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教学个性的创造

曾惠珍

什么是个性化教学?要下一个精准的定义。似乎很难。但有基本的界定,那就是个性化教学是与众不同的教学,是发挥个体创造性的教学,是他人无法复制的教学。从这个意义上,可以看出个性化教学标识着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与教师的气质、形象、智慧等人格因素紧密相联。显然,个性化教学是教师走出照本宣科等平庸式教学状态,将教育理想与见解自由融入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学技巧而获得的较高层次的教学境界。

此外,个性化教学不是刻意做作所能得到的,也无需在整堂课中去追求教学独特性。个性化教学是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所自然流露出来的教学风格的展现。这正是本期文章试图阐述的道理。

《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一书中提到:“上了几千节课,教了几十年书,送走了几代人,要问自己的教学模式是什么,教学特点有哪些,实在是说不清楚。”这就是我们相当一部分教师的经历。而现代教学却要求教师树立特色意识,形成个性化教学。那么怎样才能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能墨守成规,而是勇于创新、积累、总结、提高。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要想使自己的教学个性化就必须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创造性。

一、教学创造性体现在对教材的处理上

教材往往把知识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看到的是思维的结果——教学结论,而看不到思维活动的过程。具有创造性的教师应该使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导演对剧本的处理是一种再创造,与此同理,教师并不是教材和参考书的“留声机”,而是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对教材进行科学的和艺术的处理,从而形成可以操作的教学思路。

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加工者,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对于难度不大的例题,大胆舍弃过多、过细的铺垫,尽量对学生少一些暗示、干预。正如“教学不需要精雕细刻,学生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自己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如简便运算“125—98”,可让学生采用“购物付款的经验”来理解:叔叔有一张百元大钞和25元零钱,买一件98元的上衣,他怎样付钱?营业员怎样找钱?最后叔叔还有多少钱?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多减了要加上”的规律。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让学生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这样处理教材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考,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同时也创设了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教师也会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去,和他们一起历经知识获取的过程,历经企盼、等待、焦虑、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这就是一个教学再创造的过程,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二、教学创造性体现在优化教法上

教学方法的大忌是单一化、模式化、公式化。各种教法各有利弊,如何传道授业,这就需要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教法上的编制、设计和加工,克服组织形式的模式化。教学方法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教学手段等的改变而改变。改革教学方法,重要的是改变教育思想,而不在于具体采用哪一招哪一势。

大胆的实践、创新是改进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譬如:在教学小学数学第七册的“步测”时,我和同学们一起到跑道上“做运动”。我跟学生一样,都拿着笔和练习本,他们见我这样觉得很有趣,也很好奇。事先,我强调了要选定一段路程(60米、50米、 30米不等,由学生自由选择),然后在自己选定的路程上用均匀的步子走三次,并做好记录,但同学们必须算出自己的平均步长。就这样,我跟学生“混”在一起,各忙各的,当时每个学生乐呵呵的,还有一部分学生比我先算出了自己的平均步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学习兴趣高涨,求知欲望甚强,是在完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了本节的知识点,从而实现“乐中求知”“乐中发展”的目的。

三、教学创造性体现在教师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上

风格是教师创造才能的充分展示。教学风格是在长期而艰苦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教师只有不断地追求教学艺术,不断地创新,不断地突破常规,不断地突破自己,才能形成自己成熟的教学风格。而成熟的教学风格的最重要标志、最本质的特色是它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充分展示了教师的创造才能和智慧。如北京市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吴正宪老师在教“求平均”数时,创造性地改编教材,几乎没使用书本上的例题(因为那是旧教材),而是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让学生在小组拍球比赛的活动中愉快地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不仅使学生在完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点,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另外她在设计练习时,有一道这样的判断题:小河的水平均深1.5米,小青同学身高刚好1.5米(他不会游泳),他到河里任一处去会遇到危险吗?在这样的练习设计中,既考虑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又培养了学生遇到问题积极动脑的好习惯。还记得当时那节课,有一个小女孩始终不敢举手发言,吴老师发现后,用非常婉转的语言激励其回答问题,经过吴老师的多次“邀请”,那女孩终于勇敢地站起来了。这些都体现了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及独特的教学风格。

我们教师在平常闲谈中常说这个例子:一位特级教师到山村给村里的教师上示范课,在特级教师上课前,每个听课教师都非常好奇,企盼着一睹其风采。快上课了,当特级教师走上讲台时,先环视教室一遍,看到讲台非常凌乱,于是把丢在讲台上的粉笔放进粉笔盒,整理好讲台后恰好上课。此时,听课的教师惊讶而醒悟:这就是特级教师!上课前一个小小的举动,便把一位特级教师的人格魅力展显无遗。可见,风格是教师个性特征的全面折射。每位教师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能力、性格、气质以及风度仪表等,因而必然以不同的个性、不同的面貌活跃在讲台上,所以说“风格即人”。有的教师个性活泼、兴趣广泛,性格属外向型。他们在教学中,往往不会墨守成规,而是巧于设疑,善于激趣,教风生动活泼。有的教师性格内向,稳重踏实。他们在教学中往往善“点”,发幽探微,教风严谨。还有的教师情感丰富,在教学中往往很注意情绪背景,善于用自己对所教知识的情感,来煽起学生的情绪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在这样的课堂上,会有疑问,有惊讶,有问有答,有争论,也有笑声,情感起伏跌宕,学生情绪高昂、兴趣浓厚。

“创造一种教学风格也是在教学艺术的园地里栽培一株新树。”一个形成独特教学风格的教师,无论是在不同年级上课,还是执教不同的教材,常常表现出其在教学思想、教学作风、教学技巧等方面的特色,给人以特殊的魅力。

总而言之,要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就要树立新的创造性教学观,善于吸收新的教学理论,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并能创造性地应用于复杂多变的教学活动中。

(0)

相关推荐

  • 【教育观点】讲台比舞台更重要(原创:袁源)

    <袁源的家常作文课>序-- 家常作文课是日常的柴米油盐,是普通的麻鞋布衣,是每天的日月晨昏,简简单单.没有高深的理论,没有独创的体系,没有炫目的精彩,它只是尊重常识的构想.运用教材的创意. ...

  •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钱忠平 实施新课程改革,关键是课堂,课堂教学应怎么发展,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急待研究的课题.目前,参加新课改的老师都深有体会,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与从前有很大不同. ...

  • 新课程理念下美术教学必须处理好的三个关系

    冒孪国 近年来,为了应和课程改革的步伐,许多地方对基础教育课程的解读和实施途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美术教学也是如此,但是其成果不能有很高的估价,原因是对课程改革的理解和把握,尤其在课堂 ...

  •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观

    李孔珍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主要领地,因此,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传统上,我们的课堂教学,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角度而言,主要局限在教师的教上,从新课程的发展性教学核心内涵--" ...

  •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倪金根 一.关于教学要求的把握问题 " 标准 "中明确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 对于教学要求的把握,唯一的依据是 &qu ...

  •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模式探索

                                                    ----开欣款学六步法                                          ...

  • 新课程理念下英语教学误区及对策

    新课程改革确实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大多数教师的课堂教学都贯彻了新课改理念,大胆实践,这令人欣慰,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准确把握<英语课程标准>的内涵和实质,在教学过程中还存 ...

  •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素质,开发人的潜能.人的素质和潜能是多层次.多类型的,其中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是最基础.最核心的素质和潜能,他能够发展并形成其他方面的素质和潜能.因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必须把 ...

  •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改革

    初中数学新课标中有些内容很难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解或交流.几何画板可以让学生做"数学实验",改变传统的数学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让数学动起来,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发展学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