洞就用大海斗,小涵洞就用小海斗。
安装好后,回家稍微休息一会,晚上父亲和堂叔会轮流去查看,有时有人经过时发现有鱼,会顺手牵羊,连你的海斗一起偷走,当然那时雨夜行人少,更多是因为鱼大鱼多,有时怕海斗撑不住鱼的折腾,会把海斗扯脱被水冲走,这种情况常有。
一夜过去,通常所获不菲。
到白天,除非雨大,否则通常会把海斗取回家,一来白天下水鱼少,二来目标明显,就在路边,明摆着诲盗,不值当。
我小时候印象最深的一次捉下水鱼,是没有用海斗的。那个时候,我们村边的西浜头连通南大漕的涵洞口,一条大青鱼挤在了涵洞口,下不去,我们几个小孩用鱼叉叉了它,反被它的劲力把小鱼叉带跑了,父亲拎着条板凳,在涵洞口瞅准机会,一板登砸在青鱼的脑袋上,把鱼砸晕了,捞上来一秤,有二三十斤重,全村分了。
如今故乡的河道,除了专业养殖用的,以及少有的几条大河,虽经整治,但许多还是死水,臭水,河道里不知道还有没有鱼,即便有,也是重金属污染很重。而下水鱼,也基本上已是历史名词了。
(作者系网易新闻 网易号 “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关于老朱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