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明朝那些事儿》书评: 第一部第二章里的硬伤
《洪武大帝》的第二章“灾难”的主要内容是“元顺帝至正四年黄河泛滥,老百姓遭了灾,朱元璋的父母和哥哥相继去世。朱元璋不得不去庙里做尚。”
这一章里面讲到朱元璋的父母和哥哥都是饿死的,小说的原文是“灾难到来后,四月初六朱重八的父亲饿死,初九大哥饿死,十二日,大哥长子饿死、二十二日,母亲饿死。”小说的这一部分内容又有和历史书的记载不一样的地方。《明实录》里面是这样记载的:“民饥。疾疠大起。四月六日乙丑,仁祖崩。九日戊辰,皇长兄薨。二十二日辛巳,太后崩。”,《明史纪事本末》里也提到:“岁甲申,泗大疫,父母兄及幼弟俱死 ”。虽然确实发生了饥荒,但是朱元璋的亲人是因为染上瘟疫在一个月内相继病死的,“明朝的那些事儿”里的饿死的说法并不准确。
历史上的朱元璋后来因为饥饿,去皇觉寺出家混饭吃,也是遇到了好人帮忙的。朱元璋自己写的《御制皇陵碑》碑文里面提到一个汪姓的老婆婆,准备了好酒,派她的儿子送朱元璋去皇觉寺出家。这个历史情节在小说里没有提到。
小说里还提到“朱重八从事着类似长工的工作,他突然发现那些和尚除了没有头发,对待他的态度比刘德好不了多少,这些和尚自己有田地,还能结婚(元代),如果钱多还可以去开当铺 。朱重八一直忍耐着,然而除了要做这些粗活外,他还要兼任清洁工,仓库保管员,添油工(长明灯)。即使这样,他还是经常挨骂,在那些和尚喝酒吃肉的时候,他还要擦洗香客踩踏的地板。 ”实际上朱元璋在庙里的生活没有这么惨。《御制皇陵碑》里面说朱元璋每天做的事是“空门礼佛”,无非就是念经,敲钟这些东西。《明实录》里也没有提到朱元璋在皇觉寺里做长工,被其他和尚欺负。小说作者在在小说里为了突出“朱元璋在庙里生活依旧凄惨”这个中心思想,自己虚构了不少情节。
后来皇觉寺里面也揭不开锅了,朱元璋不得不离开那里,出去讨饭。小说里另外提到“发现朱重八同志连化缘也被人欺负。由于和尚多,往往对化缘地有界定,哪些地方富点,就指派领导的亲戚去,那些地方穷,就安排朱重八同志去 。朱重八被指派的地点是在淮西和河南 。”《明实录》和《御制皇陵碑》并没有提到皇觉寺存在指定和尚的化缘地点这回事,也没讲和尚欺负朱元璋,让他去穷地方化缘。所以这个情节也是小说作者自己虚构的。总之,小说作者似乎对皇觉寺的和尚有偏见,在小说里莫名其妙地黑他们。
《明实录》里还讲到“朱元璋在讨饭路上遇到一个老儒生(读书人),这个人会算命,老儒生告诉朱元璋,往西北方向去讨饭比较吉利,去东南方向不吉利,所以朱元璋后来就去光州、固州、汝州和颍州讨饭去了。”这个事情小说里并没有提到。
小说在这一章里面有大量的篇幅描述朱元璋内心世界的变化,当然这都是小说作者自己想象的,比如“他那幼小的心灵开始变得冰冷,他知道没有人能救他,除了他自己。复仇的火焰开始在他心底燃烧。”依据史书记载,朱元璋离开皇觉寺以后,的确在外面讨了三年饭。而且朱元璋在父母去世以后,至少遇到了两个好人,一个是同乡刘继祖,他无偿提供土地让朱元璋安葬父母,一个是汪姓婆婆,她自己花钱买礼物,送朱元璋进入皇觉寺混饭吃。在元朝末年那个大部分百姓生活艰难的时代,朱元璋作为一个小伙子在外面讨饭三年没饿死,说明他还是遇到了不少好人给他一口饭吃。但是小说作者在小说里主要讲诉“朱元璋生活中阴暗的一面“,朱元璋生活中的阳光基本没提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