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巢禅师为什么认识八戒却不识悟空?他为什么宁愿呆在鸟巢上?

《西游记》中的乌巢禅师实有其人?还和大诗人白居易是好朋友

乌巢禅师

乌巢禅师,出现于《西游记》第十九回,悟空在高老庄收伏八戒之后,是一个修为深不可测的大师。很多人好奇于乌巢禅师的身份,有的人认为是观音,有的人认为是燃灯,还有的人认为是燃灯座下的白雄尊者。

本着“无征不信”的原则,我们先从原文开始说起:

八戒指道:“那不是乌巢禅师!”三藏纵马加鞭,直至树下。

却说那禅师见他三众前来,即便离了巢穴,跳下树来。三藏下马奉拜,那禅师用手搀道:“圣僧请起,失迎,失迎。”八戒道:“老禅师,作揖了。”禅师惊问道:“你是福陵山猪刚鬣,怎么有此大缘,得与圣僧同行?”八戒道:“前年蒙观音菩萨劝善,愿随他做个徒弟。”禅师大喜道:“好,好,好!”又指定行者,问道:“此位是谁?”行者笑道:“这老禅怎么认得他,倒不认得我?”禅师道:“因少识耳。”三藏道:“他是我的大徒弟孙悟空。”禅师陪笑道:“欠礼,欠礼。”

三藏再拜,请问西天大雷音寺还在那里。禅师道:“远哩,远哩!只是路多虎豹难行。”三藏殷勤致意,再问:“路途果有多远?”禅师道:“路途虽远,终须有到之日,却只是魔瘴难消。我有《多心经》一卷,凡五十四句,共计二百七十字。若遇魔瘴之处,但念此经,自无伤害。”三藏拜伏于地恳求,那禅师遂口诵传之。


之所以大家对他兴趣高涨,只因为乌巢禅师在《西游记》中留下了几个谜团:

第一奇怪之处,是这禅师修行在浮屠山,山很漂亮,可他既不住庙观,也不居洞府,却只在一个柴草窝里容身,这也就是所谓的“乌巢”。

第二奇怪之处,是这禅师没见过三藏却认得三藏,但却明确表示不认识大名鼎鼎的孙悟空,原因竟是:“因少识耳。”这太矛盾了,不合逻辑。

第三奇怪之处,是这禅师和猪八戒竟是相识。据八戒的交代,此禅师有些道行,也曾劝过八戒和他修行,只是八戒懒怠没有去——此人竟想收八戒为徒。

第四奇怪之处,是这禅师传授了三藏一卷《心经》(原为《波罗密多心经》,念做《波罗密多心经》),此经被三藏传之后世,成了“修真之总经,作佛之会门”。可见此人绝不是一般禅师。

《西游记》中的乌巢禅师

第五奇怪之处,是这禅师还念了一篇偈子,竟能预言西去路上的一些情节,而且《 西游记 》的故事基本上是按照这样一个粗略的框架来上演的。

第六奇怪之处,是那篇预言偈子最后四句竟是:“多年老石猴,那里怀嗔怒。你问那相识,他知西去路。”他根本就是认识那只猴子!

第七奇怪之处,是这禅师的“乌巢”竟能飞腾,而且他的神通极大,那猴子“举铁棒望上乱捣,只见莲花生万朵,祥雾护千层。行者纵有搅海翻江力,莫想挽着乌巢一缕藤”。——那只猴子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其实,之所以大家会胡乱猜测,可能还是对于佛教故事不太熟悉的缘故。

就像《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玄奘一样,乌巢禅师也实有其人。而且,他还真的是生活在鸟窝上面。他的原型就是道林鸟窠禅师。

鸟窠禅师,浙江杭州富阳人。俗姓潘,本号道林,法名圆修。出生于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据传,其母亲朱氏,有一次梦见阳光直射口中,感而有孕。鸟窠禅师出生的时候,“异香满室,遂名'香光’”。

道林鸟窠禅师

鸟窠禅师9岁出家,14岁到河南嵩山会善寺学习佛经。他“仪表容与,日新厥德,研穷经论,俄约观方。”21岁时到湖北荆州果愿寺受戒。鸟窠禅师云游浙江杭州时,看到西湖背面的秦望山有一棵松树枝繁叶茂,盘屈如盖,于是就住在上面,因此有人叫他“鸟窠禅师”。又因松树上有一个鹊巢,有人又叫他“鹊巢和尚”。鸟窠禅师“物我都忘,羽族驯狎,由兹不下近四十秋。”每一个太守到任,只能从树下仰视。当时,太守裴常棣坚请鸟窠禅师下树结庵,始终说服不了他。


那么,鸟窠禅师为什么那么喜欢在树上住呢?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也曾经和我们有过一样的疑问。

唐朝元和年间,白居易出任杭州太守,久闻鸟窠禅师大名,前往拜访,见禅师正端坐在树上。

“禅师,你住在这里真危险。”白居易说。

“太守,你的处境才比较危险吧!”鸟窠禅师微笑回答。

“我是朝廷命官,哪会有什么危险呢?”白居易笑道。

“正因为你官位在身,官场沉浮,庸庸碌碌,处处钩心斗角而昧了灵性,这怎么会不危险呢?”

白居易听了觉得禅师言之有理,随即再问鸟窠禅师:“那么敢问大师,什么是佛法大意?”

鸟窠禅师回答:“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白居易失望地说:“这是三岁小孩都知道的道理呀!”

鸟窠禅师说:“三岁小孩都会说的道理,却是八十老翁都办不到的事呀!”

鸟窠禅师形象

鸟窠禅师看透世间本是充满众苦,白居易身处于官场,更是伴君如伴虎般危险,所以劝他要依佛所说确实奉行,白居易原本自视甚高,置身其中却浑不自知,并认为禅师所说的“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太过浅显,而不以为然。幸好白居易善根深厚,经禅师提点,终能幡然醒悟,了解世间就像一座火宅般,白居易后来经常向鸟窠禅师请益问道,而与佛教结下很深的缘分。

《法华经》中曾经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忧患,如是等火,炽燃不息。”正是这个道理。

三界火宅

白居易与鸟窠禅师结识之后,经常问禅于他。有一次,白居易以偈语请教鸟窠禅师:“特入空门问苦空,敢将禅事问禅翁。为当梦是浮生事,为复浮生是梦中。”鸟窠禅师以偈语答曰:“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在梦中。”诗中道破无常空性的真义。白居易听了鸟窠禅师的开示,愈加佩服,从佛法中领悟到自己安身立命之道,终成一位意境高深、修为脱俗的大居士,还在西湖旁边建起一个竹阁楼,以便与鸟窠禅师“朝夕之参益”。晚年的白居易更是素养其心,将自己的住处改为香山寺,自号香山居士。后来,人们把竹阁楼改造为广化寺,将白居易的画像挂在寺内。


至于为什么《西游记》里面的乌巢禅师明知道孙悟空却故意装作不认识,恐怕也和一段佛教故事有关。

唐朝嵩岳元珪禅师结庐在深山里,有一天,有个异人轻步舒徐而来,随从甚多,称他为大师。禅师见他相貌奇伟非常,于是问他说:“仁者你来做什么?”他说:“你怎么不认识我?”禅师说:“在我看来,佛与众生都是平等的,我都是用一只眼睛看他们,哪里有什么分别呢?”他说:“我是岳神,能够决定人的生死,你怎么可以用一只眼睛看我?”禅师说:“我本来就不曾生,你怎么能让我死,我眼里的身体无异于空,眼里的我和你无异,你毁坏空和你自己吗?如果能毁坏空和你自己,我就是不生不灭了。既然你做不到,又怎么能决定我的生死呢?”

一炷心香

《解深密经》有段话说:“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人生如梦似幻,韶光易逝,自古世人有谁能真正看透缘起性空?但如果能悟到无生的真谛,超越来、去、常、断的限制,生命自然也就能随意自在,不生不灭。

既然按照佛教的教义,众生平等,无生无灭,元珪禅师连决定生死的岳神都可以不认识,那乌巢禅师不认识孙悟空,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这不正说明乌巢禅师是一位得道高僧么?而孙悟空,名为悟空,此刻其实并没有“悟空”,如果悟了“空”,那他大概也不会因为乌巢禅师说他是“多年老石猴”而生气了吧?所以后期的孙悟空变得很沉稳,在凌云渡把唐僧推下水的时候,唐僧“还抖衣服,垛鞋脚,抱怨行者。”而孙悟空、猪八戒等人,都笑嘻嘻地对他说:“师父莫怕,那个原来是你。”


关于乌巢禅师虽然第十九回出现过了一次就再未出现,但他传授的《多心经》却一直贯穿西行之路的始终。

我们回到最初,看看乌巢禅师给唐僧的西行“提示”:

千山千水深,多瘴多魔处。

若遇接天崖,放心休恐怖。

行来摩耳岩,侧着脚踪步。

仔细黑松林,妖狐多截路。

精灵满国城,魔主盈山住。

老虎坐琴堂,苍狼为主簿。

狮象尽称王,虎豹皆作御。

野猪挑担子,水怪前头遇。

多年老石猴,那里怀嗔怒。

你问那相识,他知西去路。

师徒四人

三藏道:“休言无事。我看那山峰挺立,远远的有些凶气,暴云飞出,渐觉惊惶,满身麻木,神思不安。”行者笑道:“你把乌巢禅师的《多心经》早已忘了?”三藏道:“我记得。”——千山千水深,多瘴多魔处。

忽一日,见座高山,唐僧又悚惧道:“徒弟,那前面山岭峻峭,是必小心!”行者笑道:“这边路上将近佛地,断乎无甚妖邪,师父放怀勿虑。”唐僧道:“徒弟,虽然佛地不远。但前日那寺僧说,到天竺国都下有二千里,还不知是有多少路哩。”行者道:“师父,你好是又把乌巢禅师《心经》忘记了也?”三藏道:“《般若心经》是我随身衣钵。自那乌巢禅师教后,那一日不念,那一时得忘?颠倒也念得来,怎会忘得!”行者道:“师父只是念得,不曾求那师父解得。”三藏说:“猴头!怎又说我不曾解得!你解得么?”行者道:“我解得,我解得。”自此,三藏、行者再不作声。旁边笑倒一个八戒,喜坏一个沙僧,说道:“嘴脸!替我一般的做妖精出身,又不是那里禅和子,听过讲经,那里应佛僧,也曾见过说法?弄虚头,找架子,说什么晓得,解得!怎么就不作声?听讲!请解!”沙僧说:“二哥,你也信他。大哥扯长话,哄师父走路。他晓得弄棒罢了,他那里晓得讲经!”三藏道:“悟能悟净,休要乱说,悟空解得是无言语文字,乃是真解。”——又到了“千山千水深,多瘴多魔处”,而唐僧再次恐惧,但悟空此时已经顿悟。八戒和沙僧尚不能解,故而取笑悟空。但唐僧知道悟空已经“悟”了,所以并不则声。还说了沙僧和八戒一顿。


我们再说回《多心经》,全名《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这部经文宣扬空性和般若,也被认为是大乘佛教第一经典和核心,是世界上最被人广知最流行的佛教经典。

相传,唐太宗贞观三年(629)长安因发生饥荒,朝廷许百姓出城就食,玄奘就趁机潜往西域,传说到罽宾国是道路更为险恶,虎豹横行,他只得在一洞内打坐,天快亮时,见一老僧,头面疮痍,身被脓血, 盘脚静坐。玄奘上前施礼求问,老僧即授之以此心经一卷,说一旦朗诵则山川平易,虎豹不能为害,鬼魅不能作祟,于是玄奘继续往西前行,最终到达中印度的摩揭陀国王舍城,在当时东方最负胜名的那烂陀寺广学佛教经论,成为了中外称誉的“大乘天”。玄奘回国时,带回了大小乘经律论共500多帙,600余部。其中便有这部《心经》。

踽踽独行

由此可见,《西游记》中唐僧每次遇到山川险峻之时便十分恐怖,进而提到此经,可见此经确实十分重要。至于为玄奘传授此心经的人,自然不是与白居易相识的鸟窠禅师,因为二人根本不是同时代的人。但是《西游记》作者为了宣扬佛教教义,故意将这个癞头和尚改为“乌巢禅师”,也实在是可以想得通的。

如果再深想一下,《红楼梦》里面的癞头和尚,宣扬的想必也是这个道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