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州赤水街道的老酱园﹒老药铺﹒老饭馆

邮箱:3125136050@qq.com


老酱园﹒老药铺﹒老饭馆

作者 杜望成

古镇赤水的繁华,与民间传统手工艺的传承相得益彰,即使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手工业者公私合营以后,赤水的传统手工业亦依然发达。一镇之中,传统的木匠、竹匠、铁匠、皮匠、“小炉匠”、纸匠、裁缝、厨师、医师……门类齐全;长街之内,做桌椅箱柜的、编筐笼簾筢的、打锄做斧钉马掌的、绷鼓拧绳做马鞭的、做纸扎活的、钉秤的、修钟表的、做小油灯的、配钥匙的、做牙医的、卖糊辣汤的……应有尽有。古镇是手艺人的聚集地,手艺人是古镇的精灵。众多的手艺人为赤水的繁荣贡献了智慧和汗水,优秀的传统技艺,也为古镇的子孙留下了不竭的财富。

(赤水街道十字路口 刘亦农 摄)

位于赤水镇东西十字口中间,路南的几间门面,常年多不开门,只有偏西的一间,从早到晚门开着,高出街面的门房内,不时有人员和人力车出入,这就是老酱园。酱园最早建于何时,已无法考证。酱园叫什么名字,也没有匾牌。但人们都称它是“老酱园”。老酱园生产的东西全是手工产品,全是加工当地的农产品,全是没有品牌、没有包装的调味品,也全是廉价的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老酱园的几位师傅多是有资历的镇南边塬上人,酱园常年雇有多名工人,在忙碌季节还要招用大量的临时工。酱园内有自己的水井、碾房、晒场、库房和职工宿舍等。为了工作方便,酱园还建立了高位水池,有自己的“自来水”系统。公私合营后的酱园归属于赤水供销社系统,是赤水镇乃至附近地区最大的食用调味品生产作坊。

醋和酱油,是老酱园自酿的大宗产品。秋日里,酱园的门前交售柿子的农民排起了长队,有拉车的、有挑担的、也有提篮背筐的,秦岭、南塬随处可见的大宗水果--柿子,在这里聚集。经过酱园师傅的点化,柿子发酵成醋,变为释放着醇香的酸、带着柿子色的淡黄而清透的液体。一大桶、一大桶的醋从酱园出来,又由售货员半斤、一斤的一提一提的灌入顾客的瓶罐,常年5分钱一斤的醋,是当地人不可或缺的饮食生活佐料。酱油是酱园自己用黄豆晒后酿制的,只是常用的酱色多是外购的。而酱油却是当时农家的奢侈品,除了过年过节,1角6分钱一斤的酱油销量不是很大。最紧俏的是酱园生产的“甜面酱”,黑红色宛若膏泥的面酱主要是用小麦面粉做成的,其味浓香、醇厚绵长。可能是受原料指标控制的影响,赤水酱园产量有限,日常里在市面上是没有销售的。只有到了重要的节日,商店才有销售,顾客往往是需要排队才能购得一二斤的。

(赤水街道小吃 刘亦农 摄)

赤水是远近闻名的蔬菜产区,也是花椒、辣椒等调料的产地。赤水酱园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资源,开发生产了诸多富有当地特色的产品,计有辣椒酱、豆瓣酱、韭花酱、大头菜、腌黄瓜、酱切莲(苤蓝)、咸萝卜、杂酱菜等。特别是辣椒酱和韭花酱,分别利用了当地出产的辣椒和韭菜花,加上新鲜花椒、大粒盐等,用石碾压磨如泥,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后味鲜悠长,上市后,深得顾客的青睐,这两种产品每年的产量、销量都比较大。

老酱园调节着赤水人的饮食生活,充当着赤水人舌尖上的调味库。

老酱园的斜对门,是一家两间门面的中药店。不过,人们都习惯称它是“老药铺”。老药铺青砖铺地,一间门面房是顾客的接待室,另一间则是中药的世界。它们之间隔着半人高、近三尺宽、黑漆明亮的柜台。柜台的上方,等距离地吊着称药用的盘秤和一盘盘扎药包的纸绳。褐色的中药柜,从地上到顶楼,成网格状排列着装中药的小抽屉。几个卖药人整天和蔼、忙碌地工作着。老药铺的东隔壁就是赤水医院。但医院主要是西医,而药铺则似乎承担了中医院的职责。

(赤水街道 刘亦农 摄)

老药铺的卖药人,除了“照单抓药”,而且个个几乎都会看病开方。一般常见病的患者,来到药铺,只要给卖药的说明症状,再坐下接受号脉,一张药方,一至三服中药就会呈在患者的门前。处方是免费的,患者只需付出药费即可。有个留有八字胡的“胡爷”,看小孩病拿手,找他抓药的人就特别多。在这里往往诊断、开药、抓药都是一人完成,一个人就相当一个小诊所。

药铺除了卖药,还兼营收购中药材。赤水当地及周边出产的香附子、山药、防风、远志、地骨皮、车前、泽漆(猫眼根)、蒲公英、蝎子、土元、蝉壳、蜂蜜等药材,经收购后,或炮制,或转销,或自销,药铺生意做的风生水起。

后来,中药铺迁往东十字路口附近,店面大了,也经营起了西药,而且渐渐地西药的比重超过了中药。尽管中药人才在慢慢地退去,该药店还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加大了中药材的加工业,开发生产了小批量的“清凉丸”等中药丸药。

(赤水街道小吃 刘亦农 摄)

赤水的市场繁荣,离不开饮食业的支撑。在吃饭凭粮票的年代里,赤水镇就有三个饭店。饭店在当时称为“食堂”,老百姓称其为“老饭馆”,或者叫“馆子”。

三个饭馆比较均匀地分布在赤水长街里,其中,东西十字路口各一个,靠东的文化馆对面有一个,这样的布置,基本上满足了镇上食客的需要,特别是满足了赶集上会时众多顾客的需求。三个饭馆,每个都有五六张“八仙桌”,接待的多为散客。各个饭馆每日都经营米面主食和荤素菜肴,但各自的饮食制作风格各异,主打品牌不同。

最东的饭馆,也称第一食堂,以油饼、油糕、麻花、甑糕、炒菜见长;东十字路口的饭馆,称第二食堂,以水盆羊肉、烧饼、蒸馍、炒菜见长;西十字路口的饭馆,为第三食堂,以烧饼、面食见长。

(赤水街道小吃 刘亦农 摄)

甑糕,是用铁甑蒸出来的。甑糕和铁甑都冒着热气,红枣泥、红豆泥和白糯米层次分明,卖糕人手持菱形铲按层切下,平整的竹笋叶每页可裹半斤甑糕,那是排队购买者的期待。

天未亮,吃水盆羊肉的人已是熙熙攘攘。刚出炉的热烧饼,配上热气腾腾的水盆羊肉,又是一番景象。木炭火烤制的圆烧饼,外焦内韧,手掰成块,放入海碗,倒入小浅碗装的熟羊肉片,浇一碗沸腾的羊汤,再将汤逼出去,另加热汤,加油汤,或加辣椒油,一份冒着热气的水盆羊肉才到了食客面前。食客还可以随时要求添汤加饼,直吃得腹胀打嗝为止。

一碗素臊子面条8分钱,2两粮票;一碗荤臊子面条1角2分钱,2两粮票;一个手工酵面馒头5分钱,2两粮票。各个饭馆的饭厅里均张贴着“为人民服务”的条幅……

(赤水街道小吃 刘亦农 摄)

后来,西十字口的饭店西移至赤水桥的西桥头;东十字口的饭店西移至第一百货门市部的对面。再后,赤水桥西桥头的饭店整体搬迁至本县的金堆镇。

原文来源:作者供稿

(0)

相关推荐

  • 嵊州小吃的故事

    嵊州小吃不仅是一道道美食,更是一段段文化史. 嵊州小笼包 嵊州小笼包:据清道光<嵊县志>记载:"甑山,在县北十里,传大禹遗迹,俗呼石蒸笼,亦名甄石,其地有禹妃祠".大禹 ...

  • 腊月里华州赤水逛集会!

    俗话说进入腊月就是年 城乡街道天天都是集会 腊月里的集会非常热闹 吃喝玩乐.日用百货样样俱全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去华州区赤水街道看看 1月11日(腊月十七) 华州区赤水街道是这样的 大盆的面筋.切好 ...

  • ​说说老陇海铁路华州赤水段

    邮箱:3125136050@qq.com 说说老陇海铁路赤水段 作者 蒋文正 看了宋朝峰老师写的老陇海铁路华州觅迹的文章后,很受启发.拾起笔来补充点自己这方面的记忆,也许对原陇海铁路钱在华县的现状及过 ...

  • 华州赤水街遗存的老建筑

    邮箱:3125136050@qq.com 赤水街遗存的老建筑 图文作者 望 乡 今逢农历十二月二十七,早起与妹婿驾车始永安城奔西而去,赶赤水腊月尾集.一路晨雾弥漫,影灯稀疏,偶有行人匆匆.至赤水街东, ...

  • 华州赤水老火车站现状

    邮箱:3125136050@qq.com 赤水老火车站 文字作者 刘红霞 图片拍摄 刘焕民 2019年5月4日,适逢五·四青年节,为了过一个有意义的青年节,我和刘焕民老师相约去华州赤水老火车站看一看. ...

  • 华州赤水镇郭村:我老了,故乡依然年轻!

    立足今日华州  尽览风土人情 说百姓  聊历史  笑看传说 (部分文章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小编及时删除) 我老了故乡,依然年轻  作者 同阳洲 我年轻时 故乡显得苍老 土木结构的房舍 显示出历史 ...

  • 火烧华州赤水金沙寺

    火烧华州赤水金沙寺 作者:水香 关于大美赤水,文人笔客却忘却了赤水最有历史的金沙寺,一座好大好大的百里独有的寺院,它坐落于赤水江村南赤高路西南角,于某年被朝官所烧,只看江村原是此寺院的一花院,就可想此 ...

  • 华州赤水卧龙小学(立新中学)创办人——清光绪秀才刘澍瀜

    邮箱:3125136050@qq.com 教育界贤能刘澍瀜 刘澍瀜(1878--1957),字淑波,赤水近圣居(解放后改新胜村)人,光绪秀才,出身于卯金之望族,古时称刘姓族为"金卵刘&quo ...

  • 赤水的蚊子,孝义的银子——华州赤水今昔

    邮箱:3125136050@qq.com 赤 水 今 昔 作者 邵拉雄 明<华州志>载:"赤水镇在州西三十里,渭南之界",自古以来为东西驿道要冲,独占水陆运输之便,成为 ...

  • 华州乡村街道上的老人

    邮箱:3125136050@qq.com 街道上的老人 图文作者 刘文涛 繁忙生活中,总有许多事,当开口时,却变成了沉默,苟且的活着. 每天上地劳动前,去街上吃早点,总要经过一个卖菜的小摊,小到不能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