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走访外卖小作坊,夹缝中求生存,谁之过?
图:我期待的烤冷面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下午点了一份美团外卖,东北烤冷面,满28减18,最终折扣下来是12块钱,配送费5.3元。由于该地址离我公司较近,就选择了自取,节省了五块三的配送费。下班后,满心期待去拿这个外卖,结果一导航,还是很远的。怎么办呢?吃货的心情太迫切,还是一路骑车找啊找,我给商家打电话,商家说,店铺在浦东大道地铁站的3号出口,我到了之后,又找了好几圈,没找着。最后,商家很地道的在地铁口接我,总算让我找到了。
图:美团外卖上显示的地址
图:这就是东方路100号
可是,看到“店铺”后我是很失望的。所谓的店铺根本没有门面,只是在一幢集体楼的一楼,而且这个商家还是合租,做饭的地方很窄。商家把做好的烤冷面递给我,还送了一瓶饮料,我匆匆走出来了。瞬间不想吃了,但也没有扔进垃圾桶,放在路边的空调台子上,万一有饿着肚子的流浪汉呢,正好吃。
图:打开美团外卖,搜索“东北烤冷面”,只有这两家
来说说今天的主题吧。外卖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尤其是上班族,中午外面太热,不愿意出去,都是叫外卖搞定中饭。
为什么外卖app上看着有门面有经营许可证的店家,其实是小作坊?之前关于此类的声讨还是有一阵热度的,后来不了了之,说是整治了。可是,还让我发现了,我相信,这不是偶然。毕竟,机器审核是有套路的,无非要《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既然有了规则,就会有套利空间,这又让那些持证人士可以大赚一笔了。我写此文不是讨伐那些“黑心商贩”,相反,我不认为他们黑心,而是觉得买卖太难做了。
若是说起食物的成本,不高的;那么,贵在哪里?就是店面成本。尤其像卖东北烤冷面这类,印象中吃的最多的是学生时代,有个小车推着,一到下课了,回宿舍的路上买点吃,属于解馋的小吃;但是,工作以来,不会有人专门点“东北烤冷面”当主食的,至多是想起来了,“啊,好久没吃了,挺怀念的”,于是万能的美团把各色商家都集齐了,你就可以轻松点外卖。讲真,东北烤冷面,属于冷门的需求,若是单独租店面,真的划不来的,羊毛出在羊身上;但是,放在家里做,还是让作为消费者的我,心里难以接受。但是,话又说过来,一碗烤冷面卖50,也没人买啊!怎么办呢?压缩成本,单价12块,只能自家做了。
图:美团外卖上该商户的商家信息
PS:我以后再也不敢随便点外卖了。
本文的主题是谈谈“外卖小作坊夹缝中求生存,谁之过”,不只送外卖的,在上海,很多小饭店都开不下去了,我每天上班路过的浦电路,拆迁工作已经进行了2个多月了,以前的小馆子都拆掉了,竖起了一堵墙,然后刷上颜色。一夜之间,啥都没了,让我挺怀念的是,坐落在浦电路靠近东方路的“山西刀削面”,太原人开的,老板也是山西人,面的味道基本不变,价格也不贵,18元一碗,而且老板很“憨厚”,每次都是先吃饭后买单,没有人监督你,柜台放着收款码,顾客自助支付。我观察了一下,基本没有人偷偷不付款,大概是心疼老板的辛苦,毕竟一碗面18元真的不贵。可是,这些店面都拆掉了,以后连18块一碗的刀削面都吃不到了,黄焖鸡米饭也越来越少,没有生存空间,美其名曰:城市美化。
图:网红螺蛳粉
(商铺脏乱差,极其不卫生)
城市美化重要吗?重要。但是,把人都赶走了,我们去哪里吃饭?那些小饭店的定价标准就很低,成本压缩体现在店面成本低。如果把他们赶走,他们去哪里呢?开在商场里岂不价格翻倍?记得有一次众里寻他千百度,去吃文明的“小萝莉螺蛳粉”,找啊找,其实根本不在八佰伴,而是在商城路附近一家大厦的地下一层。先进过地下停车库,然后有个美食城入口,我进去后,里面简直是吃货的天堂,各地小吃啥都有,只是环境真的很差。拗不过对美食的执着,我选择堂吃螺蛳粉。吃的享受完全被环境抵消了,坐在椅子上,有蟑螂爬过。我赶紧起身,再也不吃了。听闻,这家店以前开在张杨路上,但是因为螺蛳粉太臭了,遭到居民投诉,于是迁址这里。但是,这里环境真的太差了。
图:浦电路拆迁,原先的饭店都被赶走了
你说,来这里吃饭的人不知道这里不干净吗?很多穿着光鲜的白领下班都陆陆续续来这里了。谁都看得到这样的环境,可是,这里便宜。
结语:夹缝中求生存的小商铺和顾客,因为市场,互相选择了彼此,一起勒紧裤腰带,这个夏天真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