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人物志·2020庚子艺术百家——杜政民
作品欣赏
《 西湖一隅 生態惠州》(188×129CM)
《長征途中 黎平會址》(220cm×158cm)
寓筆墨於構成
文/海隅山人
以藝術眼視萬有,宇宙迺四維時空藝術品也。天球超轉而成星系帝國,最複雜之立體運動構成之裝置藝術傑作者也,其與人類藝術家之作品不同者,宇宙藝術品乃自組織結構生命體,而人類藝術品在其結構層次皆為他組織結構。以單位體量而論,人體結構最為複雜,然以其體量之微,終不如宇宙整體構成之複雜。以宇宙體量之大,雖精神密度極低,而其乘積也巨,此宇宙大心遠高於人心所在也。吾人微察冬日玻璃之雪花與大理石剖面而析其紋理,完美平面之構成者也;自峰巔俯瞰雲海,空間維之波流構成也;回溯生物進化史,時間維之形態構成變化流也。宇宙萬有之為絕對精神者之藝術品蘊無盡藝術理義,故天道-上帝之為最偉大之藝術家-藝術理論家迺人類藝術家之永恆導師。所謂“外師造化”者,師天道之外化萬象也,“中得心源”者,知萬象皆上帝之自因而動而契自我心動也。宇宙時間維之超循環運動既表現為平面空間之同時性排列,藝術家自當師法焉。
《丹葉黃花繞村居》(80×80cm)
《龔賢故居半畝園》(34×34cm)
老友杜正民,彭城山水家之英。觀其近作,頗多新意。新意者何?曰借鑒西方寫實主義而又有抽象點線之表現,以傳統寫意萬象而又有對構成主義之嫁接,可謂中西結合嘗試之一種可能者也。如其所作嶺南芭蕉之林,重複中有變化,變化中蘊重複,合乎大化之復運也。復運者,天地之心所在也,《易》曰:“復,其見天地之心乎!”正民兄之作,通觀之浩蕩,細察之雋永,所謂致廣大而盡精微是也。
《過峽圖》(69×46cm)
《家居青山綠水間》(69×46cm)
中西結合乃吾國近現代藝術史之主流,其中種種藝術嘗試是否合乎歷史理性?在乎歷史之選擇。吾人雖不能先在預知何人何藝將集大成,但以既往天人之交作,知藝術之成者無不順應道法-心法也。中國藝術之精髓者何?曰藝術家洋溢其道氣耳。吾人不能直觀心靈,以心靈非為時空中存在,然中國書畫之筆墨表現實為藝術家之心象者也。觀宋元人筆墨猶見宋元人心靈,進而見宋元人心靈所暎現之天心,故中國藝術者,寫心之藝術也。西方科學思維作用於藝術而有其寫實主義,希臘羅馬以來及至文藝復興,寫實主義為其主流。而後印象主義重主觀感覺,遂有抽象藝術諸流派之發生,而印象主義實從日本浮世繪來,而東瀛藝術乃淵源中國,故印象主義及其衍生諸抽象主義流派可謂中國寫意藝術之在歐洲之變種者也。由是觀之,中國藝術乃人類藝術之本體,蓋寫心乃藝術之本根。故中西藝術之結合非為無分輕重之雜糅,而是立足本體,吸納流用。概言之,中藝為體而西藝為用。
《漓水清遠桂山深》(240×120cm)
《苗山秋韻》(34×34cm)
中國山水藝術本體者何?曰筆墨也。筆墨之不同於西洋油畫水彩之筆觸者,運筆用墨基於書法也。書法者,書道也,書法家於宇宙人生理解其表現莫過於其手書墨蹟;毛筆觸紙而人我意識流汨汨然現於紙上,故書法者,書心也。西方藝術之線條出之於寫實,即其點線面乃為造型服務,如希臘羅馬雕塑之衣飾皺褶,其線條附屬於造型也。而中國造型藝術無不以書灋為其基,書灋筆墨迺獨立表現而不為其他附屬,此種孤立線條亦出乎山水花鳥畫中,筆墨迺為自我性靈-心靈外化者也,故“筆墨為體,形象為用”者,自我心靈表現為本體,而狀象服務之也。
《苗鄉墨韻》(240×135cm)
《清涼寺後翠擁深》(34×34cm)
《輕舟已過萬重山》(138×69cm)
中國當代水墨藝術以處於中國藝術史之超循環之波谷段落而有所失,其失者有二:一者,古典哲思在當代藝術家所遺甚微,其心既無道氣,也便無所謂道氣洋溢,故於天人合一之表現不可與宋元大家相比;二者,學西藝者多在逼真物象,而中國筆墨材料並不契合於寫實。故今日中西藝之嫁接者無如民國時期,何哉?中體不存而西用無著。以歷史之慣性,民國藝術家天然遺有中體,以其所受教育為中國古典儒釋道者也。如徐悲鴻,西方寫實技法服務於中國精神而有《愚公移山》《徯我后》之陽剛精神之表現;如劉海粟,其所作黃山雲海其精神亦中國者也。時至今日,中西合璧之相對完美者幾無,蓋古典精神既於浩劫中喪失殆盡而唯遺無靈魂之畫技,其技術主義視造型為技法,視筆墨亦為技術,若美院出身者多以筆墨為造型服務,而天人之思無從夢見,如此筆墨既為附屬則中國畫精義大失矣。
《秋山雲壑》(60×60cm)
《泉水繞村流》(180×70cm)
《山水情悠船自横》(69×46cm)
《溪山秋色》(138×69cm)
正民兄近年來其藝突飛猛進,觀其所作,空間構成時現微妙,筆墨表現亦漸入佳境,即其造型有對西藝之構成法之借鑒,亦不失傳統筆墨精神之表現。如其《苗鄉墨韻》視山林蹊徑梯田房舍為幾何構成元素,驅來筆底而以心法隨意揮灑之,駕輕馭熟中筆墨氣韻激昂傳統;其《印象侗鄉之原生態家園》,溪橋房舍隱現於萬山叢中,宋元墨韻出之於嚴整平面空間分割之中;其《運河驛路》以積墨法成之,電線杆映照古往幽邃之路,夢幻為現實所破缺是古典與現代之結合也。總之正民兄近來之巨制汲西藝而不忘中法,漸望中體西用之旨。尤可紀念者,其積四十年學畫之功終成中國美協會員,特作此文以賀之。 時庚子之夏,海隅山人於京郊懷柔青龍峽。
(海隅山人:蔡永勝,當代學者、詩人、哲學家、書畫家)
《祥雲常伴苗家悠》(226×124cm)
《煙嵐雲岫 南昆山色》(360×145cm)
《一帆風順過川峽》(69×46cm)
《依山傍水家居悠》(138×69cm)
《印象侗鄉之原生態家園》(240×174cm )
《郵驛路遠 運河情長》(240×145CM )
《雲龍山黃茅岡》(65×45cm)
《雲掩千峰秀》(180×70cm)
《招鶴亭》(34×34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