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大丰收那只是历史,2017开发商将面临最大困境
要问开发商现在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半哭半笑?说不清楚。因为安家融媒发现,去年包括今年一季度房企收获颇丰,可是如果说去年开发商还不差钱,那么今年将面临着融资难题。
去年,宽松信贷环境下,开发商拿地不愁,房子也不愁卖,业绩相当好。加上开发商预期今年市场一定会紧缩,所以会加快销售节奏,从而也提前收割,表面上是大丰收,背后却是对未来房地产市场的悲观情绪。
近日,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说,对房地产市场非常非常悲观;作为老大哥万科更是做好了接下来调价的准备;龙湖董事长吴亚军用“忐忑”来形容此时的感受;绿地同样很悲观,更是直指约占一半还多的投资客如何支撑健康的市场?恒大许家印也在未雨绸缪,做着迎接新市场的准备。
在紧锣密鼓的调整布局下,在极力打压炒房行为的情况下,房企大佬集体悲观看淡楼市,不是空穴来风,提前做好过冬准备并非儿戏。
截至4月7日,公布年报的上市房企平均资产负债率达到79.3%,同比2015年年底提高了一个百分点左右。23家内陆房企(包括A股上市和港股上市的内陆房企)的债务超过千亿,多家明星房地产企业,负债率高居85%以上。也就是说,不只是指中小房企在面临着债务危机,即使大房企也难逃高负债的风险。
突然,2017年信贷政策风向陡转,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弯,房企们才发现,2017年要想活好,最要紧的还是钱的问题。
一方面,来源于房地产去杠杆的压力。另一方面,银行也切断了房企开发贷的源头。过去,此前房企融资拿地,主要通过银行理财资金注入资管计划。
然而多管齐下,随着整体的信贷政策收紧、银行手中额度偏紧,房企面临着巨大的生死考验。为应对市场下行风险,品牌房企们却在不断提高热点城市土地储备,增加现金流、降低融资成本,加快并购整合等方面提前布局。
有些房企从拿地开始就已经“差钱”了,然而一旦市场不好,房子销售滞缓,资金链出问题的可能就很大。加上自身融资、流程、管理等定位决策失误,或许会导致资金断流、项目停工甚至是破产的结果。
特别是大多数中小房企,基本上依靠自身无法调节并改变命运,那么由此也催生了各种融资渠道平台的出现。不少企业就在想办法解决行业痛点,比如,安家集团就将联合方正证券打造一个为房地产供应链资融的平台,资产证券化使房地产企业获得一条不完全依赖偿付能力的新融资通道。在监管层的助推之下,国内的房地产资产证券化或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
接下来,我们将会看到很多中小房企要么依靠平台或五花八门的融资渠道兴许有生存希望,但多数将面临着被市场淘汰出局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