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or牛顿,that is no question!

这是【伴点襄思】第 004 篇文章

1985年,信息论之父香农接到了一个神秘电话,他被告知自己获得了第一届京都基础科学奖的得主,这是由亿万富翁稻盛和夫赞助的奖项。京都奖的范围被特意扩展到诺贝尔奖所不涵盖的领域,包括数学与工程学。对于香农而言,京都奖是最重要的成就,代表他职业生涯的巅峰。

在获奖感言仪式上,香农晃悠悠地走上了领奖台,说了一番话,其中有一段说道:“不知道日本如何教授历史,但是我在美国读大学的时候,大部分时间被花在学习政治领袖和战争上,包括恺撒、拿破仑和希特勒。我认为这是非常错误的。历史上重要的人物与事件应当是思想家与发明家,像达尔文、牛顿、贝多芬这样的人,他们的成就持续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段话时,深受感触,以下,我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大多数时候,我们关注的历史,都是王侯将相史,刘邦、曹操、凯撒与拿破仑,固然是历史中的佼佼者,但他们成功的经验,并不能被任何人所模仿。我们在阅读这样历史的时候,除了获得一定的“自嗨”式心里满足,以及让我们增长了“吹牛”谈资外,似乎并没有什么收获。

也许,他们成功的经验可以总结为这样一二三条,让我们在“指点江山”的时候多了一点自信与历史数据,但我个人觉得,这样的历史,很多时候都是一种扭曲的历史。

早年在写三国的时候,我就曾说过,我看到目前的一个现象,就是大部分人关心究竟是赵云牛逼还是许褚厉害,如果马超和吕布打一架,谁更有可能赢得胜利等。而一些像仓慈、郑浑等实实在在为百姓谋一方福祉的官员,几乎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是被冷遇的对象。

我们一方面,崇拜那些勇猛过人或智慧超群的人,另一方面,又在抱怨普通百姓的生活艰苦,这种社会的不平等,是否有一部分原因是我们诸多芸芸众生所一手推动的?

再进一步,甚至整部中国史,都是一段段成王败寇史,除了祖冲之、沈括、徐霞客等一些在其他领域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人之外,其余的都是战争史与政治史。

或者换一种问法,我们是希望这个世界多一点像刘邦这样的人还是像祖冲之这样的人。答案不言而喻。

这并不是说刘邦不重要,在历史中可有可无,只不过,在关注他们的同时,我们是否可以花一点精力去关注一些科技史,一些发明史。

成王败寇的历史看过了,会让我们的思维越来越狭隘,会将我们困在“永恒的当下”。

实际上,真正推动社会进步的是科技与科学,与我们百姓息息相关的,也是这些发明,当它们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量变就会引起质变。

我将历史分为长期与短期,在短期内来讲,一个英雄人物的出现,或许会决定历史的走向,但这种决定,无非就是决定坐江山的是姓赵的还是姓李的,整个社会或许不会因此而发生大的变化。在长期来讲,历史自有其自己的轨道,从而在某一时刻“回归均值”。而没有牛顿、伽利略、爱迪生等,历史可能就会发生大的偏转,或许没有牛顿,还会有羊顿;没有伽利略,还会有减利详;没有爱迪生,还会有恨迪死。但一来,他们起到的作用是一样的,二来,有些灵光一现的产物,还真的就是个人的产物。

再者,没有牛顿,可能还就真没有羊顿,而没有刘邦,也还会有另一个与项羽分庭抗争的人物。

我们可以来假设一个场景,假如在秦汉末年的时候,没有刘邦,项羽如果没有对手,自然就会成为天下之主,但他推行的一些政策,分封大量诸侯,是开历史的倒车,而且他性格的原因,导致他对周围的人都很吝啬,他众叛亲离的结果可能不会有什么改变。这个时候,历史自然会涌现出一个与项羽作对的人,这个人可能不叫刘邦,但他起到的作用,与刘邦类似。

当然,历史有很多偶然,可能一场战役打偏了,原本可以生下牛顿的祖先被不小心打死了,那么这个时空自然就不会有牛顿出现。但如果陷入这样的论战,用吴军老师的话说,就是没完没了了。

尤瓦里·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说道:“我们之所以研究历史,不是为了要知道未来,而是要扩展视野,要了解现在的种种绝非'自然’,也并非无可避免,未来的可能性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很多人读历史,越读越偏激,越读越固执,早年的时候,我也经历过这样一个阶段,比如读汉朝的历史,觉得汉朝真伟大,是最牛逼的王朝,读宋史,又觉得宋朝是最牛逼的王朝。再者,对于一个举足轻重的大人物,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他,历史的走向会如何。一般来讲,有没有他,历史最终的形状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但这样的历史视角,更多时候会让我们陷入谁谁谁牛逼的口水战。

而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牛顿,我们大概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历史肯定会不一样,它最终的形状会发生明显的改变。

如果历史可以拉长到几千年的时间去看,拿破仑的重要性只会逐渐递减,直至最后没有,奥斯特里茨战役,法兰西皇帝,可能都还不如他的《拿破仑法典》,而这部法典,不如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一千年后的人们,谁会在乎拿破仑是否是法兰西皇帝呢?又有谁会在乎奥斯特里茨战役,拿破仑是如何打败了庞大的俄国沙皇+奥地利+神圣罗马帝国的呢?

拿破仑or牛顿,that is noquestion!

与君共勉

2020年12月20日

再读卡夫卡之《城堡》

读书还有必要吗?读什么?怎么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