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倾家荡产救了王熙凤女儿?怎么可能!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红楼梦》就像断臂的维纳斯,成为无数人的心头最美。正因如此,大家才会对《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丢失心存遗憾,数不清的文人雅士,为了弥补《红楼梦》的这一缺陷,续写《红楼》,结果最终却都成了“狗尾续貂”,更加令人感叹真红楼的“好”无可比拟。不妨设想一下,如果《红楼梦》后四十回没有丢失,谁会成为主角?除去《红楼梦》前八十回中主要人物的结果,笔者认为,最有可能成为主角的,就是贾巧姐。在《红楼梦》的前八十回中,就已经介绍了“金陵十二钗”都有谁,而且对其中大部分女子的身世经历都已经有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包括其中与宝玉的纠葛等等。唯独有一个人,在前八十回中从来没有独立的篇章,所记述的文字也寥寥可数,那就是王熙凤的女儿——贾巧姐。
为什么说贾巧姐会成为《红楼梦》后四十回中的主角呢?我们都知道,但凡小说名中出现的人物,都会在小说本身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分量。比如《金瓶梅》中的庞春梅,她的名字占据了“金瓶梅”三个字的其中之一,可见她也是作者着力描写的人物之一。庞春梅在前面大部分时间虽有出现,但只是作为潘金莲的丫鬟,一个点缀出现,用以凸显潘金莲的各种行事作风和争宠事件。而在《金瓶梅》的第七十九回西门庆贪欲丧命之后,庞春梅就随同潘金莲被提上了主角的日程,成为潘金莲与陈经济偷情的中间人。潘金莲因为武松火速下线之后,庞春梅就顶替潘金莲,成为了《金瓶梅》后期的绝对女主,势头碾压西门庆的遗孀吴月娘。按照这个逻辑,《红楼梦》原名曾为《金陵十二钗》,可见作者是把十二钗作为“群女主”来设置的,凸显的就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主题。《红楼梦》的其他女主到了后期,如林黛玉、薛宝钗、妙玉、史湘云等人,基本上会随着贾府的倾覆很快让人看到结局。因为她们那个时候早已到了婚配年龄。可是贾巧姐还小,按照《红楼梦》的逻辑,刘姥姥初进荣国府的时候,板儿只有五六岁,而贾宝玉业已知晓男女之情。据考证,彼时宝玉大约十一岁左右。可见宝玉比板儿大五岁左右。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的时候,大约是在一年以后(肯定不会相隔太久,谢恩肯定要及时的),为的是给贾府送些自家的蔬菜瓜果来表示谢恩。这次她依旧带了板儿,并且因为贾母的邀请多住了几天。其间,板儿有缘与巧姐在一起玩耍,但巧姐仍然在吃奶,看样子不过两三岁的光景。
这样说来,板儿比巧姐大三岁左右。而宝玉比巧姐大七八岁左右。按照《红楼梦》的书写逻辑,贾府覆灭的时候,林黛玉应该不超过十八岁(按照《芙蓉女儿诔》的暗示,则可能只有十五岁;按照刘姥姥将的茗玉的故事推断,则可能十七八岁),那么贾宝玉大概在十八九岁。
一是她的狠舅奸兄——《红楼梦》高鄂版续书写贾巧姐后为王仁(狠舅)、贾环、贾芸(奸兄)等所卖,但可以肯定贾芸并不是曹雪芹原稿中所说的“奸兄”。第二十四回,脂砚斋批语说小说后半部分有“芸哥仗义探庵”事,并说“此人后来荣府事败,必有一番作为”。贾芸肯定不是那样的人,如果是的话,他和小红就不会在宝玉入狱以后去探望宝玉了。有人说是贾芹,这个人曾被贾珍痛骂“夜夜招聚匪类赌钱,养老婆小子”,所以很有可能是他。也有人说是贾蓉,因为刘姥姥第一次进大观园的时候贾蓉就曾经出现,按照曹公之意,必有一正一反,贾蓉必是出卖巧姐之人。二是贾珠遗孀李纨,李纨的判词中曾有“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可见李纨在这上面是有所亏欠的。不“积阴骘与儿孙”,自然荣华富贵也更容易消逝——贾兰很有可能因此断送。三是与李纨相反的刘姥姥,在巧姐的判词里曾有“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一句,可见是因为王熙凤对刘姥姥的好,为巧姐积下了功德,才让巧姐最终获救。
至于刘姥姥一个庄户人家是如何将她救出来的,我觉得用不着妙玉的那个成窑杯子或者倾家荡产。其实这些年贾府给过刘姥姥的救济,就足够把她赎出来了。要知道,刘姥姥第一次来荣国府,王熙凤意思意思就给了他二十两银子;刘姥姥第二次进大观园,王夫人一出手就是一百两,王熙凤还给了八两,再加上其他人的救济,不算那个成窑杯子,刘姥姥从贾府捞走的怎么说也有一百五十两。结合《金瓶梅》中王婆对潘金莲坐地起价,也只卖了一百两,就这还有好几家买家都准备凉一凉才买的情形,贾巧姐此时的身价,不会超过一百两。庄户人家省吃俭用,拿到了资本,自然可以扩大经营,纵然不用做高利贷,很快也应该就能翻番了。这么说,刘姥姥花钱给板儿买了个媳妇,应该还有很大的盈余。
因此,就算贾巧姐被迫在一座荒村野店里纺绩,应该也有爱情,其实也算生活得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