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刘村史 地理 坡刘村常见野生鸟类
坡刘村常见野生鸟类
1.杜鹃
杜鹃又叫杜宇、子规,鸣叫声洪亮悠扬,悦耳动听,性胆怯,常隐藏栖息于植被稠密的地方,人们多闻其声而不见其形。坡刘村常见杜鹃分两种,一种是四声杜鹃,一种是二声杜鹃。
四声杜鹃因其鸣叫声为四个音节而得名,音类似“算黄算割”,并且是在每年的4—5月份最为集中,似乎提醒人们要及时收割小麦,所以人们对其非常喜爱,形成很多美丽传说。
二声杜鹃因其鸣叫声为两个音节而得名,其音类似“布谷”,所以俗名布谷鸟。春夏时节常出现于农田和居民点附近高的乔木树上。繁殖期间喜欢鸣叫,叫声凄厉宏亮,很远便能听到它“布谷—布谷”的粗犷而单调的声音。很像提醒人们及时耕种。
布谷鸟
算黄算割 布谷
2,斑鸠
斑鸠在坡刘村很常见因其叫声为“咕咕—等”,所以俗称其名为姑姑等。斑鸠鸽形目、鸠鸽科、斑鸠属,体型和模样很像家鸽,主要食物为小型种子和蚯蚓、蜈蚣。所谓“鹊巢鸠占”的鸠就指的是斑鸠。但现在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
斑鸠 灰琼鸟
3. 灰椋鸟
灰椋(liáng)鸟,雀形目椋鸟科的物种。因冬季常成群啄食楝树果实,所以俗称“楝爪拿”。 繁殖期成对活动,非繁殖期常集群活动,主要取食昆虫,所吃昆虫种类主要有鳞翅目幼虫、螟蛾幼虫、蚂蚁、虻、胡蜂、蝗虫、叶甲、金龟子、象鼻虫等昆虫。秋冬季则主要以植物果实和种子为主。在坡刘村经常可以看到,每年到了秋天果树上的果子成熟之时,它都要成群结队来凑热闹,凡是带有紫色或红色的果实,它都要糟践一番,是种植果树的人家最为讨厌小鸟。冬天的时候,已经没有了香甜可口的好果子吃了,它们就会浑吞苦楝树上的苦楝果和泡桐树上的花骨朵。休息时多栖于电线和树枝上。
4. 百灵鸟
百灵鸟在坡刘村俗称“米雀雀”,因身上的羽毛颜色是灰土黄色带有不规则而密集的墨色斑点,看上去就像披了一身小黄米一样。百灵多在麦田、草丛中就地筑巢,每窝3—5枚卵。百灵鸟虽然颜色土气、其貌不扬,但是它是坡刘村地域内最善歌的鸟,歌喉优美而动听,鸣音婉转而多变,要比布谷鸟的叫声还要吸引人。一般都是贴地成波浪状飞行,一般不会高过一丈。以昆虫和草籽为食。因其叫声悦耳,常被扑捉笼养。也有人工饲养的。
百灵鸟 戴胜鸟
4. 戴胜
戴胜,头顶具凤冠状羽冠;嘴形细长,坡刘村人俗称“掐掐报”。性活泼,喜开阔潮湿地面,长长的嘴在地面翻动寻找虫类为食。有警情时冠羽立起,起飞后松懈下来。每年5、6月份繁殖,选择天然树洞和啄木鸟凿空的蛀树孔里营巢产卵,有时也建窝在断墙残垣的窟窿中。每窝产卵7-9枚。长久以来,坡刘村很多人把戴胜误认为是啄木鸟,其实这是错误的。啄木鸟啄食树杆里的害虫,在坡刘村一带比较少见。
5燕子
燕子是最常见的候鸟,每年春来秋去。春季归来后,;老燕子会寻找原来旧窝,新燕子即刻到开始筑巢繁育后代,鸟巢筑于居民家中,多在屋檐下,基本和人形成共居关系,所以也称做“家燕”。秋后飞往南方过冬。在坡刘村,家燕有两种,一种是黑羽白背白肚皮的普通燕子,所垒砌的窝是用柴草加黄泥呈半个大碗型;另一种是黑羽红背花肚皮的特色燕子,垒砌的窝是用纯黄泥呈罐状。
燕子 麻雀
6. 麻雀
坡刘村最常见的麻雀是家麻雀,俗称家雀。这是最典型的小型留鸟。过去村民居住的多是土墙瓦房,麻雀就在屋檐下的椽隙中、墙洞中、胡基缝中衔草筑巢。麻雀为杂食性鸟类,夏、秋主要以禾本科植物种子为食,育雏则主要以危害禾本科植物的昆虫为食,其中多为鳞翅目害虫。 过去村民种谷子,麻雀是最讨厌的害鸟,因此,公社化初期曾被作为四害铲除。现在村民改住水泥结构居屋,家雀失去筑巢基础,所以现在已经变得很少了。
除家雀外,坡刘村还经常见到树麻雀,体型大于家雀,村民称其为山雀。
7雉鸡
雉鸡,俗称的野鸡,体形较家鸡略小,但尾巴却长得多。雄鸟羽色华丽,雌鸟的羽色暗淡。雉鸡栖息崖畔沟壑、林缘灌丛和滩地草丛中,杂食性。 过去人烟稀少时关中平原经常可见,后来人口增加,加上滥肆捕猎,坡刘村一带已经消失。但随着国家收缴猎枪和禁猎,加上环境好转,2000年前后又开始多了起来。现在也有人开始家养。
雄雉鸡 雌雉鸡
8. 乌鸦
乌鸦是雀形目鸦科鸦属中数种黑色鸟类的俗称。又叫老鸹,坡刘村人叫老哇,嘴大喜欢鸣叫。大多为留鸟。集群性强,一群可达数百只。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前是坡刘村很常见的较大型鸟。在野外和村民家中的大树上营巢。有的居民家中大树上甚至可以有几个乌鸦巢,经常有居民将鸡蛋放在乌鸦巢中让其孵化。乌鸦主要在地上觅食,步态稳重。过去村民耕地,身后的新鲜犁沟常有很多乌鸦刨虫吃,也不怕人。乌鸦行为复杂,表现有较强的智力和社会性活动。一般性格凶悍,富于侵略习性,常掠食水禽、涉禽巢内的卵和雏鸟。杂食性,吃谷物、浆果、昆虫、腐肉及其他鸟类的蛋。因叫声“哇、哇”难听,故有“乌鸦叫丧”一说。但在我国神话传说中,乌鸦为神的使者。
乌鸦 喜鹊
9.喜鹊
喜鹊属鸟纲鸦科的一种。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前,在坡刘村日日可见。体长40~50厘米,雌雄羽色相似,头、颈、背至尾均为黑色,并自前往后分别呈现紫色、绿蓝色、绿色等光泽,双翅黑色而在翼肩有一大形白斑,尾远较翅长,呈楔形,嘴、腿、脚纯黑色,腹面以胸为界,前黑后白。留鸟。喜鹊很喜欢将巢筑在村民家的大树上。全年大多成对生活,杂食性,在旷野和田间觅食,繁殖期捕食昆虫、蛙类等小型动物,也盗食其他鸟类的卵和雏鸟,兼食瓜果、谷物、植物种子等。每窝产卵5~8枚。雌鸟孵卵,孵化期18天左右,1个月左右离巢。
与乌鸦相反,喜鹊叫声“喳喳”似笑,加上毛色好看,很招人喜欢,所以叫做喜鹊,喜鹊落于谁家房上或树上被视为是吉祥的象征,有“喜鹊报喜”的说法。神话传说中,喜鹊7月7日为织女牛郎架桥,让有情人相会,所以“鹊桥”一词的含义就是为男女说媒牵线。
10.苍鹰
苍鹰,又叫鹞鹰,坡刘村人俗称其为鹞子,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坡刘村最常见的猛禽,经常三五成群或单个盘旋在天空,叫声尖锐洪亮。体长可达60厘米,翼展约1.3米。主要以鼠类、野兔、雉类、鸠鸽类和其他小型鸟类为食,有时也会扑捉小家禽。苍鹰性甚机警,视觉敏锐,善于飞翔,在高空发现猎物会一扑而下用利爪抓起,五十年代曾有苍鹰飞扑而下抓走一村民手中提的二斤新鲜猪肉。
苍鹰由于其卓越的生存能力和拼搏精神,一直为人们所喜欢。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后,由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原因,坡刘村上空的苍鹰已经绝迹。
苍鹰 猫头鹰
11.猫头鹰
猫头鹰,学名叫枭"xiāo" 、鸮"xiāo",眼周的羽毛呈辐射状,细羽的排列形成脸盘,面形似猫,因此得名为猫头鹰。又因其昼伏夜出,所以俗名夜猫子。又因其叫声为“咕咕—喵”所以人们又叫他为咕咕喵。生活在坡刘村一带的猫头鹰主要体型较大的雕鸮,食物以鼠类为主,也吃刺猬、小鸟、蜥蜴。其飞行毫无声息,对猎物往往一击致命。
猫头鹰除了“咕咕喵”这种叫声外,还有一种非常渗人的“嘎嘎嘎”的叫声。过去人们认为猫头鹰是地狱的使者,他的“咕咕喵”是正常的叫声,“嘎嘎嘎”就是叫到魂灵的笑声,所以有“不怕夜猫子叫,就怕夜猫子笑”,只要听到“嘎嘎嘎”的夜猫子笑声就要死人了。这当然是迷信。还有一种说法叫“夜猫子进宅,准没好事”,上世纪村民贾XX家曾扑进一只,高约50厘米以上,样子非常凶猛,其家也没见到什么不好的事情。
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坡刘村一带尚有自然形成的沟壑断崖,有崖洞等为猫头鹰栖息,后来随着农业学大寨,这些栖息地被破坏了,再加上生态环境的恶化,猫头鹰在坡刘村附近已经绝迹。
12.大雁。
大雁属鸟纲,鸭科,是雁亚科各种类的通称;一种大型游禽,体型流线型。嘴宽而厚,嘴甲比较宽阔,啮缘有较钝的栉状突起,尾部下方成流线型向上。雌雄羽色相似,多数呈淡灰褐色,有斑纹。成雁体重5~6千克,大的可达12千克。
大雁群居水边,往往千百成群,夜宿时,有雁在周围专门警戒,如果遇到袭击,就鸣叫报警。主食嫩叶、细根、种子,间或啄食农田谷物。每年春分后飞回北方繁殖,寒露后飞往南方越冬。群雁飞行,排成“一”字或“人”字形,人们称之为“雁字”,因为行列整齐,人们称之为“雁阵”。大雁的飞行路线是笔直的。关中常见的有鸿雁、灰雁、豆雁、白额雁等。
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前,每逢冬季就会有大批大雁落在坡刘村的麦地里,以阔嘴铲食麦叶,因此常有村民以土枪射猎大雁,最有名的就是村民王应魁。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六十年代后就见不到大雁在坡刘村落脚,现在也很少看到大雁列队从坡刘村上空飞过了。
自然环境中,大雁寿命较长,但终生只有一个配偶。如果其中一个死去,另一个就会离群独飞,称之为孤雁。所以中国文人很敬重大雁,称雁有十德。现在,有人工饲养大雁,是不错的产业。
雁阵 人工饲养的大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