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2:触摸经典 借石攻玉

读写结合2

触摸经典  借石攻玉

●读●

明月清风自在怀

贾平凹

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年龄还小,想像不来“松间明月”的高洁,也不懂得“泉流石上”是什么样。母亲说这是一幅很美很美的风景画,要我好好背,说背熟了就知道意思了。可我虽将诗句背得滚瓜烂熟,其意思依然不懂。什么空山、清泉、渔舟这些田园风物也只是朦胧,而乡野情致则更模糊了。

后来上了大学,有了些古文功底,常常自豪于同窗学友。翻来覆去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也能时常获得师长赞许。再后来深入乡村,那儿有田园,却无松竹流泉;及至上了华山、峨眉山,并且专在月夜听泉,古刹闻钟,乘江南渔舟,访溪边浣女,都为寻找王维《山居秋暝》的那种灿烂意境,都为了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那份执着情结。一段时间,于人世纷杂之中,自以为林泉在脑,甚至以渔樵野老自居,说和同事纷争,劝解祸中难人。自以为心中有了王维,就了却了人间烦恼,看透了红尘纷争;更自以为一壶清茗,便可谈笑古今。

真正进入了人生的生存程序——结婚、生子、住房、柴米油盐等等,才知道青年时代“明月松间照”式的“超脱”,只不过是少年时代“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浮雕和顺延。真正对王维和他的诗的理解,是在经历了无数生命的体验和阅历的堆积之后。人之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潭里不能没有月辉。哲学家培根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顶上的松阴,足下的流泉以及座下的磐石,何曾因宠辱得失而抛却自在?又何曾因风霜雨雪而易移萎缩?它们自我踏实,不变心性,才有了千年的阅历,万年的长久,也才有了诗人的神韵和学者的品性。我不止一次地造访过终南山翠华池边那棵苍松,也每年数次带外地朋友观赏黄帝陵下的汉武帝手植柏,还常常携着孩子在碑林前的唐槐边盘桓……这些木中的祖宗,暑天雷摧折过它们的骨干,三九冻裂过它们的树皮,甚至它们还挨过野樵顽童的斧斫和毛虫鸟雀的啮啄,然而它们全都无言地忍受了,它们默默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到关头来,这风霜雨雪,这刀斤虫雀,统统化作了其根下营养自身的泥土和涵育情操的“胎盘”。这是何等的气度和胸襟?相形之下,那些不惜以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与金钱地位、功名利禄作交换,最终腰缠万贯、飞黄腾达的小人的蝇营狗苟算得了什么?且让他暂去得逞又能怎样!

王维实在是唐朝的爱因斯坦,他把山水景物参悟得那么透彻,所谓穷极物理,形而上学于他实在是储之心灵,口吐莲花!坦诚、执着、自识,使王维远离了贪婪、附庸、嫉妒的装饰,从而永葆了自身人品、诗品顽强的生命力。谁又能说不呢?的确,“空山”是一种胸襟,“新雨”是一种态度,“天气”是一种环境,“晚来”是瞬间的境遇。“竹喧”也罢,“莲动”也罢,“春芳”也罢,“王孙”也罢,生活中的诱惑实在太多太多,而物质的欲望则永无止境,什么都要的结果最终只能是什么都没有得到。惟有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自终保持独立的人格,这才是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王维的人生态度正是因为有了太多的放弃,也便才有了他“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的高洁情怀,也便才有了他哲悟金铂般的千古名篇!

“明月松间照”,照一片娴静淡泊寄寓我无所栖息的灵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细流浪淘洗我劳累庸碌之身躯。浣女是个好,渔舟也是个好,好的质地在于劳作,在于独立,在于思想——这是物质的创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

●赏●

1. 借得名作,书写体验。

这篇散文以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及其近体诗代表作《山居秋暝》为题材,实际上是借此书写作者自我的人生体验与感慨,表达了一个具有独立人格和鲜明个性的作家对“那些不惜以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与金钱地位、功名利禄作交换,最终腰缠万贯、飞黄腾达的小人的蝇营狗苟”的蔑视与鄙弃,抒发了“惟有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自终保持独立的人格,这才是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的心声。作者凭着自己的“无数生命的体验和阅历的堆积”,悟透了王维,悟透了《山居秋暝》,更悟透了人生的大道与真谛,于是才有了这篇假古喻今启迪人生的美文。

2. 展示过程,循序深入。

读诗文而有所感,可是这篇散文不是那种读后感的样式,也不是那种呈现阅读最终结果的样式,它以对阅读客体(亦即写作题材)——王维及其《山居秋暝》的循序渐进的认识与理解为线索,直观地展示了一个阅读体验认识的完整的过程。先写自己“年龄还小”时读《山居秋暝》想像不出诗中的意境,尽管按照母亲的要求把诗句背得滚瓜烂熟,但是仍然十分“朦胧”“模糊”;次写“上了大学,有了些古文功底”后常以诗中名句炫示于人前,博得赞许;又写后来走向乡村山野,寻找《山居秋暝》的意境,了却诗歌中那份执着情结,自认为已经读懂了王维,悟透了《山居秋暝》;最后详写“真正进入了人生的生存程序——结婚、生子、住房、柴米油盐等等”,“经历了无数生命的体验和阅历的堆积之后”,才真正对王维和他的诗有了深刻的理解,才真正体验到“人之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潭里不能没有月辉”,真正领悟到王维其诗的好“在于劳作,在于独立,在于思想——这是物质的创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这样利用材料,就逐层深入地发掘出了材料的内涵,而且能够引动读者入情入境,产生共鸣。

●仿●

   

——感悟美人鱼

方洁

安徒生的小美人鱼,你还好吗?你快乐吗?他们都说你变成了气泡,从此无忧无虑,整天追逐粉红云彩。可我知道不是的,当大海翻涌的时候,气泡化成眼泪融入碧波。海风呜咽是你在唱:请再给我点时间,让我学会说再见。

——题记

第一次看《海的女儿》的时候,我很羡慕小人鱼可以在那样蔚蓝又广阔的大海里游来游去,可以住在“墙上长着鲜花的大厅,琥珀镶着的窗子”的海底宫殿,听奶奶讲几百年也讲不完的古老又新奇的故事。我完全忽略了她后来的蜕变,沉浸在像个天堂的地方,似乎它承载了我童年所有的梦想,甚至乎,我希望变成小人鱼去过那种当时在我看来很美满的生活。

日子一天天飞快的穿梭,在我告别无忧岁月的时候,已经懂得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巫婆和她的药水,我不可能用“两条笨重的支柱”去换取漂亮的尾巴和声音,儿时泡沫般晶莹的“理想”至此破灭。然而,小人鱼的故事在我的思维理念中却有了发展。

原来,她抛弃了所有华丽的包裹,义无反顾地爱上了洁白的大理石像所代表的美丽王子。后来,王子有了一位同样美丽的新娘,不是小人鱼。

一切进行的很合逻辑,可我总觉得有些错。小人鱼既然可以为了王子忍受双面利刃割进身体的刻骨疼痛,王子就应该从发现小人鱼的那刻起毫不犹豫地爱上她,他不能因为她有苦难言、有情难诉,便让她成为一个等爱的女子,一个美丽的多余者,一个委屈无辜的小东西。

满脸幸福的人们在船上举行盛大婚礼,我陪着小人鱼一起流泪。我诅咒王子,我恨这个冷漠、绝情的男人,他打破了我心中所有关于天长地久的爱情童话。我搞不懂,小人鱼为什么不选择杀死他来重新获得生命?我当然还不知道,爱情没有对和错,只有有还是没有。

“不要在不适当的时间、地点找一个不适当的人来完成一场不适当的爱情游戏。”

我曾在日记本上记下这段话,却又是在同一年,漫长而略显无聊的夏日里给了自己莫大的讽刺。那个时候,阳光似乎一直被乌云遮着,空气里弥漫着忧郁,大概也在那个时候,我爱上了雨,爱上了感伤,重拾《海的女儿》,有了一种久违的温存和感动。

只在乎曾经拥有,除此之外别无他求。既然只在乎曾经拥有,那有何须天长地久?爱情永远都是让人捉摸不透的东西,选择小人鱼来承受这样一个微微懂爱却无法承担爱的年龄,我们拿什么来作为代价?永恒的承诺不是玩笑,尽管它可能虚无缥缈。

于是,在四季转过一个轮回之后,风慢慢地把云吹开,太阳将潮湿的气息一点一点地烘干;于是,安徒生晦涩而冗长的语言,字里行间漫溢的就不仅仅关于爱情,看上去更像是人们对迷离单调的生活状态和乏味的生活方式的渴望。

小人鱼结束了“身体在人世走动,灵魂在半空中浮游”的生活,她用最忠贞的方式鉴证了爱情的古老誓言,她带着人们对终极美丽的向往,怀着飞蛾扑火般的快乐幸福,骑上玫瑰色的云,升上天国。

一种生命形态的消亡,另一种生命形态的开始。

●评●

本文作者借助安徒生的童话《海的女儿》,追忆自己的一段人生体验——在一个“漫长而略显无聊的夏日里”萌生了朦胧的爱情,又在小人鱼的故事里得到启示,获得“一种生命形态的消亡,另一种生命形态的开始”的感悟。作者对《海的女儿》这篇美丽童话的认识与理解是有一个过程的,文章以“第一次”、“告别无忧的岁月的时候”、(我曾在日记本上记下这段话的)“同一年”、“四季转过一个轮回之后”等词语层次清晰地写出了自己认识与理解的全过程,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认识更趋理性,更有深度。以名作为题材,书写自我体验,循序深入地展示体验的过程,凸现体验的深度,本文正得了贾平凹先生《明月清泉自在怀》这篇美文运用材料的妙法。

●拓●

除了以上的引用评述之法外,引用的途径还有很多,以下方法可以参考。

一、名句

1、仿拟名言:仿拟名人的话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2、明征暗引:明征暗引名人诗文佳句,借他山之石来攻自我之玉

3、名句统领:以名言为论点,用实例来印证或阐释其内涵

二、人物

1、破译名人:选取一位名人,对他的成功之道或人生特点进行阐释,给读者以人生启示

2、贴身取材:从自己的身边选取较为鲜活的写作素材,通过真切、细腻的描写塑造感人形象

3、鳞爪见龙:不全面描述,仅选取人物身上的细微特征,来凸显全貌

4、借人发声:借名人之口,让名人发声,传达作者要表达之意

三、热点

1、评说热点:选取社会热点事件或现象,根据写作的需要从某一方面加以评说

2、反思热点:选取社会热点事件或现象,结合议题,综观其表里,反思其本质

四、故事

续编故事:为名著、影视剧等续编一个故事,反映现实生活

五、角度

1、正反对比:写议论文时,注重从正反两个方面选取素材,通过对比论证突出中心

2、以小见大:写作比较宏观的作文时,从具体的生活层面或小的角度选取材料

【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学者南怀瑾在他的著作《论语别裁》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所谓畏就是敬,人生无所畏,实在很危险,一个人有所怕才有所成,无所怕,是不会成功的。”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好角度,明确立意;②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这则材料谈的是“敬畏”,敬畏的对象是什么?从材料中“一个人有所怕才有所成”一句可以推断,敬畏的对象,应该是道德,是规律,是法律,是底线,是信仰,是不能违背的东西。

敬畏的话题,古来有之。《论语》有云:“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康德也曾说过:“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这些中外名言,一则可以帮助我们全面理解材料,二则引用到文章中,也能起到很好的润饰作用。

理解材料之后,我们可以从正反两个角度立意:从正面,可以写“常怀敬畏之心”“守住底线”等;从反面,可以从当今许多人不心存敬畏的现象入手,剖析其深层的心理原因,并指出这样做的弊端。

这道作文题审题难度较小,但行文难度较大,若写议论文,没有透彻深入的思考,文章很容易成为泛泛之作;若写记叙文,要寓情于事,把体验和感悟融化在事件中。

(0)

相关推荐

  • 《山居秋暝》从内容看这是一首什么诗?

    谢邀! <山居秋瞑>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山水诗名篇.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是诗人王维晚年隐居后的作品. ...

  • 草书四尺中堂《山居秋暝》

    山居秋暝 作者:王维 (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这首诗写初秋时节山居 ...

  • 山居秋暝赏析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 ...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草书书法作品欣赏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草书书法作品欣赏

  • 和王维谈《山居秋暝》

    专门挑了一个秋天的黄昏去拜访王维大师在山中的别墅,王大师用山泉水煮茶招待我.很自然,我们俩谈到了<山居秋暝>这首经典的诗. 王维:读过这首诗? 王清:当然读过.早就读过.最近重温是因为看了 ...

  •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译文: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 ...

  • 读写结合3:触摸经典 借石攻玉

    读写结合3 触摸经典  借石攻玉 ●读● 鲁迅的年终书账 李国文 鲁迅先生的日记,每到一年终了,总有一篇书账,记他当年所买的书,自然也是他当年所读的书,予以小结,算得上是别开生面的一种过年方式. 岁末 ...

  • 读写结合4:触摸经典 借石攻玉

    ●读● 无尽青山 张敬波 为什么要登山? 因为它在那里. 50年前,新西兰人埃德蒙·希拉里和夏尔巴人丹增·诺尔盖,在珠峰之巅8848.13米处激情相拥,宣告了喜马拉雅山登山运动"黄金时代&q ...

  • 读写结合5:触摸经典 借石攻玉

    读写结合5 触摸经典  借石攻玉 ●读● 用 爱 倾 听 方冠晴 那段日子,我被楼上楼下的住户折腾得快疯掉了. 我家住在二楼.住我楼下的是一对下岗夫妇.为了生活,这对夫妇买了一辆破旧的三轮摩托车,每天 ...

  • 读写结合6:触摸经典 借石攻玉

    读写结合6 触摸经典  借石攻玉 ●读● 跪下来,叫一声娘 赵欣 国庆节学校放假7天,热恋中的女友忽然提出,要和我一起回一趟老家,见一见我的父母,我顿时变得惶恐不安. 从踏上列车的那一刻起,我就下定决 ...

  • 读写结合7:触摸经典 借石攻玉:

    触摸经典  借石攻玉 层层剥笋 步步深入 ●读●[名家引路] 况钟的笔 巴 人        看了昆剧<十五贯>,叫我念念不忘的是况钟那支三落三起的笔.        自从仓颉造字.蒙恬造 ...

  • 陈留人物—石攻玉

    石攻玉,生卒年不详,河南开封府陈留县人.由岁贡任直隶唐县训导.迁本省济源县教谕,力振文风,无忝师儒.在济时,曾署邑篆,除猎户苦役,杜奸胥弊窦,不数月,吏治一新.以子如琏贵,赠湖广武昌府崇阳县知县.康熙 ...

  • 150期/经典赏析/石岗作品《陈忠实的恐慌》静华朗诵

    附1: 石岗介绍: 石岗,陕西醴泉人,毕业于陕西师大中文系.著名学者.作家. 主要作品: 著作:<大国学>.<群书治要考译>.<人类农业文明史>.<黄河纪文& ...

  • 经典赏析 || 石岗作品:这些鸟事/轩诚清读(第528期A)

    文:石岗  诵读:梁轩诚 一. 早上起来,打开电视,凤凰卫视的黄橙子在播报新闻.这时候,我的窗外一阵扑棱棱作响.趴在窗后看,见两只鸟在草地上打架,其中一只很是健硕,趾高气扬,嘴尖喙长,眼圆光凶,另一只 ...

  • 石岗经典:天赐良玉赋 / 轩诚诵读(第1734期)

    轩诚赏析: <礼记·聘义>:"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今有福建卓志新君,立业于花城,专玉石事凡二十余年.卓君事玉年久,其人其性也灼灼如玉矣,言语舒缓,性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