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方对比|中国木构建筑翼角起翘形制

中国古建筑在崖顶形式上的南北方差异十分明显:北方建筑采用官式做法,崖角起翘平缓,建筑造型沉稳大气;以江南建筑为代表的南方建筑则冀角高耸,建筑造型轻盈灵动。

本文通过对南北方现存实例的分析,对中国木构建筑的冀角起翘形制进行综合比较,试图探求南北方差异的文化背景与历史源流

明清时期南方翼角形制的主要做法

现有研究成果表明,建筑角翘发端于东汉,渐多于唐。汉末开始,明器、石屋等实例中戗脊瓦作多为上翘。唐代建筑中,大角梁高于檐椽直径,角椽依次垫高,从而形成微微的角翘;另外,飞子的使用也有利于角翘的形成。五代、宋、辽之后,建筑角翘形象基本普及,其结构成因也更为成熟,在保留前期做法的基础上,主要出现了以下两种因素:其一,角梁后尾与梁柑的交接方式;其二,子角梁与老角梁的交接方式。据此比较同时期流行的嫩戗做法与明清官式做法,可以看出,前者中大角梁部分保持了佛光寺大殿、崇福寺大殿等唐、辽实例中常见的斜搭做法,其起翘效果较后者中“老角梁后尾承托两面金析下皮”更为平缓。江南建筑翼角剧烈起翘的直接原因为采用了“嫩戗斜立于老戗之上”的子角梁上折做法,即嫩戗形制最主要的特征。

表一:南方嫩戗做法与明清官式做法的异同

根据明清时期实例分布,嫩戗做法的主要流行地区为江苏、浙江、福建地区,其次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图一)。

图一:明清时期翼角做法分布图

四川地区清代开始流行嫩戗做法;河南、河北、山西等北方地区则以官式做法居多,但也出现了江南风格的会馆戏台。广西、云南一带一直没有成为嫩戗做法的普及地区,直到清代,这些地区的翼角仍以平缓居多。因此,本文中“南方地区”与文化地理学上的定义略有不同,主要指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之间的江、浙、闽、徽、赣等嫩戗做法的普及地区。另外,广东以及甘青地区出现了自成体系的地方做法。在建筑外观上产生了嫩戗做法异曲同工的效果。

嫩戗形制的缘起

宋元之际是中国木构建筑发展转折的重要时期,即新的建筑形制率先出现于南北方文化中心区,随其发展完善向周边文化相对落后区域传播。本文选取了唐一元时期,现山西、陕西、河南、河北等北方地区,以及现江苏、浙江、福建等南方地区的建筑实例进行统计分析,以期找出嫩戗形制中子角梁上折做法的缘起。以下对起翘程度评定标准进行简要说明。

表二:起翘程度界定标准

一、北方地区

从下表(表三)可以看出,一直到元代,北方地区都没有出现子角梁上折的实例,也未出现角翘剧烈的建筑形象,支持了“北方地区并非嫩戗做法的发源地”这一说法。同时,上述地区建筑呈现出一条较为清晰的由角翘平缓转为角翘明显的发展脉络,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表三:晚唐-元时期长江以北地区(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实例统计

(1)两宋之前,北方地区建筑通行大角梁斜置、子角梁平直的做法,仅晋南地区实例外观形态略有差异,起翘略微明显,但总体上来说,这时期的建筑角翘平缓。

(2)北宋初期,河南以及晋东南地区率先出现大角梁平置的做法,包括济源济读庙寝宫、崇庆寺千佛殿、高平开化寺大雄宝殿、陵川崔府君庙山门(图二)皆出现了明显的角翘。而晋北的辽代建筑则秉承了上一时期翼角平直的做法。

图二:崔府君庙山门

(3)金代开始,大角梁平置在北方地区得到普及,成为本区域内的主流做法。晋北的太原晋祠献殿、大同善化寺三圣殿、朔州崇福寺观音殿皆用“下平搏承接大角梁”,河南的元代建筑亦继承了这一做法。

此外,金大定之后,晋东南、河南、山东的小型建筑中也出现了大角梁后尾插人垂莲柱承托下平搏的做法,使得大角梁角度更加平缓,建筑角翘更为明显。

例如西里门二仙庙中殿、小会岭二仙庙、以及真泽二仙宫后殿等(图三、四、五)。

图三:西里门二仙庙中殿

图四:小会岭二仙庙山面

图五:真泽二仙宫后殿

根据萧默先生文章所论,大角梁平置的做法是大木结构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斗栱发展、椽、飞椽的排列方式和由昂的结构都有内在的联系。大角梁后尾插入平搏底,形成杠杆,有效承载角梁前端(挑檐枋至子角梁头)所受屋面、梁架的压力,从而防止屋顶倾覆,具有力学结构的优越性。因此,北方地区的角翘为大木结构发展所需,经历了完整的发端、渐兴、普及的过程,与南方地区的角翘发展过程迥然不同。

二、南方地区

南方地区保留下来的早期木构实例数量相对较少,其中大部分建筑翼角部位经过清代重修,难以选择有效说明宋元时期翼角做法的木构实例。所幸江浙、福建地区仿木构实例数量较多,表现丰富,虽然无法说明大角梁后尾与平搏的交接情况,但是可以看出子角梁与大角梁之间的关系,从而弥补木构实例数量不足的缺憾。

表四:五代-元时期长江以南(江苏、浙江、福建)实例统计

南方地区翼角的发展过程与北方地区差异甚大。早在北宋中期,福州地区即出现子角梁上折实例;南宋时期,宁波、泉州地区开始大量出现子角梁上折做法,与此同时,子角梁平直做法仅出现两例,说明前者已经在上述两个区域内普及。虽然同为子角梁上折,江浙地区和福建地区的做法具有显著差异。福建地区的做法比较特殊,老角梁向外伸出,外观与下昂十分相似(图六)。

图六:福州双陶塔东塔

因此有学者将其认为由昂,认为其上斜立的子角梁为老角梁。但是我们认为这种说法很难成立:首先从力学角度出发,由昂上不可能承托斜向上的角梁;其次,角梁一般放置在挑檐枋之上,而非直接由斗拱承托。结合其他实例来看,这种加长的下昂状老角梁以及斜立的子角梁是福建南宋至元代的流行做法,在木构、仿木构建筑中皆有出现。

图七:南安阁上檐

因此,福建与江浙地区同属子角梁上折做法的发源地,但是否为嫩戗做法的发源地则仍值得商榷。

江浙地区南宋翼角形制则更接近嫩戗做法,重要实例包括天封塔地宫银殿以及近年来发现的宁波东钱湖南宋石屋(图八、九)。

图八:宁波东钱湖南宋石屋一号

图九:宁波东钱湖南宋石屋二号

宁波东钱湖及周边地区是南宋著名的宰相史浩、史弥远、郑清之、史篙之的墓园所在地,石屋为史氏祖莹墓道石刻,根据周边文物纪年考证,其年代应在12世纪末左右。石屋翼角形制分为两类:一类较为简单,没有大角梁仔角梁之分,角梁向上弯曲,翼角起翘很明显。第二类较为精细,转角铺作于45度方向出一跳,其上承托十字相交的令拱承托挑檐枋,其上承托平直伸出的大角梁,其上斜立仔角梁,挑起高耸翼角,与嫩戗做法基本一致。另外,石屋斗栱出单抄四铺作,斗颇曲度、栱身比例、构件组合皆与《法式》相符。由此说明,南宋时期,嫩戗做法已经在江浙地区发展成熟,并与官式做法共同使用。·

此外,我们还可以用现存日本的绘于南宋淳佑七年(1247年)之后的《五山十刹图》佐证宋元时期高耸翼角做法在江浙地区的流行情况。根据图中描绘,南宋末期江南五山十刹的建筑都呈翼角高翘的形态,如南宋径山寺法堂,“似已见嫩戗发戗法的雏形”。以上建筑实例和文字材料皆可说明,嫩戗做法在南宋至元代时期业已成熟,并成为地区内的主流做法。

三、嫩戗做法缘起小结

从下表(表三)可以看出,一直到元代,北方地区都没有出现子角梁上折的实例,也未出现角翘剧烈的建筑形象,支持了“北方地区并非嫩戗做法的发源地”这一说法。同时,上述地区建筑呈现出一条较为清晰的由角翘平缓转为角翘明显的发展脉络,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与北方地区的发展过程相比,南方地区角翘做法缺乏逻辑性的发展脉络。正如上文所说,大角梁平置是顺应力学要求进行的木结构体系的改变,翼角飞扬是结构改变的间接效果。但是南方地区则正相反。直至明清时期,南方地区都没有采用大角梁平置的做法,仅仅采用子角梁上折追求翼角高耸的艺术效果,表现出单纯的对外观形制的审美要求。这样的现象可能有以下两点原因:

第一,由于南方建筑屋顶较轻,因此不需要过多考虑倾覆问题,也就没有发展出大角梁平置做法的内在动因。

第二,既然南方高耸角翘是艺术造型的需要,没有力学结构上的考虑,也就不存在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从而解释了新形制突然出现和迅速流行的原因。结合南北方地区角翘形制产生、发展、普及的时间,我们推测,虽然嫩戗做法产生于江浙、福建地区,但是角翘的艺术并非南方地区原产;角翘做法起源于晋东南及河南等北方中原地区,已成为当时政治、文化核心地区的建筑形象特征之一。

图十:宋元时期实例分布图

北宋末年,黄河流域大规模的北人南迁使得角翘形象随着人口流动及文化传播向江浙、福建地区流传,最终促成嫩戗做法在江浙地区的发端。

翼角形制的流布分析

明清时期,除官式及嫩戗做法之外,西北、西南、岭南等地皆发展出特征明显的地方形制,形制与主流做法的相互关系,可以从侧面了解嫩戗做法的影响范围和流布路线。

、甘青、广东地方形制的源流分析

甘青地区自明代以来,形成了两大较为成熟的工艺体系—秦州工艺及河州工艺,使得甘青地区传统建筑翼角起翘介于官式做法和嫩俄做法之间(图十一、十二)。结构上,两者均采用隐角梁法结角,即以大角梁常常近水平状置于金檩之下,其上除前端随翼角飞椽走向置有仔角梁外,后部还置有隐角梁,用于找坡及固定翼角椽后尾。仔角梁紧贴在老角梁之上,稍作起翘而出檐。由于隐角梁和仔角梁在找坡和起翘上有分工,并且是从呈水平的老角梁上找坡和起翘,从而使整个翼角翘得较为陡峻。

图十一:泰州工艺“三抬头”角梁构件组

图十二:河州工艺典型角梁构件组

甘青地区建筑形制和南方嫩戗形制极为相似,尤其是子角梁部分的做法,但从整体结构上讲,两者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在甘青地区形制中,大角梁后尾插人垂莲柱平置的做法是山西南部、河南、山东、陕西地区元代之后的常例,与南方地区大角梁斜置的做法迥然不同。参考明初大移民时,山西南部、河北、山东东部为主要移民输出地,甘肃地区亦有大量陕西移民涌人,因此,甘青地方建筑形制的形成应该与这些地区有密切关系。

广州地区建筑一直遵循古制,保留了平行椽做法,如广东从化学宫大成殿。在翼角形制上,广府式殿堂建筑的结构是老角梁向下斜置,与江浙、福建地区一致。仔角梁的后半部压在老角梁上,前半部则做上翘曲线,而非斜立,因此其起翘的程度介于官式建筑和江浙建筑之间(图十三)。广州地区建筑形制亦是通过对子角梁前端形态改变以达到翼角上翘的目的,与嫩戗做法是一致的。

图十三:广东地区翼角做法

以上例证说明非主流文化地区会在主流文化中心区建筑形制的影响下进行形态上的模仿,采用不同的结构方法达到建筑造型上的相似。由此推论,嫩戗做法在发端之始也仅仅是江浙地区的地方做法,在明清之际随人口流动和江浙地区文化兴盛影响到其他地区。清末《营造法原》一书的流传更加强了嫩戗做法的影响力,使之成为整个南方地区现在的通例。

二、翼角形制的流布

嫩戗形制的流传与人口流动有着直接关系。嫩戗形制自两宋时期在江浙地区内发端,至元代成为江浙、福建地区非官式建筑的主流形制。明代洪武初年,江淮地区人口向周边地区大量迁移,从而带动了嫩戗形制向安徽、江西、苏北以及云贵等周边地区的大规模传播。四川地区在清代以前一直接受北方文化圈的影响,大量移民来自关中地区,直至清初湖广填四川之际,才大量接受南方移民,因此,四川地区至清代才开始流行嫩戗做法。陕西、甘青地区的明代建筑形制与晋南地区极为相似,也应与两地之间的人口交流有密切关系。另外,清代初期,湖广移民开始进人陕南地区,因此陕南会馆建筑中多用嫩戗做法,但并未在其他建筑中普及。

综上所述,现在流行于南方诸地区的嫩戗做法,于两宋时期在江浙地区产生,并在区域内逐渐普及,到元代,已经成为本区域内的常见做法,至明清时期嫩戗做法遍及长江以南、福建以北的南方地区,成为南北建筑造型上最明显的差异。嫩戗做法的产生是受到了北方地区建筑屋角角翘外形的影响。早在晚唐至五代时期,北方的晋南地区就出现屋角高翘的形象,宋元时期,大角梁平置的做法遍及晋东南及河南地区等文化中心地区。因此,翼角起翘的形象可能作为文化中心区的主流形制传人江浙、福建地区,但是由于大角梁平置的做法比较复杂,牵扯的结构改动较多,因此南方地区直接采用了子角梁上折的技术方法进行外观模仿。相比于北方地区,南方起翘技术更简洁,效果更明显,因而很快在上述地区普及,至元代成为地区内主流做法。明清时期,随着人口流动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而江南及福建地区经济增长和文化发展亦逐渐提高了地区的影响力,从而带动了嫩戗做法在长江以南地区以及北方部分地区内的普及和流行。总之,翼角建筑形式的演变反映了晚唐至清代,中国南北方区域之间人口和文化的交流与互动。


来源:岳青、赵晓梅、徐怡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