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烟:栉风沐雨砥砺奋进三十年

井烟:栉风沐雨砥砺奋进三十年

文/罗余作

井冈山卷烟厂,从1991年创立,至今2021年。三十年的峥嵘岁月,栉风沐雨,薪火相传、砥砺奋进,积聚着勇于担当、敢于拼搏的传统,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逐步发展壮大了起来。展现出了“规模小厂、活力大厂、管理强厂”的鲜明特色。虽经历史变迁,但始终坚持理想相承,积淀着井烟人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井烟人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井烟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井烟的历史是井烟人坚持不懈的创业史和发展史。

回顾工厂三十年的创造历程,井烟人牢固树立“两个至上”的行业共同价值观,敢于求实创新、与时俱进,瞄准“打造'小而精,小而优’的卷烟制造工厂”这一目标,基本沿着“引势而起、蓄势待发、破势而出”三步走的趋势,立足“质量、成本、效率”三个中心,围绕“抓队伍、强基础、树形象”,全面推进了“质量立企、管理壮企、人才强企、文化兴企”四大工程,不断夯实企业内部管理,提升企业形象。展示了井烟人戮力同心、砥砺前行,实现了企业跨越发展里程。

首先,井烟第一个十年“引势”创业,起源于红土地基底,得益于党和国家对吉安老区的特别关心和扶持。建厂前十年,企业主要树立了两个标杆,一个以井冈山作为厂名。另一个以黄洋界作为企业产品的标识。

吉安是井冈山革命摇篮所在地,黄洋界是井冈山主峰。伟人毛泽东说:“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他还说过:“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人无精神不立,企无精神不强。工厂的起名,昭示着井烟人要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要有这种情怀,这种境界,这种超越,这种不甘平庸、不甘屈从、不甘得过且过的血性和品节。当年,正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从实际出发,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寻找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新道路,诞生了井冈山精神。他们面对困难时,艰苦奋斗,攻克难关,取得胜利。

1982年,也就是井烟前身的吉安卷烟厂建厂初年,国务院原内务部部长曾山夫人邓六金和国务院原副总理邓子恢夫人陈兰两位年过七旬的老红军,她们心系老区、情牵扶贫,离休后回到当年战斗过的苏皖地区故地远游时,写的调查汇报引起了中央领导的足够重视,中央关注和扶持贫困老区经济发展,后来,国务院还专门出台了一系列振兴苏区发展政策。

吉安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在这块红土地上,曾经奔涌过“十万工农下吉安”的钢铁洪流。吉安既孕育了悠久厚重的庐陵文化,又历经了革命战火砥砺。“人间正气,天下文章”是对庐陵的写照,文章节义是庐陵的鲜明特征。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周必大、文天祥、杨万里,“五忠一节”辉耀靑史。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的民族气节更是千古绝唱。而在当代,仅吉安县就有一万多有名有姓的烈士为国捐躯,诞生了46位开国将军,走出了100多位副省军级以上的共和国的高级干部,他们为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谱写了气壮山河的一页。

1982年,在中国烟草总公司成立后,吉安这片红土地的人们穷则思变,窝在山沟沟里的吉安卷烟厂开展作坊式生产。接着,因国家正式确立的烟草专卖制度而宣告停产。

1990年9月28日吉安县原县长助理陈福香等人《关于恢复卷烟生产若干问题的调查报告》得到上级政府的关注,原江西省省长吴官正亲定将“吉安卷烟厂”改名为“井冈山卷烟厂”。

1991年3月井烟实施了第一次搬迁,开始了恢复卷烟生产、人才引进、员工培训、建章立制等各项工作。1991年6月11日,江西省舒圣佑省长代表省政府签发的《关于恳请将井冈山卷烟厂列入国家计划的请示》。在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余秋里老将军的亲自关怀下,1991年8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纳入国家计划内管理,生产和销售列入国家计划。从此,井冈山卷烟厂保留了下来。1991年9月18日,吉安县老将军余秋里将军亲笔题写“井冈山卷烟厂”厂名。

1992年和1994年,井烟经历了两轮生产技改建设竣工投产后,告别了当初作坊式卷烟生产格局。

记得企业成立之初,没有班车,没有办公楼,没有食堂,只有山沟里的原吉安卷烟厂遗留下来的最简陋的设备和几张办公桌。夏天,草帽和毛巾浸透了汗水。虽说白手起家,但大家却干劲十足。企业挂牌时,干部管理体制还未明确,机关只有二十几个人,那时人少,但工作效率却很高。由于人员比较紧张,职能分工难以明确,一个人往往得干好几样工作。那时,白天正常上班,晚上还要手撕烟叶等等事情。

井烟人创业前十年,围绕品牌发展,实现卷烟立足市场,从吉安庐陵古绿文化和井冈山红色文化中汲取精华,先后开发了“庐陵”、“红杜鹃”、“禾河”、“吉泰”、“金庐陵”、“德胜门”、“苍松”、“井冈松”、“宝石玉”、“黄洋界”和“天宝”等二十多个品牌,终于在2001年,企业在投资建设《电子控制卷烟生产配套工程技术应用》以后,象征着井冈山和庐陵特色文化的“黄洋界”和“物华天宝”两个品牌的卷烟脱颖而出,成为了吉安人心中的产品名牌。

在这十年间,工厂现场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标准化管理、计量管理、经济责任制和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应时而生,护卫着品牌发展的硬件和软件基础条件有了较好的改善。

其次,井烟第二个十年“蓄势”成长,依靠“天时地利”,继续发挥“外力”和“内力”的作用。“天时地利”是指党和国家扶持革命老区发展政策;“外力”指上级领导的关怀,“内力”是井烟人坚持了井冈山精神的传承。井烟自实施第一次搬迁以来,长期得到了党和国家以及各级政府领导的亲切关注,他们不仅为井烟的保留,而且继续为井烟的发展付出了心血。

2003年4月8日,经国家烟草专卖局、财政部批准上划为中央直属企业。2005年5月,与南昌卷烟厂、兴国卷烟厂“三厂重组”,合并为南昌卷烟总厂,7月14日经国家烟草专卖局批复同意设立南昌卷烟总厂重组江西卷烟工业。2005年10月28日,江西中烟工业公司成立。同日,南昌卷烟厂、井冈山卷烟厂、兴国卷烟厂联合重组为南昌卷烟总厂。南昌卷烟总厂正式挂牌运行,企业更名为南昌卷烟总厂井冈山卷烟厂。

2008年1月,与南昌、赣南、广丰、兴国卷烟厂实现“五厂重组”,合并构建了江西中烟二级母子公司。2009年10月29日更名为江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井冈山卷烟厂,系江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的四个生产制造点之一。

而井烟人就在这“蓄势”成长十年间,仍然在苦练本领,默默奉献。因为他们相信周恩来总理说过的一句话:“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是老实人才能经得事实和历史的考验”。在上级领导的期望和鞭策下,企业一直秉承“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以延续民族创新精神、振兴老区工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为吉安老区经济崛起而发奋。在井烟人看来,理想是大家前进的方向,要回报各级领导对企业发展的厚爱,如果在文化上不能对行业和地方有所贡献,经济上不能有较快的发展,那就对不住吉安人民,也对不住关心井烟的领导。事实证明,现实有了理想的指导才有前途,反过来也必须从现实的努力中才能实现理想。井烟人能够吃苦耐劳,因为井冈山革命精神,就是从吃苦中得来的。井烟人热爱这片红土地,拥有精神自信的泉源,从而始终坚信企业将面临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为此,象当初创业一样,日夜与严寒酷暑鏊战,人心与意志比拼。全球控烟浪潮磨练了井烟人的意志和共识:“今天的现实是不够美满的,但是美满的现实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去创造”。

漫漫风雨路,雨后见彩虹。面对设备落伍、工艺和信息化技术无法升级,井烟人没有气馁。在井烟人看来,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从此,井烟人更加表现最有自信心和自尊心,能够自强,敢于向一切行业的长处学习。经济建设中的科技创新和文化建设中的管理创新,好像一辆车子的两个轮子,相辅而行。为了适应烟草行业经济一体化,加快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规范管理流程和模式,提高市场竞争力,井烟人一直坚持把推进设备技术改造和谋划信息化工厂数字化转型升级放在优先的位置,以谋求两化融合,实现企业跨跃式发展为己任。自从2001年成功完成了国家“倍增计划”《电子控制卷烟生产配套工程技术应用》,企业实现了卷烟生产质的飞跃。生产的井冈山上“黄洋界”和吉安庐陵新品“物华天宝”系列卷烟迅速占领市场,得到了消费者的普遍认可,经济效益得到了显著提高。该项目2003年经信息产业部授予近五年来国家“倍增计划”优秀应用项目而受到表彰。

2005年10月,井烟人继成功实施并应用国家局行业卷烟生产经营决策管理系统和江西省卷烟网上交易系统之后,企业启动0A办公系统、企业会计电算化和网站等项目建设。同年,实施了江西中烟用友ERP—U8财务信息系统。通过软件、硬件的初步应用及培训,全厂干部职工对信息化的认识和应用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促进了各部门信息员和用户骨干的电脑操作和应用水平。全面提高了企业的市场响应速度和应变能力。

2007年,井烟人围绕综合用房工程建设的需求,成功实现了计算机网络升级改造等一系列项目建设并投入使用,办公条件从此得到改善。另外,在卷烟生产上,期间,企业推广应用了南昌卷烟总厂生产管理系统和卷接包数据采集管理系统。保持了与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同步。期间,完成了企业信息化建设填平补齐,配合公司完成了公司财务与供应链(NC)系统、人力资源系统、公司OA协同办公自动化信息系统总体部署,加强了办公自动化系统网上公文流转事项管理,企业建立了上网行为管理系统和监控及火灾报警系统,井烟初步形成有企业特色的,以开放、务实、创新、团队精神为内涵的企业信息化。

在企业管理上,这中间十年间,井烟人实施了组织机构调整优化,促进了工厂现场管理、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综合管理体系建设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得到同步升级,工厂考核从经济责任制转向绩效管理机制,逐步实现了从传统管理到现代管理的转变,为品牌发展和进入市场竞争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井烟的第三个十年“破势”发展,实现了“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得益于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和管理进步。2012年06月28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吉安老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井烟人响应国家新政策,经过历代领导的前赴后继的努力争取,终于等到2013年,国家在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设中同意工厂异地技改,项目选址仍在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井烟终于迎来了第二个发展的春天。面对新厂,对井烟人来说,是理想,是希望,是坚定的信心。几年来,企业围绕“全力对接技改,全面适应新厂”的脚步,踏着新的征程节拍,推进理想是“企业先进、管理一流、员工卓越”。光阴寸金,只因大家有梦、有付出。易地技改项目于2014年9月23日通过国家烟草专卖局批复,11月20日开工建设,2016年10月22日转入投产,达产达标后,成为了吉安地方经济发展支柱企业和社会效益最好的项目之一。整个项目从开工到正常运行,建设周期两年,创造了行业甚至国内建设最新速度,为进一步支持井冈山革命老区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今天的井冈山卷烟厂任重道远,不可姑息。该做什么?怎么去做?做到什么样?曾经的井烟梦的大讨论、大思考,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全厂干部职工在砥砺前行中找准定位有进作为,定准方向不偏不离,也让大家更加清楚的明白了自己的使命和责任。老一辈的爱心启迪和教育了大家:要加大力度脱贫老区、致富老区,要加快进度建设老区、发展老区,要让老区的明天更加美好!

随着中央“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新的井冈山卷烟厂适应国家烟草专卖局现任局长凌成兴提出的“集成各路特色,打造行业典范”、江西中烟工业倡导的展示“科技进步、工艺先进、社会责任、行业文化”四个窗口和建立地方工业标杆的要求,围绕“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充分发挥物联网技术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继异地改造项目中的企业生产制造(MES)、动力、制丝、卷包、物流、消防和生产监控等等多个信息管理系统建成之后,以市场需求为根本导向,于2016年开始探索和推进实施智能物流批次管理系统项目建设,打开了建设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化融合的“四新”经济的突破口。在融合技术创新、应用创新、模式创新内核的基础上广泛嵌入和深化应用大数据、物联网、信息安全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了覆盖卷烟生产和成品的批次管理应用、生产制造过程大数据挖掘运用,精益生产和智能物联应用,实现了卷烟生产数据链全过程的跟踪与追溯,在架构、开发和利用这个平台方面做出企业特色,在达成物联网工厂和数字化目标上成为一张“吉安名片”。

最近的十年,井烟终于实现了在吉安红色土地上的数字化转型实践。目前,正向着智能工厂建设推进。如今,新的企业更加注重科技创新,更加注重管理创新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科技专利等各类成果层出不穷,增强了企业发展活力。

井烟三十年的日月追求,锐意进取,砥砺前行,掌声中有泪水,成功里有理想;三十年的励精图治,一代又一代井烟人用坚强的毅力与卓越的智慧书写了一页又一页的胜利篇章。如今,一个崭新明亮的工厂展示在世人面前,现也正在朝着努力实现“活力井烟、效率井烟、创新井烟、幸福井烟、美丽井烟”目标,着力把新井烟打造成为展示烟草行业先进工艺、展示烟草行业技术进步、展示烟草行业履行社会责任、展示烟草文化的“窗口企业”。

作为井烟人,我们期待井烟能尽快走在行业的前列,让自己无论身在何处,只要说一句“我是井烟人”,便引来无数仰慕与称赞。曾经的落后应让它成为过去,当今的井烟,正是我们用双手成就我们的梦想的时机!我们期待井烟的科技包括厂房、设备、工艺、计量和信息化更上档次,井烟的管理再上台阶,期待井烟这块金字招牌,在吉安红土地上永放光芒。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今年年初,厂党委、厂部以庆祝为契机,以“30年薪火相传,铸就井烟辉煌”为主题,精心组织策划和开展建厂30周年“五个一”系列活动。即编写一本厂志、开展一系列体育赛事、举办一场晚会、制作一本宣传画册、拍摄一部宣传片。其中,具体负责宣传画册制作工作的刘斌同志嘱我写文纪念。我想,今年庆祝建党一百年,就是回顾我们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壮大发展的一百年。这其中的力量源泉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党的信仰和建党精神。而单位开展的“五个一”系列活动,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大家进一步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凝聚人心、展望明天。同时,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感恩之心、奋进之心,不断增强主人翁意识和敬业精神。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当前,为实现井冈山卷烟厂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紧跟行业高质量发展步伐,在公司党组坚强领导下,主动作为、奋发有为、担当善为,拿出“开局就是决战、起跑就是冲刺”的奋发姿态,凝聚“九牛爬坡,个个出力”的奋斗合力,勇往直前,开拓进取,努力奋斗。

作者声明:

——本文系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另外,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若作品中的文字、美术、摄影等有涉及您的版权问题,请您及时与我取得联系,我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转载内容或作品!

猜您喜欢

作者简介:罗余作,男,汉族,1965年11月出生,江西吉安永和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网络与信息管理师,2019年中国优秀CIO获得者,高峰论坛特邀嘉宾。吉安县诗词学会理事兼期刊《文山艺苑》编委;吉安市庐陵诗词学会会员,《庐陵诗词》电子微刊编委;吉州区诗词楹联学会会员;吉安县文学协会副主席、代主席、协会《庐陵文苑》期刊和微刊编委。2020年荣获中国乡村作家荣誉称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