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养“十气”

读书能够养人的“十气”。

清代袁枚说:“读书好处心先觉,立雪深时道已传。”

养静气,去躁气

《大学》中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指出了一个完整的修养过程,“静”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位置。静可观变,静能制动;烦躁则失态,躁动则生乱。静是一门真功夫。

坚持做到读书学习,天长日久,自然而然身上的宁静之气就会越来越多,浮躁之气就会越来越少,就能练成排除干扰、闹中取静的功夫,增强临危不惧、处变不惊的定力。

养雅气,去俗气

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可以使人变得风雅。

曾国藩说:“读书可以变化气质。”好书读得越多,就越有气质。

爱读书,不但审美上会直接得到熏陶、提升,眼界还会变得开阔,思想还会变得深刻,精神还会变得崇高,品德还会变得高尚,举止还会变得高雅,提升做人与处事的整个层次和魅力,使知识产生出无穷的力量。

养才气,去迂气

西汉刘向所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朱熹也曾说过:“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书读得多了,认知水平得到提升,看待事情站得就会更高,看得就会更加深刻。积累的知识多了,处处举一反三,思维就会更加全面,角度就会更加独特。

在解决问题上,也更能落得实,不会脑袋空空,也不会缺少办法;读得越多,解决问题就越有思路,越有用不尽的方法。

养朝气,去暮气

《大学》中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尤其是我们这个信息爆炸、瞬息万变的时代。

所以,要想跟得上这个时代的变化,更好地安身立命,不与时俱进、不断自我革新行吗?而这只能通过读书实现。

正如明代的冯梦龙所言:“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明末的倪元璐也说:“当以读书通世事。”

养锐气,去惰气

明代袁了凡著有一本《了凡四训》,有一句话读来让人难以释怀:“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搁一生。”

“因循”就是惰性太大、懒懒散散、得过且过,就是常说的混日子。人都有好逸恶劳、贪图安逸的惰性,但“玉不琢,不成器”,管不住自己哪能成就事业、造就人才?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早就告诫过,“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养大气,去小气

大气是一种眼界,一种境界,也是一种胸襟。要养成大气,则非要历练和读书不可。读书可以拔高眼界,熏养境界,开阔心胸。

北宋欧阳修说“强学博览,足以通古今”,同是北宋的刘彝那句话更是无人不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养正气,去邪气

儒家最讲正气,最为荡气回肠的便是孟子说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最朴实的便是蒲松龄说的“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怎么养?如何工?自然要读书。

正气不扬,邪气必涨;邪气嚣张,人必遭殃。中国传统文化最讲究礼义廉耻,要求读书人都要做品行端正、品德高尚的正人君子。

君子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匡扶正义、弘扬正气,首先自己必须行得直、走得正,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养胆气,去怯气

所谓“无知无畏”,那是一种愚昧的莽撞和盲目的自负。有识才有胆,艺高才胆大。对此《论语》阐发地最为精当:“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不无知,有识,当然要读书。读书可以增长见识,“见过大场面”,自然胆气也就壮了。

有句话说,人的所有恐惧,都是源于未知,因为不清楚吉凶利害;知道了自然就不容易被唬住或者慌乱,这也正是胆气所在。

养和气,去霸气

“和”,可谓中国文化的核心概念,儒释道都讲。如《易经》提出“太和”,孔子说“和为贵”,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所以人需要休养自己的和之气,读书则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心平才能气和,心静才能心平,读书可以静心,自然就会生养和气。

此外,人在读书的过程中,眼界高了,胸怀大了,自然就能更加包容,胸中和气也会与日俱增。

养运气,去晦气

俗话说,“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一个人书读多了,有了积累,碰到机遇就更能抓住,所谓“运气”不仅仅是小的幸运,更是面对事情之前的准备。

如陆游所说的“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有机会能抓住,等于是增大了运气。

而且,读书多、有学问的人,他的机会也会更多,因为他的眼界大了,思想支配行为,外在的活动空间和舞台也会不知不觉中跟着变大,所能碰到的机会自然也会更多。

这又是读书养运气的一层含义。

在文章的最后
还有一个好消息同大家分享:

 历史 趣味 读书 国学 

有态度,有温度

子曰东鹤 视频号开通了

去视频号搜索【子曰东鹤】

(0)

相关推荐

  • 气:生命的五个层次

    列子太学幸福人生<延命紫云袅袅>系列  第06篇 人生的层次是怎么形成的?又是怎么划分的?这是一个复杂多维课题,包含先.后天多重因素.今天我们主要从生理的角度进行分析. 生命运行的主体是什 ...

  • 2021(辛丑)年如何提升人体抵抗力

    2021(辛丑)年如何提升人体抵抗力 <黄帝内经>中讲过"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意思是说,人体的抵抗力.免疫力,是以人体的正气为基础的.正气足的人, ...

  • 养病先养也,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百病生于气2:养病必先养气>介绍的内容是作者精心探索的一个课题.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调养".由此看来,人们必须重视病后的康复.尽管病后康复千头万绪,但中医认为,养 ...

  • 尚先早课|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这是<内经>中的两句经典名言,所言皆为中医学发病观. 上句出自<素问·评热病论>.中医学认为,人之所以生病,关乎正.邪两个方面,若正气虚弱,邪气则可乘虚而入.反言之,邪气之所以 ...

  • 读书养 “ 十气 ”

    一.养静气,去躁气 静可观变,静能制动.而烦躁则失态,躁动则生乱.静是一门真功夫.对读书学习来讲,"板凳要坐十年冷",特别要注意静心研读,不怕坐冷板凳.读书要求环境安静.心理平静. ...

  • 读书养“十气”——君子之道 

           都知道读书可以提高修养,但这绝不是因为知识的增加,读书很多甚至是专家教授.修养依然令人不齿的人,太多了.道家主张"气"是人的精神的根本和桥梁,气足则精满而神和.读书之 ...

  • 读书养十气,你都知道吗?

    禅房花木深 巫娜 - 风月无古今 中国的道家主张"气"是人的精神的根本和桥梁,气足则精满而神和. 读书能够养人的"十气".清代袁枚说:"读书好处心先觉 ...

  • 读书养“十气”!

    读书能够养人的"十气".清代袁枚说:"读书好处心先觉,立雪深时道已传." 养静气,去躁气 <大学>中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 ...

  • 读书养“十气”,腹有诗书气自华

    中国的道家主张"气"是人的精神的根本和桥梁,气足则精满而神和. 读书能够养人的"十气".清代袁枚说:"读书好处心先觉,立雪深时道已传." 养 ...

  • 读书好处心先觉、立雪深时道已传,读书养十气…

    [禅商书画院]推荐最受欢迎的文化公众号 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 禅商收藏 | 禅商智慧 | 高僧墨宝 | 中国馆家 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不忘来时路,不失清净心:用文化慧及世界,以慈善福利社会. ...

  • 修炼 | 读书养“十气”,君子之道!

    贤达圈 2016-01-25 都知道读书可以提高修养,但这绝不是因为知识的增加,读书很多甚至是专家教授.修养依然令人不齿的人,太多了.道家主张"气"是人的精神的根本和桥梁,气足则精 ...

  • 【文化】读书养“十气”,君子之道

    大家都知道读书可以提高修养,但这绝不是因为知识的增加,读书很多而修养很差的人也是有的.道家主张"气"是人的精神的根本和桥梁,气足则精满而神和.读书之所以能够提高人的修养,正是因为可 ...

  • 读书养人“十气”

    读书使人怡情,使人明智,使人灵秀,使人渊博,使人深刻.会读书,善读书,多读书,读好书,方能养人.养心.养脑.养性.养神.读书能够养人的"十气",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到底是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