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明朝还是清朝,出现这三个征兆,统治也就到了尽头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虽然喊得响亮,但古代中国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凡是一个帝国的崛起,都是一群新兴贵族取代衰败贵族的过程,这个过程许多人参与了,他们也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成为历史了。
在古代国家民族概念稀薄的年代,人们对于改朝换代并没有多大的感觉,只要不改变他们的习惯就行,所以古代封建帝国的兴盛衰败往往是读书人,做官人,享福人的事情,但无论是我们现在称颂的大明帝国还是皇权达于鼎盛的清帝国。他们的历史只要在发展过程之中出现了这四个征兆,那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天下无两百年不腐朽之制度
天下以民为本这句话是没有错误的,甚至是中国政治数千年的政治正确。因为无论何时何地,始终都是底层百姓创造了历史,这个过程之中可能有茫然,可能也有裹挟的成分,但在推翻旧帝国建立新帝国的过程之中,他们是功不可没的。新国家建立之后,因于困苦的环境,人人都是积极向上的,在制度下面,新皇帝得到了整个天下,而百姓也得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土地。
土地制度上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根本制度,这个制度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兴盛与衰亡。像一个国家的创立之初都是矜矜业业,因为战争死掉了许多人,所以能够有新的无主之地得以分封。明清易代的时候就是这样一个情况。把土地重新分封给穷人,让他们成为新一轮的韭菜,让他们不再为了不死而努力,统治也就稳固了。
但天下无两百年不腐朽之制度,秦始皇,汉高祖靠着征兵制,军功爵制打下的万里江山,到了汉武帝时代再使用军功,征兵的办法已经是行不通了,所以只能花钱募兵。而明朝,清朝也是一样,早期靠着整个战乱遗留下来的土地对穷人进行授田,但一百多年的平世,贵族地主们用自己手中的资本去侵吞,去低价买进,在天灾人祸的时候将有土的农民变成为他们世代耕作的佃农,那这个国家的根基也就烂了,一旦遇到外敌入侵,早已经没有了原始的农民耕作让国家收税,这些户口隐藏在贵族地主之家,没有百姓让朝廷征兵,明朝是这样灭亡的,清朝也是这样衰败的。
天下无百年征战之国
国家虽大,好战必亡。盛世虽好,忘战必危。纵观察我国最后两个朝代明清的历史,一个是被战争拖垮的,一个是被没有战争拖垮的,但从创业到平天下需要的是战争磨砺士兵,提升战斗力,从平天下到征蛮夷,需要的是战争艺术保持战斗力。天子无百年全面征战之国,一个国家,一个朝代,离开战争机器太久,注定灭亡。
明朝初期红巾军起义遍布天下,战斗力也是一路高升。但战争机器上一个很难操纵的东西。从明太祖明成祖以后,明朝军队失去了一个英明的皇帝。民营中的土木堡之败,直接导致了明朝军队战斗力急速下降。而从明太祖开国1368~1449年,已经经历了八十年的战争。所以我说明朝是一个被战争拖垮的朝代。
清朝从努尔哈赤以八大恨1618年起义,到康熙皇帝平定三藩1681年,63年的时间里面无年不战,战争使得女真八旗重新崛起,战争可以让一个部落从游猎社会进化到封建社会。清朝前期的军队战斗力是越打越强,但从吴三桂放开清军入关以后就开始急速下降。财富,土地,美女这些奢华的玩物让八旗子弟沉沦。拼着性命去搏生死不就是为了这些吗?现在有了这些还有谁会去愿意赴死,所以清朝贵族里面的哪些旗二代,旗三代是一个接着一个的不成气,到乾隆皇帝以后,他们就只会提着鸟笼,斗蛐蛐去,到茶馆听听戏曲了。
天下无百年不外害之国
夫大禹起于西羌,周武王出于西岐三分天下有其二。秦国以区区关中之地并吞六国,汉高祖以巴蜀汉中之地称帝王之制。自古以来一个朝代的崛起和兴盛从来都离不开外来的敌害,像秦朝之所以能够一统六国,除去商鞅变法为秦国确立的法制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因为关东六国始终像群狼环伺一样给秦国以威胁,像汉武帝之所以能够比肩秦始皇的功业就是因为北方的匈奴始终让他有亡国之危,最后一举战胜成为流芳千古的汉人精神。
当然,外害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一个国家有外害的威胁可以使国家强大崛起,但一个国家如果长期和平失去外害那就会陷入到危机之中,当下一次的外害到来那就是措手不及。清朝从乾隆皇帝以后到鸦片战争长达五十年的时间里面没有战事和外害使得整个国家都陷入到了一种安逸享乐之中,所以鸦片战争之中西方列强入侵使得清朝不知所措,是中国千年以来未有之变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