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冠三军的文鸯投降之后,又力挽狂澜讨平反叛,却因何含冤而死?

司马昭终于攻下了寿春城,诸葛诞试图逃跑,结果被发现死于战场,他的数百死党们被俘后,也都被残忍地逐一斩首,而且是每杀一人,就劝降下一人。然而这些人全都是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无一人投降。而城中东吴的将士们可就不同了,他们无非是来救援诸葛诞的,并不想为了诸葛诞被杀,就全体投降了司马昭。

当时司马昭属下有人认为这些投降的吴人是不会甘心为魏国所用的,与其放虎归山,不如干脆将他们就地坑杀!

司马昭听后,说道:“放他们回去,才能彰显出大魏的宽宏大度。”随后为了表彰这些东吴将士们愿意投降,司马昭就上表给他们加封爵位(这个爵位指的是民爵,并不是官爵,说白了也就是老百姓的地位等级)。不过啊,司马昭的话虽然说得漂亮,但是后来却并没有放这些吴国将士们回家,而是将他们迁徙到了三河地区,让他们留在那里安家。料理好所有的事宜后,司马昭于当年四月率军返回了京师。

从那儿以后,文鸯就一直在魏国担任武官。到了咸熙二年(265年)十二月,司马炎建立西晋,取代了魏国,文鸯继续仕官晋朝,任平虏护军。

我们前面讲过,小将文鸯曾经单枪匹马在数万魏军阵中冲进杀出有六七次之多,那真是堪称勇冠三军,无人可敌。如此的战绩,不仅仅是三国时期,即便是纵览古今中外,那都是极为罕见的。

然而尽管如此,文鸯作为降将,在魏国虽然也官至平虏护军,但却是只有其名没有其实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文鸯投降,淮南第三叛被平定的甘露三年(258年)一直到咸宁三年(277年)三月,文鸯从史料上一下子消失了19年。这期间司马昭派钟会和邓艾等将率大军攻灭西蜀;西晋建立后,也多次和东吴交锋,但是都没有派文鸯前往参与。

要究其原因,恐怕就是司马昭和司马炎父子对这位降将文鸯是不那么放心的,不敢大胆任用。你能耐再大,我信不过你,不用你,闲置你,你有什么办法?那真是一点儿办法也没有,所以文鸯就这么被闲置了长达19年之久。

那为什么在咸宁三年,文鸯会突然被启用,令其统兵作战了呢?这就要从泰始六年(270年),鲜卑族的秃发部首领秃发树机能在河西举兵反晋说起了。

这个秃发树机能是河西鲜卑人,在他的祖父秃发寿阗[tián]去世后,接任了首领。树机能从小天资聪颖,长大后更是成长成了一个非常富于谋略的人,尤其还擅长兵法。

那秃发树机能为什么要在河西地区率鲜卑族人举兵反晋呢?一般来说,地方势力举兵起义或者反叛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要么是由于地方势力强大到了一定程度,势力首领野心膨胀,因而起兵闹独立;要么就是由于生活所迫,当时的地方百姓被压迫和剥削得走投无路了,不得已起来反抗!

而河西鲜卑部举兵反晋的原因就正是由于后者。

那是在晋泰始四年至五年(公元268—269)间,河西、陇西地区连年大旱,当地饥荒闹得非常严重,有数十万人嗷嗷待救,满心指望着朝廷派人来救灾,赈济灾民。当时数秦州地区(今天水一带)灾害最为严重,而且当地又是胡汉混杂,尤其以河西的鲜卑族人数最为众多。

晋武帝司马炎不知道是脑瓜是不是被驴给踢了,他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竟然觉得西部地区的羌胡族人人数过于众多了,这么些的羌胡人早晚都是不稳定因素,与其救他们,反倒不如顺势借着旱灾多饿死一些,以后也好便于治理。

但是呢,他同时也担心这些羌胡人、鲜卑人起来闹出事端,就派遣了一名叫做胡烈的悍将前往镇守。从这一点我们不难看出,就少数民族政策上来说,这个司马炎乃是个无道的昏君。也正是他的这个愚蠢的民族政策为后来的五胡乱华埋下了祸根!

而这个胡烈真不愧为是一员悍将,他的性格简单而又粗暴,到任之后,在当地一味地采取高压手段来处理问题。他先是屯兵于高平川(今宁夏固原市清水河流域),之后又派兵进占到了麦田一带(今甘肃、宁夏两省区的靖远、中卫两县的交界地区)的“河西鲜卑”的聚居地。

这些羌胡人和鲜卑人本指望着晋朝的朝廷能调集粮食赈灾,哪知道他们盼星星盼月亮等来的不是粮食,却是军队,这一下不但希望落空,而且陷入到了万般的绝望之中。再加上胡烈彪悍的行事作风,自然就加剧了民族矛盾,当地的鲜卑人和少数民族百姓们的处境更加是民不聊生。

终于在泰始六年(270年),这个矛盾激化到了极点,秃发树机能眼看着实在是没有活路了,就率领着本族人举兵反晋。当地的族人们早就不堪压迫,是一呼百应。

秦州刺史胡烈得知消息,是勃然大怒,拍案而起。就在这年的六月,胡烈亲率大军前往平叛。然而他哪里知道这个秃发树机能是个十分擅长谋略的人。树机能先是在万斛堆(今宁夏固原境内)一带设好了埋伏,然后让前部先锋与胡烈交锋,而后诈败,将胡烈引入了埋伏圈,从而将这支晋军杀得是人仰马翻,胡烈也在此战中被斩杀。这场胜利让鲜卑族人意识到原来晋朝军队的战斗力也不过如此,并不是不可战胜的,因而士气大振。秃发树机能进而乘胜率部一举攻下了高平。

司马炎接到战报,赶忙加派军队前往镇压。秃发树机能也知道,仅依靠鲜卑族的力量是无法对付晋朝那么多军队的,于是他就联合了氐、羌、匈奴等诸多部落共同反晋。

在随后的几年里,凉州刺史牵弘以及他的继任者苏愉都在和鲜卑军作战时,兵败身死。在秃发树机能的带动下,西北部地区很多羌胡人和鲜卑人聚居地都纷纷起来响应。

由于西晋军队作战屡遭失败,西北大片地区都陷入战乱之中,把司马炎给急得是寝食难安。就在这时有人向他提起,说:咱们这一众将军当中可是有个被埋没的猛人的,那就是猛将文鸯。

司马炎这才想起这个一直被闲置的猛人,在局势越来越危急的情况下,他赶忙启用文鸯,由其来担任西北部地区的统军大帅,前往对付少数民族的联军。

接到任命的文鸯心头是一阵的激动啊,毕竟自打自己投降以来,已经将近有小20年没有统军作战过了。

文鸯临危受命,都督凉、秦、雍州三州军力,前去与少数民族的联军展开大战。别看秃发树机能在统军和谋略方面很有才能,但是那也得分跟谁比,跟以往那些轻敌而又头脑简单的历任凉州刺史比,他能够屡战屡胜,但是在统军经验丰富,又隐忍了19年的文鸯面前,秃发树机能可就不是对手了。这一战,文鸯一举攻破秃发树机能,将鲜卑军杀得大败,使得胡人部落有二十万人投降。

文鸯也通过这一仗再次名闻天下,同时也是在向天下展示:虽然时隔19年,我文鸯依然是宝刀不老!经此一役,河西鲜卑族的实力遭受到了巨大损失,毕竟是少数民族啊,一下投降了二十万人,那可谓是元气大伤。

然而文鸯并没有因此战再度扬名而受到重用,反而是依然不受重视。此后,在史料中又消失了将近10年,直到太康年间(280—289年),文鸯才被任命为东夷校尉、假节。可见文鸯虽有才能和功劳,但是在西晋朝廷中,晋帝司马炎对文鸯很不感兴趣。

就在他正要走马上任的时候,文鸯想要主动前往觐见司马炎,一方面是向皇帝辞行,拜谢司马炎的提拔;另一方面也想顺便面对面地见见这位晋武帝。

对于这个曾经力挽狂澜挫败秃发树机能的的猛人文鸯,司马炎其实也只是闻名却未曾谋面。一直以来,在司马炎心中,对于文鸯的印象更多的还是投降了父亲司马昭的降将。哪知道不见面还好,这一见面,司马炎对文鸯很不喜欢,而且竟然不喜欢到了在见面过后,就找了借口把文鸯的官给免了的地步。至于说为什么这么不喜欢他的原因,有可能是因为对他的降将出身先入为主,也有可能是面相不合,还有可能是其他什么原因。总之,由于在史料上并没有进一步的记载,我们也就不得而知了。

后来,司马炎驾崩,晋惠帝司马衷即位。结果,皇后贾南风发动政变,诛杀了掌控朝政的太傅杨骏及其党羽。

当时司马家族中有个东安王司马繇,这个人比较特殊,别看当初诸葛诞是反抗司马昭的叛军,而且死后被夷灭了三族。然而,诸葛诞有个女儿长相十分秀美。诸葛诞家被进行抄家灭族的时候,领头的正是司马昭的亲弟弟司马伷[zhòu] 。进了诸葛诞家之后,他一眼就看到了诸葛诞的这个女儿,当场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便将其收为妾室,诸葛诞的这个女儿就这么幸免遇难。

而这个东安王司马繇就是诸葛诞这个幸存的女儿所生,也就是诸葛诞的外孙。他从小就时常听母亲和他提起,当年全是由于文鸯兄弟投降,才致使外祖父诸葛诞败亡,被屠灭三族。所以他对文鸯一直是耿耿于怀,怀恨在心。

在贾南风发动政变后,司马繇就借机坑害文鸯,竟然诬告文鸯是与杨骏一同谋反的同谋。贾南风一听,也不管是真是假,但凡是和杨骏沾边有瓜葛的人一律诛杀。文鸯就因此蒙冤被杀,而且还祸及三族(父族、母族和妻族),三族全被夷灭。文鸯死时,时年五十四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