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酒杯里的宁静
太白一生既留意事功,也在意内心。他几时不快乐?又几时真正快乐过?
他一生着意践行的志愿,功成不居,笑傲王侯,这理想的姿态,其实从未真正实现。
他却不愿,亦不肯,因俗世的失意而折堕了自己的自在——好在有这天然洒脱的性子托住他,不然就堕入失意文人,有才无运之流了,想来不免乏味。
他的很多诗,读起来让人暂忘尘俗,忘记自己可怜可悲的处境,是高段位的心灵鸡汤。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月下独酌》(其一)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月下独酌》(其二)
《月下独酌》是组诗,有四首,拜语文课本所赐,众所周知的 是第一首。
我一直觉得这首诗是李白的自画像。他用诗句为自己塑造了一个 千古不移的鲜明形象:那持酒对花,舞步凌乱的姿态。明明是那样落 寞,却有着君临天下的潇洒。明明是那样清醒,却要长醉不醒佯狂。
我爱他格调高绝,永远有清贵之气,即便是愁绪万端,亦写得俊 逸豪迈、繁花似锦,绝不枯涩清 ,不愧是传说中的太白星君临凡。
这四首诗当真是写尽了诗者的骄傲和孤独。
他以天地为友,花月为伴,酒和先贤为知己。
天若无月,地若无酒,世若无诗,他又该是怎样地寂寞?
这时的他已经得到帝王的优待和赏识。“天子呼来不上船,自 称臣是酒中仙”——他狷狂到朝中贵戚瞠目,令寻常士人羡慕。他的 不拘礼俗,新鲜跳脱虽令帝王暂时觉得有趣,却也招致了许多不必要 的嫉恨。
表面的荣宠与内在的危机并存,以他的聪明未尝不知,只是不愿 就此收敛,丝毫不肯委屈自己。他这样峥嵘的性情,绝顶聪明却不机
敏圆融。到头来只能是任世事推着他走,他是万万不会从俗迁就的。
与杜甫不一样,与许多日后成为传奇当时却不自知的人不一 样,李白是从一开始明确知道自己要成为传奇的人,并一直为此而努 力。他这一生所作所为,从诗文到行事,无一不是在向世人昭示,他 就是传奇。他是偶临凡尘的谪仙,所以他有着笑傲王侯、睥睨世俗的 资本。
也亏得是生在大唐盛世,独一无二的大唐盛世,才托得住他这 飞扬跋扈的性子,由得他时醉时醒,来去自如,换作其他任何一个时 代,李白根本没有机会成为李白。
他爱慕的长安是空幻的,是他意念中可以随心所欲、大展宏图 的长安。现实的长安城还太小,太逼仄,冠盖满途车骑喧嚣,不够他 振翅高翔。
举杯邀月,樽中月影,或许那里才是他真正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