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文字狂欢之后,“打工人”的梗还能剩点啥?

作者:李硕

排版:许琪

封面图源:网络

“世上有两种最耀眼的光芒,一种是太阳,一种是打工人努力的模样。早安,打工人!”

早晨六点半,正在合租房的床上熟睡的小Q被自己定的闹钟“炸”醒。尽管想要再多睡5分钟,可是一想到自己还要坐一个半小时地铁到公司,她便一个鲤鱼打挺,心不甘情不愿地从床上“弹”了起来。带着着“厌班”的情绪洗漱收拾好后,出门搭上了开往公司的地铁。一路上的心理建设已经让她的“厌班情绪”缓解了很多。到了公司所在的大楼,站在电梯里,看着电梯门上反射出来的自己,小Q告诉自己“今天好想上班”,并挤出一个“职业笑容”,打卡,进公司。

这是大部分上班族在工作日的状态,可是现在,他们有了一个新的名字——打工人。

图源网络

最近,“打工人”一词横空出世,并在短时间内成为了互联网中一个持续升温的热梗,人们无论是在微博、朋友圈还是其他社交媒体上,就算是发个早安午安的问候,都要带上“打工人”这一热词。一时间,发内容带上#打工人#的话题成为一众网友心照不宣的“潮流密码”。

“社畜”=“打工人”?No!No!No!

伴随着“打工人”逐渐占领了舆论场的制高点,不仅普通的上班族,一些月薪三五万的高管、领导者,甚至是流量明星也跟风凑热闹,纷纷在社交媒体上拿“打工人”当噱头,发布各种所谓接地气的宣传文案。好像只要是参加工作了,就可以被称作“打工人”。

究竟什么样的群体才能迈入“打工人”的门槛呢?

前些年,从日本流传过来的“社畜”一词在职场中广泛流行。很多人会把“社畜”一词等同于“打工人”。但这样的理解其实并不准确。

根据中新社近日给出的注解,以前我们对职业人士有很多称呼,有按照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类的,比如白领、蓝领。后来又延伸出一个广泛的称呼——上班族。近年来,从香港流传过来的打工仔(妹)和从日本流传过来的社畜又在职场中流行起来。

但是,打工仔和社畜都有一定的贬义,打工仔常从事体力劳动,工资低,隐含着一丝卑微和低人一等。而社畜是指在职场中被当做牲畜压榨、频繁加班的上班族,又似乎太惨太安于现状,没有斗志和理想。“打工人”就不同了,它在平凡和屈辱中透露着追梦和坚强,虽然人在打工,但却不卑不亢,带有追求和倔强的意味。

图源网络

虽然这样的官方解释是一种自我鼓励,但这个梗之所以火爆,其实也是在职场拼搏的人对自身处境的一种自嘲。不少网民把“打工人”当作口头禅,并在网上发布了各种关于“打工人”的段子和金句。

生活里80%的痛苦来源于打工,但是我知道,如果不打工,就会有100%的痛苦来源于没钱,所以在打工和没钱之间,我选择打工。

  • 打工可能会少活十年,不打工你一天也活不下去。

  • 累吗?累就对了,舒服是留给有钱人的。早安,打工人!

  • 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但却不敢迟到。因为迟到扣钱,早安,打工人!

  • 有人相爱,有人夜里看海,有人七八个闹钟起不来,早安打工人!

  • 打工难吗?难。但是我不能哭,因为骑共享单车的手不允许用来擦眼泪。

  • 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打工才是。早安,打工人!

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段子

看着网友总结出来的“打工人”金句,不免有一种搞笑又难受的感觉?在做“打工人”之前,谁不是心怀理想,眺望远方,最后也只能燃烧自己,照亮公司。

因此,“打工人”不仅是一种自嘲,也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是一种“自我合理化”的鼓励,虽然心里不想工作,但为了生存还是得坚持下去。

“打工人”反映出的心态是不想上班还是不想被内卷?

其实,无论“社畜”还是“打工人”,这些词之所以会逐渐流行起来,都是因为背后反映出了普罗大众的一种心理。

如今,吐槽老板、吐槽工作的声音和情绪越来越多。不想上班似乎已经成为当代人的常态,无论是在各种网络社交平台,还是在日常见面闲谈中,这个话题总是会被不断提出。许多人从周一就开始盼望着周末,上班逐渐成为现代人的一种负担和想要逃避的事。“一周总有那么7天不想上班”成了大多数人的内心写照。

在前阵子的《脱口秀大会》上,王勉以一首《逃避之歌》把当代人不想上班的情绪和心理展现的淋漓尽致。

图源网络

但是现代人所说的不想上班,究竟是单纯的不想工作,还是不想成为“职场内卷化”的牺牲者呢?

在大众的传统认知里,上班是公司支付一定薪酬购买员工的劳动时间,员工必须按照公司的规定来约束自己的行为,通过工作为企业创造价值,同时也对自身价值进行实现的过程。按常理来说,这应该是一个积极行为,员工可以在工作中做自己喜欢的事,并为了实现目标和个人价值而去拼搏奋斗,企业也能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相关利益。可谓一举两得。

然而,伴随着“996”、“无意义加班”、“奋斗者文化”在职场当中大行其道,许多人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通过无意义的加班在原地踏步,职业生涯也没有丝毫转机。久而久之,工作成为了一种被动的消极行为。

10月29日,在《共识》节目中,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和冯仑就职场加班现象展开了讨论。一时间,#如何看到让员工24小时待命#的话题冲上了热搜。在节目中,冯仑和潘石屹都齐声反对这一现象,认为“过度加班其实是暴露了企业的焦虑。加班疲劳之后,员工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效率和创造力也在降低。”

虽然我国劳动法规定的上班时间是8小时,这个时间规定意味着员工需要在固定的时间场所做规定的事,但职场上依旧有不少企业在无限制地侵占员工的私人生活时间和空间,把凌晨两点开会当勤奋,将无偿加班当作是和奉献的表现。

这不禁会让员工有种被支配、失去自主权的感觉。面对过度工作时产生的极度疲劳的身体情绪,员工很容易产生倦怠心理,逐渐失去对工作的兴趣和热情。再加上劳心劳力之后,钱包也并没有鼓起来,只是维持了基本生存所需。这样种付出和收益之间的失衡而造成的心理落差会让员工的倦怠感变得更加强烈。久而久之,不想上班的情绪便更加严重。

“丧文化”“皆可人上人”

对于社会现象和大众心理的捕捉,互联网的主流语境总能保持它对社会大众生活现状一如既往的关注和敏感性。既然很多职场人认为他们的工作只是为了生存,没有意义,那么舆论就要帮助他们为自己的工作赋予意义。毕竟人类总是非常善于自我合理化。

无论是在企业里还是在各大媒体平台上,我们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任何一项工作都有它存在的意义,无论是看上去重复枯燥的工作,还是任何人都可以取代的工作,亦或是难度较大的工作,或多或少都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影响。

在这一基础上,面对社会和职场上越来越浓重的“不想上班”情绪,网络世界的舆论导向也从当年的“社畜”、“加班狗”等“丧文化”,转向了“奋斗者”、“打工人”这样将受众引导至“皆可人上人”的思路上。帮助职场人学会去挖掘工作本身的意义,去关注所做的工作能给他人带来什么,并以此让员工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价值感。

图源网络

换句话说,虽然上班无法完全由自己支配,但面对工作时,如果能给自己设立一个目标,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而不是得过且过,处于接受安排的被动状态。这样,员工在工作中也会更有动力。既然大环境无法给予自己想要的新鲜感,那么就在寻常工作中寻找和创造属于自己的位置,慢慢挖掘自身价值。

这也是“打工人”一词衍生的段子中所带给人们的一些多元化社会思考和导向。有的网友还把打工视为了终身事业,打趣地说道:“当你年轻的时候,可能还做不到对身边人说,没人比我更成功。但你五十岁可以骄傲地对他们说,没人比我更懂打工。”无论自嘲还是自勉,它反映出复杂的社会情绪,戏谑中的认真,认真中的拼搏,都难免让人受到触动。

图源网络

然而,文字的轰动效应毕竟是一时的。当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自己在脱离平台后,仍处在社会底层时,他们才发现,原来高楼大厦不过是困住自己的“牢笼”,公司的成就和辉煌不属于自己,城市的繁华更与自己无关。“打工人”的梗不过是人们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的一场短暂的集体狂欢,终将被人所遗忘。

既然上班是无法逃避的事,企业和管理者与其跟随潮流玩“打工人”的文字梗,还不如多花些时间想想如何解决员工日益增长的不想上班的情绪问题。毕竟这才是与员工、企业甚至是整个职场息息相关的事。

本文系HRoot原创,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来源:HRoot)。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于网络。如因版权存在问题,请于本文刊发30日内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你“在看”我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