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下的市井生活
白塔寺庙会上的镶牙补牙招牌,这还是一位牙科与眼科复合型的大夫。
在这张白塔年代最为久远的照片里,塔身上白色灰浆都已经脱落,露出密布的灰砖和七条铁箍。1860年,菲利斯・比托摄
屹立在北京阜成门内的白塔,是北京城区现存唯一的元代建筑。在与白塔朝夕相伴的七百多年间,塔前寺院的本名却少有人知,习惯地被称作白塔寺。
白塔寺的历史可上溯至辽寿昌年间修建的永安寺。寺院在金末元初之际毁于战火,只有一座释迦舍利塔幸存。为了保存舍利并为新落成的大都祈福,忽必烈决定由尼泊尔匠师阿尼哥主持,在原址上建造一座新塔。建成后,这座白塔成了当时城里最高的建筑,和大都城组成“金城玉塔”的壮丽景象。
元顺帝败走漠北那年,大圣寿万安寺被雷火烧毁,唯有白塔幸存。明朝在塔前重建寺院,改名为妙应寺,规模不及元代的八分之一。清朝时,妙应寺成了一座喇嘛庙。
1937年,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募集资金修缮白塔。1938年5月,特别邀请西藏安钦活佛举行了为期三天的开光法会。在此期间,白塔寺山门前搭建起了彩牌楼。
七佛宝殿是白塔寺中最大的殿宇,供奉过去七佛。1928年摄
具六神通殿位于塔院之内,殿内供奉的三方佛等佛像与陈设至今保存完好。1936年摄
1933-1946年,赫达·莫里逊摄。大觉宝殿又名三世佛殿,檐下的“意珠心境”匾额由乾隆御笔题写。殿前的两通康熙御制妙应寺碑已经不存。
清末众多寺庙开始举办庙会,通过招商收租来补贴生计,白塔寺也不例外,每逢五、六日开市,每个月共开六天。后来它与护国寺、隆福寺、土地庙和花市庙会并称为民国时期的北京“五大庙会”。
白塔下的庙会摩肩接踵,热闹非凡。
据《北平庙会调查·庙会的历史》(北平民国学院1937年5月印行)记载:“北平庙会之最早者,今所确知,当为辽之‘上巳’春游。”而在“五大庙会”中,只有白塔寺始建于辽代。由这段引文是否可以推断出,白塔寺庙会兴起于辽代呢?这还有待专家学者考证。
其实,准确地说,白塔寺庙会应该算是庙市。因为,它在开办时,庙内没有法事活动,游人也不上香礼佛,只是纯粹地购物与游玩、娱乐。在《北平庙会调查》中,白塔寺庙宇面积为1600方丈,庙内集会面积240方丈,庙外集会面积700方丈,合计为940方丈,在“五大庙会”中名列第三,集会商摊共计735个,仅次于隆福寺。
《世界日报》1926年曾描绘了民国期间白塔寺的情景:“久住北京的人们没有不知白塔寺的,白塔寺在平则门(即阜成门)大街,可是要找白塔的庙名,是万万找不着的,因为白塔寺原名妙应寺,后院有极大的白塔,以塔取名,俗称叫白塔寺。白塔寺的内部可分为三部分:一是杂耍场,其中如万福堂蹦戏、侯五德的乐亭大鼓最有叫座能力。二是货物推儿,卖的货色齐全,应有尽有,价钱比商店可以略为便宜,要是不掌眼就要上当。三是喇嘛茶馆,茶馆倒有四五处,每位水钱六枚,茶叶在外,可是限定不卖女客坐。因为全是喇嘛开的,所以叫着喇嘛茶。”
摔不坏的木碗是白塔寺庙会的特色产品。
庙会上看拉洋片
庙会上的饮料摊,酸梅汤一直是老北京的最爱。
汇集各种文娱表演的中院是庙会中最热闹的所在。唱大鼓的、拉洋片的、说相声的、耍大刀的,每家都用幔布临时围起来,各占一方。傅士亭的乐亭大鼓、“小蜜蜂”的滑稽大鼓都很有名气。那些唱小戏的,用布围一下,就在里面演起来,入口处收钱的边收边喊:“五分钱看两出戏,《三娘教子》《空城计》。”在这里,老百姓花几分钱,就能图个乐和。
艺高胆大的叠罗汉杂技吸引了不少人围观。
塔院以北的空地上,全是测字、相面和算卦的摊位,摊主通过奇怪的服装打扮来吸引客人。其中有一位“谈相牛乐天”卦金最高:粗谈一元,详解两元。有人认为“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宁愿多出钱也听他“神吹”一通,末了还不住地点头说:灵。
在其他一些跨院空场上,还有变戏法、拉硬弓、耍猴玩鸟、租小人儿书的,有些行当现在已经绝迹了,当年却是儿童的最爱。
从1958年开始,白塔寺庙会逐渐衰落。1997年,北京市政府提出了“打开山门,亮出白塔”的口号,拆除了商场,重修了山门与寺内建筑。如今,白塔屹立寺中,巍峨壮丽,只是不再举办庙会。
这些年随着“白塔寺再生计划”的探索与实施,白塔下的胡同,正通过设计师的创新与设计,进行着微妙的更新。白塔下的市井生活,也在越来越浓的古都风貌中,红火热闹着。
20世纪50年代,解放后的白塔寺庙会,仍然广受群众欢迎。
图文|罗东生
编辑|孙文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