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律师为什么成为“超低收入群体”?
刚做实习律师的时候,亲朋好友问,“你工资多少呀?”
我的回答是,“没有工资。”
与其说得中规中矩、少得可怜,不如就说得极端一点,反而给他们一种特殊职业的味道,我当时就是这样想的。
可话说回来,为什么实习律师的工资这么低呢?
我们往往都在给外人解释,可从来没给自己解释过。
01
有哪些客观原因?
01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也是以律所为出发点,法律服务市场上有大把的专职律师,实习律师并不是律所招聘的唯一选择,也并没有特有的优势。相反,那些携带案源、办案经验丰富的执业律师对于提升律所的竞争力更有益。
02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目前多数律师事务所还是传统模式,即个体联合,律师互不干扰的模式。在这种背景下,对实习律师的需求往往来源于一名成熟执业的专职律师。这就意味着,律所与实习律师的利益连接不大,薪资取决于一个带教律师本人。(因律所管理制度而有所不同)
03 从师徒制的角度看,其实也是承接上一条的行业现状,“师徒制”这一约定俗成的说法给这种雇佣添上了一层道德美化。这种名义上的情谊关系,加上实质上的实习律师进入律所之后的实践学习,造成了实习律师没有借口或者底气去索取更高的薪水。
04 从实习律师的特点来看,实习律师往往是刚完成法学理论学习的学子,进入律师行业之后还无法直接创造收益,而法学理论转化成法律实践也需要律所或者带教律师付出相应的精力成本。除此之外,实习律师的“申请律师执业人员”这样一个身份,在实务办案中的限制是非常大的。
……
02
为什么愿意接受低薪?
这样一个问题引发过很多人的讨论。律师业和其他行业一样,要经历长期的专业知识学习,未来要靠脑力和知识创造价值,而且要比一般的行业多出一个严格的职业资格考试,也就是所谓的门槛。既然如此,那么这些人为什么甘愿接受一两千块钱的工资呢?
我们或许可以提这样一个概念——“补偿性工资差别”。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即使能力和受教育程度相同的劳动者,从事不同的工作也会存在工资差别。而面对消极的工作处境和待遇时,就需要提供补偿性工资差别,以平衡由此原因导致的对工作的规避厌恶情绪。
一个职业的社会声望、社会评价、收入高低、稳定程度等,就可以产生补偿性工资差别。说到这里,其实就比较清晰了。因为律师业的社会评价是相对较高的,被许多人认为是一个“收入丰厚”的职业。
不管这些社会评价是真是假,普遍的认知会给年轻人留下这样的职业印象和思想观念。所以他们嘴里说着明白这个行业的难处,其实内心都向往着未来的高薪。
因而,大多实习律师一开始内心甘愿接受这样一份低薪。
03
低薪但并不轻松
律师行业真的是个收入丰厚的行业吗?这是个行内人争论不休的话题。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大多数人不会成为国内外影视剧里塑造的那种高薪律师,同其他行业一样,竞争非常激烈。而这一点,实习律师入行后不久便可以感受到。
现实中,实习律师的工作也并没有那么轻松,当付出却无法获得稍微可以慰藉人心的报酬的时候,不满的情绪便会滋生。妄图用行业发展、师徒制度压制实习律师的情绪,终会使培养新生力量的目的化为泡影。
04
实习律师有望提薪吗?
实习律师的工作肯定是有价值的,很简单而又本质的一个问题:我要真没价值,你招我干什么?
可要真的去谈实习律师的工资是否能够提起来,那就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了。毕竟在各行各业工资不断提升的当下,实习律师的工资水平却和十年前几乎没有差别,仍然徘徊在一两千左右。
现实中也有一些原本从事实习律师工作的法学生脱离了原有的发展途径,暂时投入到法律相关行业,涉及到挂证的事宜在此不便说明。
但目前的法律行业和十年前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较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律所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律所业务平台的创新。这或许是一个突破点。
在一些公司化的律所中,实习律师的工作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且实习律师的工资直接与律所挂钩,在身份上也是律所的后备力量,其工资水准或可发生改变。
在一些创新打造业务平台的律所,实习律师除了打杂之外,也能投入到拓展法律市场等工作中去,其创造的价值要比非法律专业的雇员更大,薪水自然也可以提升。
还在实习的小伙伴们,满意自己的报酬吗?不妨在评论区一起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