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肺癌变成慢性病可能吗?他用这种疗法,已让100多人存活超10年

随着医学手段的进步,“谈癌色变”似乎已经成了过去时,人们对癌症的看法也变得越来越理智。但在癌症的众多类型中,依然有一些“老顽固”,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这其中,就有肺癌。

肺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增长之快,让它一度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点杀手”。

有数据统计,近50年来,男性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女性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则分别能占到第二位。发病原因不明确、发现不及时等等,都加重了对抗肺癌的难度。

但在这样的“对手”面前,有人却说,他要把肺癌变成一种慢性病。

这个人,就是广东省人民医院的吴一龙教授。

吴一龙

谁说肺癌医生没有超过一年的病人?

以前,在肺癌医生中间时常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肺癌医生没有“没有超过一年的病人朋友”。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由于肺癌一经发现往往就是中晚期。

1980年,我国针对肺癌的治疗主要还是以手术为主,晚期病人的中位生存期是8个月。到上个世纪90年代末,化疗、放疗成为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晚期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提高到了10个月。即便后来的医疗水平有了更进一步提升,但肺癌晚期病人的中位生存期也仅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2个月。也就是说,在这些病人中,只有一半可以活到12个月。

但吴一龙不同。他不但有“超过一年的病人朋友”,甚至还有存活三年乃至更长的病人朋友。而他的秘诀,就是驱动基因和靶向治疗,或者说精准治疗。

吴一龙第一次听说靶向治疗,是在2000年。

那一年,44岁的吴一龙乘飞机到美国参加国际肺癌大会。飞机上,他意外遇到了当时负责肺癌新药研制的一位科学家。在和他的交谈中,吴一龙了解到,他们正在研究一种新的肺癌药物——易瑞沙,这种药物可以精准地找到病灶、发挥药效。听到这里,他几乎下意识想到:这类靶向治疗很有可能成为未来肿瘤治疗的方向。

没成想,在他知道这种新药的第二年,应用的机会就来了。

易瑞沙针对的是一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ER。这种受体的基因主要位于人类7号染色体的短臂上。当这个基因发生突变,人体内的正常细胞就会变成癌细胞。而易瑞沙的主要功能就是,钻入细胞内部,组织发生突变的EGFR基因,让癌细胞不再扩张。

那个时候,易瑞沙还没有得到卫生部的批准。但吴一龙刚好有一个病人,和肺癌抗争了很久,眼看着人就不行了。经过一系列检查,吴一龙判断,他的情况刚好符合易瑞沙的使用要求,便主动帮他提出申请,经官方批准后,顺利地拿到了“救命药”,并且大大延长了其存活时间。

有了这个成功案例,吴一龙在精准治疗上更有信心了。

2004年,美国两个研究小组的成果也进一步证实了吴一龙的想法。他们发现了非小细胞肺癌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驱动基因。有了这个做基础,吴一龙也迅速转入对EGFE基因更深层次的研究。后续的成果证明,他的这个选择非常值得。

易瑞沙:从待销毁到救命药

就在吴一龙转入对EGFR基因更深层次的研究时,国际上却突然开始否定易瑞沙的治疗效果。

当时闹到什么程度?美国只允许给之前服用过并且证明有效的患者使用这类药品,而欧洲则直接把易瑞沙下架了。

这个结果引起了吴一龙的注意。因为从他的经验来看,这个药的效果远比这些国家所公布的数据要好。

他和团队统计了国内包括广东省人民医院145例,以及北京、上海、广州等6所协作单位共506例肺癌患者EGFR基因的活化突变状态。同时,他也结合了之前日本同行、美国同行的相关报告。研究发现,这个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只在东亚地区的人群中突变发生率比较高。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易瑞沙在中国的治疗效果远比其他国家要好。

而他的这项研究,直接扭转了易瑞沙原本要被“下架”的命运。

2019年吴一龙参加肺癌热点讨论圆桌会

当然,有先天的基因优势是一方面,要真正把肺癌变成慢性病,离不开精准治疗。

吴一龙和团队在临床上就发现,同样是EGFR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同样服用靶向药物,治疗效果上也存在一定的偏差。他们顺着这个思路继续研究,发现这和病人EGFR基因的突变量有很大的关系,突变量越大,用药效果越好,而突变量越小的人则刚好相反,甚至还比较容易出现耐药性。

结合这个研究结论,吴一龙和团队为每个病人都定制了不同的治疗方案:什么时间用药?什么时间停药?出现耐药性该怎么办?每一项,都有很严格的定义和要求。

而在这个基础上,吴一龙和团队还同时牵头描绘中国人的肺癌驱动基因图。目前有可能作为药物治疗的基因突变靶点已经找到了将近10个,可以覆盖85%的肺腺癌驱动基因。同时,其中54%的驱动基因,已经找到抑制药物。

从数据上来看,目前我国已经有100多例肺癌患者通过精准治疗,存活超过10年以上。吴一龙还在对他们的情况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我的梦想是再过大概5-10年,治疗肺癌可以像治疗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通过终身服药就能控制,也就是可控的慢性疾病。”他说。

《我是科学人》纪录片由长安信托特约赞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