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解放从摘掉墨镜开始 ——《被讨厌的勇气》│ 书海遨游 No.19003

书海遨游 No.19003

自我解放从摘掉墨镜开始

——《被讨厌的勇气》

推荐程度:****

(了解阿德勒心理学的很好入门,但切勿随意投射)

原书阅读:243分钟

本文字数:2,020

本文阅读:7分钟

这是一本很赞的书,用对话聊天的模式介绍了阿德勒心理学的主旨和思路,浅显易懂。同时也集中的抓住了阿德勒心理学中反常识的方面,“否定原因论、否定精神创伤、采取目的论;认为人的烦恼全都是关于人际关系的烦恼;此外,不寻求认可或者课题分离也全都是反常识的理论。”以此也可以说是一本毁三观的书。

如果用简单的词汇来描述阿德勒心理学,也许就是整体观念下以目的论为基础的个体心理学。当然书中有一个更形象的词,“勇气心理学”

相比之前看的《自卑与超越》来说,如果那本是阿德勒自己的思想报告,这本书就更像是“阿德勒的柏拉图”来解读概括他的思想。相比《自卑与超越》更有内在感受变化,这本书能够帮助你更好的说清楚,阿德勒到底在想什么。

首先是核心基础,“课题分离”及“共同体感觉”。

“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分为’工作课题’、’交友课题’和’爱的课题’这三类。”,而“人际关系的起点是’课题分离’,终点是’共同体感觉’。”

这也许是最基础也是最难实践的一个观点。“阿德勒心理学反对一切’纵向关系’,提倡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作’横向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这可以说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所以在一个真正的横向关系下,才能实现这两点。

这也是我担心这本书,进而评价的时候没有给足五星的原因,因为这一点几乎是打中了绝大多数人。如果要实现真正的课题分离,或找到共同体的感觉,往往是要彻底颠覆很多人生的基本信念。这往往是光靠看一本书是无法实现的。

然而这种观点很容易让刚接触的朋友有种能够突破自我的感觉,于是从行为上进行模仿。也许就像佛家说的在领悟“空”的过程中很容易进入“断灭空”的境界。有很多信念的前提假设还局限在纵向关系中的话,是无法真正的做到这些。

“阿德勒反对把精神和身体、理性和感情以及意识和无意识等分开考虑的一切二元论的价值观。”而现在很多人不要说二元论,连身体、感情、无意识这部分的觉察和感受都会很差,又岂能一下领悟到横向关系的境界。

就好像“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弗洛伊德式的原因论是’拥有的心理学’,继而就会转入决定论。另一方面,阿德勒心理学是’使用的心理学’,起决定作用的是你自己。”书中的“青年”费了好多精力才似乎弄懂原因和目的之间的区别,当理解这些区别的时候才能将课题真正的分离。

同时也可以进一步的能真正看到自己在共同体中的位置,“你是共同体的一部分,而不是中心。”同时还又能反映到自己在关系中的位置。说说容易,要实践还是任重道远。

但这两个基础恰恰又是最重要的,就好像这本书的关键词,“甘于平凡的勇气”。“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的答案。”

其次,作为延伸的话题,“自卑情结”、“优越情结”和“幸福感”。

这些是阿德勒心理学里讨论最多的。通过这本书,也让我更加明晰了自卑感和自卑情结的区别。也许这和阿德勒自己的成长经历有关,这个问题在他的思想里分析的特别透彻。

我会认为这些话题的核心在于“认同”,阿德勒是极力主张不寻求认同的,“一味拘泥于认可欲求的人也是极其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进而“所谓’追求优越性’是指自己不断朝前迈进,而不是比别人高出一等的意思。”连同幸福也解释成为一种贡献感。所以这一切都只是和自我有关。

也许只有在真正的横向关系下,才会有这样的状态,同时“既不表扬也不批评,阿德勒心理学把这种基于横向关系的援助成为’鼓励’。”也相应促进了幸福。

最后,是三大良方,“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正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也就是’自我接纳’--才能够不惧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赖’;而且,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并能够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够做到’他者贡献’;同时,正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

光说不练假把式,也许这就是可以实在操作和践行的方向。当然并没有那么具体,只是给了一个指引。也告诉了你将会遇到些什么,就好像“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

这部分的内容其实并不多,如果初学心理的朋友也许还会云里雾里的。当然一本书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能够帮你打开一扇窗就已经很好了。

或者很喜欢书中的比喻,就好像很多人会一直戴着墨镜看世界,阿德勒心理学就是在帮助那些希望自我的成长或者解放的朋友摘下墨镜。虽然现在鲜有专门的阿德勒学派的课程,但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主流的心理咨询学派里都或多或少的有阿德勒的思想在里面。

最后要对希望自我成长或自我解放的朋友们说,“请不要把人生理解为一条线,而要理解成点的连续。”“如果感觉能够看得到过去也能预测到未来,那就证明你没有认真地活在’此时此刻’,而是生活在模糊而微弱的光中。”也许阿德勒心理学可以成为照亮你此时此刻的强光。

让我们能够真正看到,“世界极其简单,人们随时可以获得幸福。”

2019-1-5

作者:古贺史健 & 岸见一郎

(0)

相关推荐

  • 《被讨厌的勇气》内容篇

    动机在杭州推荐里的总结: 阿德勒想要帮我们挣脱的第一个束缚来自过去.重要的不是过去,二是你怎么看待过去,而我们对过去的看法,是可以改变的.所谓的心理症状,并不是过去经历的产物,而是为现在的" ...

  •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5(终结篇)

    想不到真的可以这样一直写到最后一章.感谢朋友们的一直鼓励和追读.令人有感悟的书值得细细品读,每个人都会读出自己的体会,也会有不同的见解.这是我第一次用逐章精读的方式写笔记,过程有些痛苦,但收获很大,阿 ...

  • 《被讨厌的勇气》丨NOTES

    少穻 終身學習者丨 產品設計師 學得好壊另說,至少在學 内容简介 /*过去无法挽回,未来可以改变,不要把现状归因于过去,怨不得他人,当下路怎么走,你有选择,扛起自己应负的责任,走自己想走的路,不用担心 ...

  • 你具有“被讨厌的勇气”吗?

    这两周在读的一本书叫<被讨厌的勇气>,有一天早上我拍了几张照片发微信上,被同事戏谑:这么喜欢发心灵鸡汤.我微微一笑,对他说:怎么样,对你有作用吧,感觉你今天比平时来得还早一些. 我们生活中 ...

  • 27/50|《被讨厌的勇气》 读书会分享~

    举办成功! 书籍:<被讨厌的勇气> 媒介:微信群 流程: 第一环节:分别陈述各自的框架脑图 第二环节:逐章分享感受.疑问并讨论.(之中代入自己的亲身经历并探究) 第三环节:总结可实践性原则 ...

  • 《被讨厌的勇气》| 袁泽解读

    关于作者 岸见一郎,日本哲学家.日本阿德勒心理学会认定顾问. 古贺史健,日本自由作家. 关于本书 本书全篇采用了对话体的形式,主要介绍了关于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思想.阿德勒是" ...

  • 他们如何拥有“被讨厌的勇气”?| 读书会优秀作业①

    "父母有办法"读书会正式举办两期啦~ 刚刚结束的第二期活动中,我们用14天时间读完了非常经典的<被讨厌的勇气>. 有88.67%的家长完成全部打卡,返现秒到账. 有85 ...

  • 【好书推荐】打通自身的闭环——《被讨厌的勇气》精华分享

    关注我,让我成为你的专属小太阳吧    冯雪松[好书推荐] <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全篇采用了对话体的形式,主要介绍了关于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思想.阿德勒是"个体心 ...

  • 如何获得幸福的人生:最实用的心理学,没有之一

    如果说有一篇文章,读过后能瞬间改善一个人的心理状态,那么就是这篇了. 本文思想依托于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核心内容,全文共1698字,阅读时长8分钟,不用收藏,请一口气把它读完,你将从此开启一个幸福的人生 ...

  • 听说有人讨厌你,恭喜啊

    发布时间:2020-10-30 从小被教导:"要做一个别人喜欢的孩子,不要让别人讨厌你",于是我就成了现在的模样,活成了父母和大人心中的乖乖女. 我想有很多人和我一样,从小在一个传 ...

  • 《被讨厌的勇气》书摘

    <被讨厌的勇气>书摘 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日]岸见一郎.古贺史健) 推荐序一 勇气的心理学 逐步信任隐含着一种危险--那就是过分认同并忠诚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