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卫生歌之“欲求长生先戒性”
欲求长生先戒性,火不出兮神自定;
木还去火不成灾,人能戒性方延命。
看到“长生”,我们就想到“长生不死”。其实长生的意思就是长寿,并不是说不死。长生不死是一种道家的一种理想的状况。从理论上讲,人是可以长生不死的;但实际上,长生不死是不可能的,因为有生就有灭,这就是理论和实际的差异。
戒性就是戒除你点儿性子。人性,有先天之性和后天之性。先天之性比较清静,比较纯良,它是性善的。“人之初,性本善”讲的是先天之性。荀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讲的是后天之性。后天之性是习染而来的。有的性是前生带来的,有的性是在母体期间受父母情志影响而来的,还有成长过程中受各种人影响得来的。一个人,身前身后,经历了各种不同的环境,在其中学习、沾染,就是习染。其中恶的又比较多,所以后天之性往往蒙蔽先天之性,使人变得顽愚。
佛家讲人有自性,就是人本身的先天之性,本是美玉无瑕一块,但在五浊恶世中经历各种习染,变得污七八糟。所以后天之性蒙蔽先天之性,这就是业障,使人顽愚,刚强难化。所以,佛家讲明心见性。你能把后天习染的东西全部给扔掉,回复真我状态,那么必然是清静的、善良的,要是这样的话,那你就成佛了。这里的“戒性”,就是戒后天之性,让先天之性呈现出来。
动了后天之性,就会动火。中医常讲,心藏神、属火。心性一动,心火就会外越,心神不安。有个成语叫“神魂颠倒”。神不安,魂就不安。肝藏魂,魂不安就动了肝气,动了肝气人就会动情。这个“情”字,就是一个竖心旁加一个青字,竖心旁代表心火,这个青字就代表肝,它本身就是木火相生、心肝动摇之象。动了情,就更进一步地引动心火,肝火心火愈演愈烈,互相推动,愈演愈烈。
如果不动性子,心火不外越,那么肝木之林就会处在一种平和的状态。心和肝平和,你身体就平和,就好比一片树林,你不用火去烧它,它就不会酿成森林大火。戒掉性子,寿命自然延长。这就叫“木还去火不成灾,人能戒性方延命”。
有人说,老年人的性子一般都会谦和、平静,不容易生气动火。的确,人的性子会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被岁月磨平一些棱角,性子平和一些。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