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无知、未知·探索春秋顶级智囊团的秘密

笔者说:

什么样的智慧才是顶级的智慧呢?我们大约可以从某个角度这样理解:知道问题并能回答问题,这就是初级智慧,即:“已知的已知”;知道问题但却无法回答,这就是中级智慧,即:“已知的未知”;未知问题却能发现问题,这就是高级智慧,即:“未知的未知”。那么《春秋》和春秋时代代表着怎样一种智慧呢?答案是顶级智慧。有证据么?有的,一是《春秋》微言大义的记录方式,因为中国人最早发现人类最大的问题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发现问题--“未知的未知”,所以类似“留白”式的不记录才是引人深思、引人发问的最好办法;二是春秋时代无数智者的集体智慧,因为一个伟大的时代必定是群策群力的结果,所以集体智慧才是智慧的顶级形式。今天,本文要说的就是那些代表着顶级集体智慧的“智囊团”和它们的秘密。

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有这样一则故事,说的是:刘表之子刘琦因“继母不能相容,性命只在旦夕”,故而凡三次请教于诸葛亮,诸葛亮无奈出计策说,“公子岂不闻申生、重耳之事乎?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今黄祖新亡,江夏乏人守御,公子何不上言,乞屯兵守江夏,则可以避祸矣。”随后,刘琦凭借诸葛亮的计策得以保全性命。以上这则故事就引出了今天的两位主角和他们背后的智囊团,即:晋国太子申生和他的兄弟重耳以及他们身后的智囊团员们。

智慧很难被证明但也不是无迹可寻,有两点可以确定:一是智慧不能被测量,因为它不是游戏;二是智慧可以被比较,因为解决问题有优有劣;所以,今天我们需要从“问题”二字出发,去让申生和重耳背后的智囊团PK一下,以证真伪。

-----------------------------------------------

已知的已知:“周礼”的旧与“霸道”的新

“知”是“事实和解释的集合体”,知识就是该集合体的快照,所以在智慧的初级形式上讲究的是“新”与“旧”。新的知识总是要代替旧的知识,因为人们总是要朝着更好、更强、更文明的方向发展,比如:一个人要从A点到B点去旅行,会有很多的方式,但古代人想到的只有步行、马车,而现代人则会想到火车、飞机,这就是一种关于“知”的“新”与“旧”。在这种状态下,虽然古代人和现代人都对旅行这个问题有了“已知”的答案,但效果却差之千里。

“已知的已知”指的是“问题和答案均已知”,对应既有的经验和知识。在晋国,“晋献公要立他喜欢的儿子为国君”就是已知的问题,那么什么才是“已知的答案”呢?晋国太子申生和他的兄弟们都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在这种情形下,太子申生选择遵从“周礼”,为了父子之孝去赴死,这是一种“已知的答案”;公子重耳选择追求“霸道”,为了自己理想去求生,这也是一种“已知的答案”;从“问题和答案”的角度来说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从“新”与“旧”的角度来说则是后者更胜一筹,因为前者是一种“事实的无知”。

在“新知”和“旧识”上,晋国上演了“申生智囊团”和“重耳智囊团”的第一场PK。

一、鲁闵公二年,因为晋献公对里克说还不知道立谁为嗣君呢?太子便担心自己被废黜。而里克教导太子的方法不是应对变故,而是说“国君命令您在曲沃治理百姓,教导您熟悉军事,您应害怕的是自己不恭敬,有什么缘故会废黜您呢?而且做儿子的应该害怕自己不孝,不应该害怕不能做嗣君,自己修身而不责备别人,就能够免于祸难。”在太子申生面对被废这件事情上,里克等“申生智囊团”给出的建议是遵循“旧识”,即:周礼。

二、鲁僖公五年,献公派寺人披攻打蒲城。重耳说:“奉了国君和父亲的命令来,不能抵抗。”于是向众人宣布:“抵抗者,就是我的仇敌。”重耳翻墙而逃。寺人披只砍掉了他的袖口,重耳逃奔到翟国。之后,重耳开始流浪他国十九年的生活。在公子重耳面对晋献公要杀他时,他的智囊团给出的建议是追求“新知”,即:霸业。

为什么“新知”比“旧识”好呢?因为已知的问题也会不断更新,所以“解决问题”其实解决的是“新问题”。在晋献公要杀申生和重耳这件事情上,“新知”就是臣子大孝,“旧识”就是父子小孝,只有认知到这个新与旧的问题核心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显然申生智囊团判断失误了!所以,重耳智囊团得1分。

-----------------------------------------------

已知的未知:“申生”的死与“重耳”的生

把“已知问题”当成定量,把“未知答案”当成变量,那么“无知”的含义就是不能减少变量而使固定变量达成最优。换句话说,一个人在具有一定体系的知识之后,最大的问题是“知道自己不知道”(认识到目前做不到),这才是智慧升华到中级形式时遇到的最大问题!还以旅行的例子来说,知道汽车、火车、飞机都能直达想去的地方,但是无法确定到底哪一种方式最适合自己,其实问题的核心是“春运根本不应该出行”!

“已知的未知”指的是“问题已知而答案未知”,也就是解决已给出的问题。和“晋献公喜欢骊姬”这个问题比起来,“骊姬会用什么样的计策陷害诸公子”则属于“问题已知而答案未知”范畴了。这种“无知”的困惑对于太子申生和公子重耳来说才是根深蒂固的,也最有可能导致决策上的决定性错误。对于骊姬陷害诸公子的事情(骊姬之乱),太子申生的选择是默认承受,公子重耳的选择是避其锋芒;差异在哪里呢?差异就在于他们对于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解释,结果是申生被逼死(在内而亡)而重耳逃亡十九年(在外而生)。

在“生”和“死”上,晋国上演了“申生智囊团”和“重耳智囊团”的第二场PK。

一、鲁闵公二年,太子申生带领军队,晋献公让他穿左右异色的偏衣,佩带有缺口的青铜环形佩器。狐突叹息说:“时令,是事物的征象;衣服,是身分的标识;佩饰,是心志的旗帜。因此如果看重这件事,就应该在春、夏时发布命令;赐予衣服,就不要用杂色;使人衷心为己所用,就要让他佩带合于礼度的配饰。如今在年终发布命令,是要让事情不能顺利进行;赐给他穿杂色衣服,是有意要疏远他;让他佩带缺口青铜环佩器,是表示内心对他的决绝。现在是用衣服疏远他,用时令使他不能顺利进行;杂色,意味着凉薄;冬天,意味着肃杀;金,意味着寒冷;玦,意味着决绝,这怎么可以依靠呢?即使想勉力而为,狄人怎么能消灭干净呢?”

羊舌大夫说:“违背君命是不孝,抛弃责任是不忠。虽然已经感到了国君心中寒薄,不孝不忠这样的邪恶也是不可取的,您还是为此而死吧!”

所以,申生智囊团在面对“骊姬之乱”时,给出的策略时等死!

二、鲁僖公二十三年,在骊姬之乱的时候,晋献公派人攻打蒲城。蒲城人要迎战。重耳不同意,说:“我是靠了国君的命令才有了养生的禄邑,因此才得到众人的拥护。有了百姓的拥护就要与国君对抗,没有比这更大的罪过了。我还是逃亡吧。”于是逃奔到狄国。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魏犨、司空季子胥臣等人都跟随他出逃。

楚王见到重耳时,评价说:“晋公子重耳志向广大严于律己,文辞华美而有礼节。他的随从态度严肃,待人宽厚,忠诚而能为主人效力。现在的晋国国君没有亲近的人,国内外均不得人心。我听说唐叔的后代,是姬姓中最后衰亡的,这大概要由重耳来重振国势吧!上天要振兴他,谁又能够废掉他呢?违背天意,必定会有大灾难。”

所以,重耳智囊团在面对“骊姬之乱”时,给出的策略时求活!

申生智囊团给出的建议是“死守”,重耳智囊团给出的建议是“生守”,对于骊姬之乱,没有哪一个晋国公子知道未来的结局,可我们知道一点,那就是“死守”是一种放弃,而“生守”是一种坚持。知识要升华为智慧,往往经历的就是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异常艰苦,也需要十二分的坚守。重耳的智囊团就像楚王评价的那样,“态度严肃,待人宽厚,忠诚而能为主人效力”,否则重耳也就坚持不了十九年了!这里重耳智囊团再得1分。

-----------------------------------------------

未知的未知:“愚昧”的失与“智慧”的得

在发现问题的阶段,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较高,此时要求的则是“找出变量本身”,所以需要在运用既有知识的基础上发挥新的创造性。换而言之,顶级智慧需要的是采用“元思维”的思考方式,从更高的自我角度去审视自己,对想要发现的问题,着眼点变成了“什么是我们不知道的”。继续以旅行的例子来说,知道台风马上要登陆,但是不知道会不会波及自己要去的地方,这时可能性和不确定性就会无限增大,那么什么才是旅行的问题呢?你需要用更高的自我视角去发现这次旅行的意义和将会面对的问题。

“未知的未知”指的是“连问题也不知道”(自然也不知道答案)的领域,即:发现问题的领域。在骊姬通过计策栽赃诸公子的时候,太子申生可以申辩,也可以武力反抗或者选择篡位,但这些选择的不确定性太高了,所以他放弃了;面对同样的问题,重耳则没有因循守旧地思考,他选择了创新,先是逃避骊姬、再是逃避晋献公、最后是逃避支持者,因为他从全局视角获知了这样的信息,“现在还不是反抗的时候,也不是成功的时机”。

在“得”和“失”上,晋国上演了“申生智囊团”和“重耳智囊团”的第三场PK。

一、鲁僖公四年,骊姬对太子申生说:“献公梦见你母亲齐姜,你要赶快去祭祀她。”太子就到曲沃去祭祀齐姜,回来把祭祀的酒肉献给献公。骊姬在酒肉中放了毒,然后陷害太子申生。

有人对太子说:“你应该申辩,国君是能够明辨是非的。”太子说:“国君没有骊姬,睡也不安,吃也不饱。我去辩解,骊姬必定有罪。国君老了,如果失去骊姬,一定不快乐,我也不快乐。”

那人说:“那你将要逃亡吗?”太子说:“国君还没查清我的罪过,背负着弑君的罪名出逃,谁会收留我呢?”

最后,骊姬成功逼死太子申生,又诬陷重耳、夷吾而逼走了他们。

所以,申生智囊团根本就没有让太子明白“什么才是问题”!

二、鲁僖公二十三年记载,自鲁僖公四年出逃以后,重耳在狄国呆了十二年才离开,后又途径卫国、齐国、曹国、宋国、郑国、楚国、秦国,最后回到晋国。为什么他能坚持下来呢?其中有这样两件事情。

到了齐国,齐桓公将宗室女儿嫁给重耳,又赠马八十匹。重耳便安于齐国的生活不想再走了。跟随出逃的人都认为这样不行。姜氏与子犯商量,把重耳灌醉,然后把他送走。重耳醒来之后,生气地拿起戈来追赶子犯。

重耳过卫国的时候,经过五鹿这个地方,重耳一行人向乡下人要饭吃,乡下人给了他一块泥土。重耳发怒了,要鞭打乡下人。子犯忙说:“这是上天赐予我们的啊!”行了稽首之礼后,把土块接过来放在了车上。

跟随重耳的子犯等人一直警醒着他,直到他重新回到晋国,成为国君。这说明:重耳智囊团一直在提醒公子重耳去不断发现“什么才是他的问题”!

所有人在理解事实的时候,多少都会存在一些偏差,或是以自我为中心去看待问题,或是对于最近发生的事印象更深刻,又或是选择性地放大对自己有利的事,对自己不利的事则装作视而不见。太子申生的失败是因为他的智囊团不能发现问题背后的问题(未知的未知),已经迫在眉睫了还在劝太子申生“奉身为孝”,这不是愚昧是什么?反观晋文公重耳的成功也不是因为他在一开始就拥有顶级的智慧,而是他背后的智囊团一直陪伴了他的成长。从发现问题的角度来说,重耳学会的是不断重置原有的已知与未知,从而实现了在无偏见的状态下进行思考。所以,在“得”与“失”的较量中,重耳的智囊团再得1分。

-----------------------------------------------

春秋顶级智囊团的秘密

人类是在各种各样的认知偏差的前提下,“以自我为中心”看待事物的。也就是说,由于是主观性的理解,认知偏差阻碍了申生智囊团发现适用于太子申生的“问题”,且他们对于晋献公选继承人和骊姬之乱的“解释”缺乏明确的认识,结果是他们的知识不但没有帮助到太子申生,反而害死了他。

“先友、狐突、梁馀子养、罕夷、先丹木、羊舌大夫”这些是跟随者太子申生的人,“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魏犨、司空季子胥臣、舅父子犯”这些是跟着公子重耳的人,可以说他们都是晋国的智者,而两方人马也都以申生和重耳为中心,聚合成了强大智囊团。但从申生和重耳的不同结局可以对比出,重耳智囊团的智慧明显高于申生智囊团,那么这个顶级智囊团的秘密到底在哪里呢?大约就在“无知的无知”几个字上。

从太子申生智囊团和公子重耳智囊团的故事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事实:“无知”本身并不是问题,不知道自己无知才是最大的问题。“顶级智慧”大约就是“无知之知”,即:客观审视自身从而排除盲信的“意识”或“对于无知本身自察自觉”的状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