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文化”精髓:“人而不仁”,如礼何?如乐何?
国学探秘:《论语》一书,是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重要源泉,在塑造中国人文价值和人道精神上具有深刻而隽永的影响。在增强和践行文化自信中,有必要探究这一文化基因的精髓,知道我们中国人的生命意义所在,人生志趣和人格理想为何,做一名中国人意味着什么。
中国人因中华文化而有民族性格和精神,中华文化塑造每一人成为中国人。在中华古代文化中,礼乐是这一文化的核心内涵。
中华文化,塑造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人生价值。
礼、乐之修为和修养,既是中华民族古代优秀文化和璀璨文明的重要标志,又是中国人人生志趣和精神塑造的重要价值内涵。
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为礼乐所陶冶、塑造的文化人。人之所以灵秀于万物,乃因有礼乐文化的铸魂使然。对于现今来说,礼乐就是蕴藏核心价值观的道德规范、人生准则和文化艺术。
厘清仁与礼、乐的关系,乃是正本清源的学问之道。今天,就围绕孔子的礼乐观,而探究礼乐文化的内涵和精髓。
孔子这一论说的原文是;“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孔子的这一论说,虽采用的是反问的表述形式,然旨在明确揭示仁与礼乐的一体和本末关系。
言简意赅的论说:礼乐的精髓是什么?
从孔子“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的论说中,可以看到圣人对道德思想体系领悟的“精义入神”,体现了“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的思维水准。
圣人的发问,无疑乃针对徒饰于礼、乐而背离于仁之本质的问题而言,给予人提纲挈领之警醒深思。我们习以为常的循规蹈矩或中规中矩,究竟在践行什么精神意蕴?
孔子言简意赅的论说,真可是切中肯綮,要言不烦,一言中的,直指要害,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和根本。我们必须从礼乐的繁文缛节摆脱出来,去领悟做人的精髓所在。
礼、乐二者的功用价值,皆以仁之德为本,蕴含和体现着仁之价值。礼、乐作为人生修为、正治所必需的教化之内容,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发挥着以仁为道的移风易俗之功用。
直指关键的发问:人而不仁,如礼何?
在孔子的论说中,重在澄清仁与礼的内涵关系,矫治重视礼之形式(“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而忽视仁之本质的社会弊患,旨在回归礼以仁为本的学问之真。
在孔子的思想中,既有“克己复礼为仁”之论,又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为仁之目说,足见礼在为仁中的地位和价值。
虽然如此,但是礼毕竟不是仁,它与仁还有本质的区别。礼是行仁者,而仁方是礼的本质和最终归宿。礼为仁之节,仁为礼之魂。
固然,仁之价值,要藉由礼以表现、体现和实现。仁者宽泛,而礼则具体。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礼表现仁,则仁由虚入实,仁之价值就有了实践和落地的载体。
礼体现仁,则礼之用以和为贵。非礼勿视、勿听、勿言和勿动,则无不展现志仁无恶的价值旨归。礼实现仁,就是“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直指根本的反问:人而不仁,如乐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的论说,实是在澄清仁与乐的实质关系,校正忽视仁之内核而重视乐之外在(“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的社会现象,旨在揭示乐以仁为本的价值真谛。
在《论语》中,既有“闻韶”而“三月不知肉味”之论,又有认为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之说,足见乐在为仁成善中的价值。不过,乐并非就是仁,它与仁还有本质的区别。
乐是行仁者,而仁方是乐的灵魂和宗旨。乐为仁之和,仁为乐之核。乐以为和,而无礼则不和。礼以为节,而无义则不节。非仁,则无义。
犹如礼必以义为本一样,乐必以仁为本。仁之价值,要藉由乐来达致、达成。失仁之理,则乐不能成和。乐无仁之本,则和无所施。无仁之根本价值,则乐或是无度的淫乐,或是无理的苦乐。
孔子“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的论说,贯彻了“本立而道生”的价值宗旨,提示了价值层级和本末关系内涵。
这一思想论说,告诉我们:
对待现实习俗所认为固然如此的文化传统,我们不能习以为常地想当然,而要抱有反思、自省的态度,防止出现舍本逐末的弊患。
传承践行民族文化之传统,当知本、务本,把握精髓和根本,坚守初心,不忘宗旨,坚持崇本以举末,不失价值观认知上的清醒。
中华文明五千年,历经沧桑而绵延不绝,已充分证明中华传统文化的顽强生命力,和迎接各种挑战的开拓能力。这一文化内涵,既本自“学·思·观”的探求真理而来,又呈现着“学·思·观”的理性自觉和开放思维。让我们齐心协力地一道投入“文化自信”的时代洪流之中,为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冷静的思考,清醒的应对,果敢的斗争,无愧的付出。坚信“文化自信”,践行“文化自信”,中华民族一定能够实现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