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清流道光志》(卷首 县志续说)
原文:
县治续说
邑治之设,由来已久。其规制具绘于图,其兴废修复之人,与朝代年月,并详于三韩王竹庵之说。后之居斯官者,似可按图而稽,鸣絃而理矣。顾自康熙壬午,以迄于今,百有二十余年矣。规制有不尽如图内所载者。如寅宾馆绘于仪门之左,今则在宅门之右;申明亭绘于谯楼之右,今则在南门之西。县治之右为吏舍,今则悉变为民居。问犹有所谓旌善亭者乎?曰:“无有也”。问犹有所谓架阁库者乎?曰:“无有也”。问其何以兴?何以废?何以变易?世远年湮,故老莫得而言。考诸官籍,两遭洪水,末由稽核。大抵因时制宜,沿古制而略为变通,期与民相安焉耳。然则居斯官,而为民兴利除弊者,当必有变而通之,与时宜之者矣。
乔有豫
张水藩读文:
县治续说
清流县衙设施,由来已久。它的规划设制全部都画在图上,它兴废修复的人和发生的朝代年月,都一起详细地记载于三韩人王竹庵(士俊)的《县治图说》里。以后在这个地方当官的,似乎可以按照县治图来稽核,在公堂上轻松地弹琴而县政大治。回顾从康熙壬午年以来到现在,有一百二十多年了。规格制式也有不尽如图内所画的地方。如寅宾馆画在仪门的左边,现在则在大门的右边;申明亭画在瞭望楼的右边,现在则在南门的西边。衙署的右边是吏员宿舍,现在则全部变为老百姓的住房。要问还有叫做“旌善亭”的吗?回答:“没有了”。要问还有叫做“架阁库”的吗?回答:“没有了”。要问它们是因为什么原因兴起?什么原因废弃?什么原因变化了?年代久远,老年人也都说不清楚。查找官方档案,清流遭受了两趟洪水,无由稽核查考。大概是因时制宜,沿用古制的时候而稍为作些变通,总体希望与民相安无事就是。既然这样,那么在这里当官,而有心为民兴利除弊的,应当也一定要有变通的做法,以适应不同时期的要求。
乔有豫
读后:架阁库,中国古代档案库,始设于宋代。“架”为庋物的用器,“阁”同“搁”,有“载”意。“架阁”为贮存档案的木架,数格多层,便于分门别类存放和检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