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娱乐盛行的年代,越来越多的孩子纷纷加入了追星阵营,随之而来的有关追星的负面新闻也越来越多。2013年11月,北京丰台,因为13岁的女儿沉迷追韩星不爱上学,身为父亲的李某在长期争吵后失控,持刀将女儿砍死。瞬间破碎的家庭,无尽的伤痛,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对于追星的思考。在很多家长看来,孩子追星轻则会荒废学业,浪费大量精力、金钱,重则叛逆、与家长不睦。那么,追星这件事真的那么可怕吗?谈及追星,不少家长往往会类比前几年谈及色变的网瘾问题,认为孩子们过分沉迷网络,甚至影响到了学习和生活。其实从2003年起,电子竞技已经成为中国体育总局承认的第99个正式体育项目。近几年,曾经被家长们当成“网瘾少年们”中的部分人,凭借着我们曾经最不看好的游戏拿下了世界冠军,而“网瘾”也由“需要被治疗的疾病”变成了一种可以为国争光的竞技,同时也成为了我国文化产业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其实,现在的孩子们早已不是“无脑追星”,他们在追星的过程中也进行了理性的分析和思考。2019年11月24日,韩国艺人崔始源在Twitter上点赞了关于中国主权的相关不当言论。对于这种是非不分的社交互动,中国粉丝表示非常失望,并且愤怒脱粉。事后,面对崔始源在微博上模棱两可的道歉,粉丝也并不买账,随后崔始源的百度贴吧宣布关吧,同时还郑重公布关吧公告: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动摇我们自己的立场,关于爱国,我们不会有丝毫的退让,源吧始于小爱,终于大爱。过去,青春,再见。孩子们“国家面前无偶像”的清醒让我们为之动容。看到他们立场如此坚定,在原则问题上毫不含糊的样子,家长们是不是对追星的孩子们有所改观,稍稍松了口气?除此之外,前段时间一大批追星的孩子还在香港问题上纷纷团结起来为国发声,用他们自己的方式为祖国做最硬核的“应援”,要“守护最好的阿中哥哥”。对此,人民日报也连续发文,为健康的粉丝文化正名,并且肯定了“粉丝”这一群体发挥的积极作用。由此可见,现在追星的孩子们已经有足够的能力明辨是非对错,为自己的言行负起责任。他们,追的是精神,追的是信仰,也是自己热烈的青春。在孩子对梦想还没具体概念的时候,“偶像”以一种不太理智,甚至有点疯狂的形式,给了他们很多正能量,让他们敢于去追梦。不但如此,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追星路上迸发出了很多正能量,那么,现在年轻人到底是怎样追星的呢?
前一段时间,刘惜君和她八年铁粉“小芮”的故事就曾让无数粉丝动容:小芮高中时喜欢刘惜君,这一喜欢就是十几年。当时,在高三压力最大的时候,她硬是花了一个月时间折了一捧纸玫瑰,专程跑去西安接机。她告诉刘惜君以后自己要当主持人,要主持她的新歌发布会。后来小芮真的考上了传媒高校,当上了主持人。再后来,刘惜君的复出首唱会选主持人,小芮给主办方洋洋洒洒写了一万字的长信自荐。
终于,她拥有了一次采访刘惜君的机会。深呼吸无数次,紧张地打开门后,刘惜君抬头看她,说“诶,你把头发剪短了?” 原来,自己的偶像一直记得自己。小芮也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兑现了自己少年时的“豪言壮志”。的确,孩子“追”的那些优质明星,未必不是照亮孩子前方道路的明灯。从孩子自身的角度来看,并非所有孩子追星都像网络上的那些负面新闻一样疯狂,很多孩子其实愿意为了偶像而努力提升自己。最近,“新型冠状病毒”正在我国蔓延,重灾区武汉医疗物资告急。在大是大非面前,大批追星女孩再次显示了她们的凝聚力——百家粉丝联合,第一时间向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捐赠143100只一次性医用口罩。随后,她们在湖北省红十字基金会发起的新型肺炎支援活动中也积极响应,很快募捐了150万元支援武汉。除此之外,很多偶像的粉丝团也为此次疫情组织了各种不同的公益应援。其实,粉丝对于偶像的种种状态、行为都有依赖感,愿意去模仿——无论是个人喜好,行事风格,还是价值取向。现在,越来越多的明星投身到公益事业上去,一些粉丝看到偶像投身公益事业,也会尽己所能表示支持。此外,明星时常会在微博发布自己发起的公益行动,号召大家来加入。潜移默化中,越来越多的粉丝被影响,逐渐走上了公益这条路。网民中流传一句话,“粉丝行为,偶像买单”。曾经,有些明星的粉丝做了些“出格”的举动,引来大量批评之声,以至波及明星本人。反过来看,当粉丝做了利于偶像的举动,也让公众对明星本身的好感度有所提升。正因为如此,很多粉丝都把偶像当成一枚勋章,他们愿意努力做公益,在帮助人们的同时,提升自己偶像的知名度。而在这个过程中,她们作为一颗颗小小的星星,也发光发热,为祖国和社会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撒贝宁曾经在一个节目上说过,“追星,其实是在追自己。你其实是在为自己设计着一个你理想中的生活的人设状态,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其实最终追来追去,你追的是自己的影子····”可以说,偶像是面镜子,它折射出的是孩子们希望自己成为的样子。而作为家长,我们也应该多去了解一下孩子的思想世界,读懂孩子理想中的自我。虽然孩子们追星已经开始越来越理性,但他们毕竟仍处于学习的重要时期,我们在庆幸孩子们理智追星的同时,也应该更加关注孩子们的成长。毕竟,我们要为孩子的美好人生负起责任。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追星,如同在设计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孩子们在陷于才华,忠于人品的过程中,难免会对这种理想状态存有偏差。我们需要做的,其实是一把标尺,帮助孩子随时在合理的范围内追寻。而这一切,往往需要建立在我们对孩子追星心理的理解上。
当追星这件事不再属于亲子间的秘密时,孩子追星才会是可控的状态。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做的就是去真正了解孩子所崇拜的明星,发现孩子所追的明星身上的可取之处,在追星上和孩子寻找共同话题。当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和喜欢的偶像真心接纳时,才会逐渐放下心中的防备,接受我们的建议和引导。有些孩子追星,并不知道为什么追,仅仅是因为别人也在追,这种就称为“盲目追星”。这些孩子在同龄人营造的特有的磁场里,屏蔽掉外界的善意,自以为做着足以让余生都骄傲的事情。基于为孩子的未来考虑,我认为,家长对待孩子追星这件事并不能完全放任。很多时候,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很难把控追星过程中的“度”,而我们要做的不是一味制止孩子追星的行为,而是对孩子们加以引导。当和孩子提及追星话题时,我们不妨试着理解一下孩子的崇拜心理,在理解的基础上给予他们积极的心理暗示。引导孩子们用正确的价值观去追星,一起挖掘偶像身上的优点、优秀品质,一步一步引导孩子将对明星自身的喜爱,慢慢转化为促使自身变得更加优秀的动力。让孩子认识到,追星不仅仅是单纯的崇拜、迷恋,更多时候需要看到榜样并努力达到榜样的高度,看见优秀并努力实现优秀才是最为真实具体的崇拜。孩子要追星,肯定会花费时间和心思,随之而来的大概就是成绩的下滑和零花钱不足等情况。遇到这种状况时,我们一定不能生硬压制,更不能纵容不管。压制只会导致亲子之间产生隔阂,破坏孩子对我们的信任。甚至出现了更加严重的情况时,孩子也选择对父母沉默。我们不妨转换一下思路,采取适当的鼓励机制,把“追星”的门票、周边,当成对孩子学业和成长的奖励。奖罚兼施,才能让“追星”变成孩子和家长相处过程中的调剂。最后,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对于偶像最好的支持,不是疯狂砸钱砸精力,而是让别人知道,支持他们的人也是一群努力的人。追星的意义,是借着你的光,我看到了一个全新的更好的世界,并且我愿意为了靠近你的世界而努力。孩子在“追”着他们眼中的那一束光,或许会因为“痴迷”而为之疯狂。我们应做的是在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与理解,引导他们合理追星,让孩子在追星的过程中,也努力成为一束可以照亮别人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