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听说读写”的管理能力
校长“听说读写”的管理能力
跟随周国平校长访学新加坡(21)
在学校变革管理的过程中,校长除了具备上一篇文章所提到的忍耐力,还应该要有“听说读写”的能力。
在学习学校变革管理的相关理论中,老师提到让教师在变革中共同协作,和参与校务决策是很重要的。但是,不知道大家是否遇到过类似的情形,即我们的老师除了与工资有关的政策外,其他政策是不会关心。其实,我们自己当初身为一线教师也是这样的。所以,当我们把一些变革的方案,或者是学校的其他文件,发给我们的老师,希望能够得到他们参与和讨论,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结果往往都是石沉大海的。
或许有些学校会好一些,但是据我所了解到一些学校来看,几乎都和我描述的一个样。那么,如何让老师们参与到我们的变革中来呢?
听,或许是一个好办法。校长不要总是坐在自己的办公室,要经常到各个办公室走走坐坐,多听一听老师们的日常对话,多听一听老师们的建议。由于场合的变化,校长的权威性,会变得相对弱一些,老师们自然也就会放松一些。如此,我们就能够听到更多、更真实的一些声音。
(周崴校长摄-新加坡国花)
作为校长,我不但喜欢走进老师的办公室,还喜欢搭乘老师的便车,很多建议和想法,就是在搭乘的时候,从老师们那里得来的。一次,我们的一位中层告诉我,现在我们的老师辅导学生很积极,大家都抢着要争当辅导老师。我觉得这是好事,就没有过问此事了。直到一次搭乘某老师的车,他告诉我大家在微信群里,抢着当辅导老师是很不公平的:有的老师自己都不会,也要抢着当;而专业的老师却没有机会。
原来如此,我立马与相关的部门沟通,让他们以后要注意。如果没有这样一次搭乘,这位老师是不会特地跑到我办公室来跟谈的。
(周崴校长摄-新加坡国花)
当然,我们也要借这个机会,把自己的想法和学校的具体做法,与老师们有一个交流。那么,校长的第二个领导能力,就是要会说。
我发现,我们当校长的都特别能说。我想以我的标准对“说”进行一个分类,一类是台上的“说”;一类是台下的“说”。有一些校长在台上不行,但是台下很能说。尤其是在各种应酬上,特别能够寻找话题,博得大家一乐。有一类校长台下不行,但是台上很能说。只要一拿到话筒,便滔滔不绝。当然,还有一类校长,台上台下都很能说。只要身边有人,他就是主角。
既然校长都很能说,是不是就不需要注意了呢?其实不然,经常发现有一些校长台上很能说,结果长篇大论、冗词赘句,让人心生厌恶;也有些台下很能说的校长,在各种场合的熏陶下,口不择言,让人觉得俗气过重。
古人讲,言多必失,祸从口出。“说”是一个很关键的领导能力,如何让自己说得精彩,说得中听,这还真是不容易。
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我们千万不能花言巧语,把假的说成真的,把他人做的事,说成是自己做的。因此,我觉得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真心。我们不能说一套,做的又是一套。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只有真心才能换来信任,只有信任才能换来合作。
如此,便能拉近与老师们之间的距离,从而达到我们共同合作、共同成长的目的。
(周崴校长摄-新加坡国花)
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都有自己的想法和个性。有的人,不管是谁是校长,只要是为学校、为老师和学生有利的,他都会义无反顾地支持;有的人,虽然认为校长的想法和做法是正确的,但是需要让自己付出努力,他就会变得不可理喻;有的人,不管校长如何做,他都反对;还有一种人,是墙头草,没有自己的主见,喜欢听别人忽悠。真是各种各样的人都有,让人捉摸不透。
所以,校长还要会“读”人。所谓知彼知己,就是要让我们能够识别,我们面对的这一群人。在学校管理上,“读”人的能力还真是特别需要。许多时候,经常会“读”错人、用错人,而导致出现了某些问题,最后成为历史遗留问题。
更重要的是通过“读”人,来寻找教师的优点,努力放大的他们的优点。
上半年,我校有一位信息技术专业的数学老师,平时的爱好是画画。我“读”到这样的信息,为其举办了电子画展,结果被《温州市都市报》和《温州教育》两家媒体所关注。于是,她的事迹上了报纸,她的作品上了杂志。我想,这位教师那时一定是很高兴的。
所以,校长“读”人的领导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这种“读”人的过程,是需要前面“听”和“说”两个能力的配合,才能得以完成的。
最后,我想说校长还要会写。
写,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校长工作的一种梳理和思考。在工作中,我们可以把听到的、说过的、“读”到的一切,都在呈现在我们的文字里。其实,当我们把文字呈现出来的时候,又是一次“说”的过程。这三年来,我坚持每周给教师们写一封信,就是把听到的、说过的和“读”到的,转换成文字。
当我们的老师从书信里,看到自己被校长看到了,那也是一种奖赏和鼓励。
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写,不并非是一定要写信。有的校长,每一个学期结束,都会给所有的老师,写一份期末评语。这样的写,也是能够打动人,让人倍感温暖的。我们都知道校长的喜好,往往会决定一所学校的风气。如果校长经常保持写的习惯,久而久之,就会有一些老师跟着我们写,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这样的氛围,会倒过来影响全体教师,形成一种校园文化。而管理,就悄悄地在过程中发生了。
最近几次的管理课程,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方法,但是归根结底变革的成功与否,方法可能是其次的,可能更重要的是校长的“听说读写”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