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潮流(东汉)之黄巾起义
看过三国的朋友都知道,东汉末年分三国,而发生于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正是东汉这个庞然大物轰然倒塌的导火索。今天且看黄巾起义如何将东汉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汉灵帝即位后,设置西园供自己享乐,却苦于财政吃紧。在其母亲董太后和及常侍们的教唆下,公然卖官,也可谓奇葩。当时花钱就可以买到自关内侯以下至光禄勋下属虎贲、羽林等部门职位。甚至还规定:地方官比朝官价格高一倍,县官则价格不一,官吏的升迁也必须花钱。求官的人可以投标,出价最高的人就可中标上任。除固定的价格外,还根据求官人的身价和拥有的财产随时增减。官位的标价以官吏的年俸计算,其价格甚至达到了官吏年收入的一万倍。更奇葩的是,官吏的调迁、晋升或新官上任都必须支付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官位标价,也就是说,官员上任要先支付相当他二十五年以上的合法收入。许多官吏都因无法交纳高额的“做官费”而吓得弃官而走。而一些花了高价钱买了官爵的人,上任之后一门心思想着搜刮民脂民膏,一时间朝政上下乌烟瘴气,人民苦不堪言。
朝廷的腐败,官僚的压迫,接二连三的天灾,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一时间,各地百姓纷纷起来反抗。
巨鹿有兄弟三人,老大张角,老二张宝,老三张梁。张角懂医术,加之古代社会,人民皆有宗教信仰,张角趁此机会,以自身的医术结合奇书《太平要术》上的内容,救助人免费给穷人看病,所以穷人都拥护他。张角知道农民生活疾苦,盼望太平,于是他创立太平道,利用宗教拉笼人们。加入太平道的人越来越多,张角派他的弟弟及弟子远赴全国各地,一面给人治病,一面传教。10年多时间,太平道传遍全国,教徒人数达几十万人。张角创立太平道,目的就是起义。随道太平道的人数越来越多,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张宝、张梁分别为地公将军、人公将军。在北方冀州一带起事。起义原定公元184年三月初五,起义口号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可离起义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起义军内部出现了叛徒,将起义的计划告知了东汉政权,起义面临胎死腹中的危险。
由于形势突然变化,张角当机立断,提前一个月起义,各地起义的农民,接到张角的命令,仓促起义,由于他们都头裹黄巾,故被称作黄巾军。
起义暴发后,起义军攻打各地郡县,他们火烧官府,打开监狱,放出囚犯,查抄官家财物,开仓放粮,惩办官吏。起义很快席卷全国,不到10天的时间,全国都响应起来了,各地起义军从四面八方涌向洛阳,各地告急文书如雪片般飞向京都。
起义初期,黄巾军的主力分散在巨鹿、颍川、南阳等地,他们各自为战,攻城夺邑,焚烧官府,扫荡豪强地主坞堡,取得了很大胜利,打的汉军毫无招架之势。与此同时,在黄巾军的鼓舞下,各地还出现了许多独立的农民武装。他们有的打着黄巾军的旗帜,有的自立名号。在冀州一带,分散的农民军更是不可胜数。
灵帝慌忙下令州郡修理兵器,加固城防,派何进率左右羽林和五校尉营镇守洛阳,在洛阳附近增置八关都尉。又派遣皇甫嵩、朱儁、卢植等调集各地精兵,进剿黄巾军。并解除党锢,赦免党人,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各地豪强地主也纷纷起兵,配合官军镇压起义,其中我们熟知的有袁绍、袁术、公孙瓒、曹操、孙坚、刘备等。
但黄巾军在取得一系列胜利的同时,也暴露了许多弱点,如起义军各自为战,未能协调配合;人数虽多,却缺乏战斗经验,以致使东汉王朝能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各地豪强地主利用宗族关系,组织地主武装与起义农民为敌,也增加了黄巾军的许多困难。
东汉王朝为了确保京城洛阳的安全,首先进攻颍川黄巾。颍川黄巾军因缺乏作战经验,依草结营,被皇甫嵩乘夜纵火偷袭,使数万起义农民惨遭屠杀。陈国、汝南和东郡的黄巾军也相继失败。之后朱儁领兵进攻南阳黄巾军。双方争夺宛城,双方你争我夺,战斗十分激烈,黄巾军由于未能主动出击,丧失许多有利战机,加以首领韩忠动摇,使宛城终于失守。突围的黄巾军向精山转移,被官军追击,死伤惨重。
冀州黄巾张角暴病而亡,更是大大打击了黄巾士气。张梁接过统帅,皇甫嵩率官军偷袭黄巾军营,张梁阵亡。三万多黄巾军惨遭杀害,五万多人投河而死,河水为之断流,张角被剖棺戮尸。张宝也随即兵败于下曲阳而阵亡,十余万黄巾军被杀害。起义以失败告终。
起义虽被东汉朝廷镇压,但汉室威信自此遭遇严重打击,汉灵帝死不悔改,反而继续享乐。之后各地起义多如牛毛,产生许多分散的势力。黄巾起义得最大影响是导致汉灵帝下放权力,助长地方军拥兵自重,各群雄互相攻击,逐鹿中原,甚至东汉皇帝在军阀手中如同无物,所以黄巾起义是促使东汉灭亡的导火线,这正拉开了三国时代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