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振论与共振结构—有机反应机理系列3

2016年,共享单车的兴起将共享的概念带入了人们的视野。2017年,共享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涉及行业不断增加,如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等。同年,共享入选“201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其实,在有机化学领域也有“共享理论”——共振论。那什么是共振论?共振论对于有机反应机理又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呢?

共振论

通过介绍苯的结构,我们可以更直观的了解共振论的定义。弗里德里希·凯库勒于1865年提出了苯环单、双键交替排列、无限共轭的结构,即现在所谓“凯库勒式”。关于凯库勒悟出苯分子环状结构的经过,一直是化学史上的一个趣闻。据说灵感来自于他自己的一个梦。一天夜晚,他在书房打瞌睡,眼前有出现旋转的碳原子。碳原子长链像蛇一样盘绕卷曲,忽见一条蛇咬住自己的尾巴,并不断旋转。他像触电般地猛然醒来,接着整理苯环结构的假说,并最终提出了“凯库勒式”。后来,他又对这一结构作出解释说环中双键位置不是固定的,可以迅速移动,所以造成6个碳等价。

但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释,为什么苯环的上的单双键位置不是固定的?因为我们知道化合物的共价键是十分稳定的,一般只有在反应过程中才会出现键的变化。也就是说化学键的变化一般会导致化合物的变化,但苯环的结构却十分稳定。1928年,莱纳斯·鲍林(PS:唯一曾两次独享诺贝尔奖的得奖者)首先提出了共振的概念,共振论对于结构无法用一个经典结构式来表达的分子离子自由基,可以通过若干经典结构式的共振来表达其结构

利用共振论我们可以更好的解释苯环的结构:苯的六个碳的电子为p轨道,经过共振杂化,即为一环状轨道。这即解释了苯环的六个碳等价的问题,也解释了苯环中单双键不固定的问题,因为苯环的C-C键即不是单键也不是双键而是介于单双键之间的一个状态。换一种说法就是,苯环的中的6个碳,除了自身两两成键以外,每个碳原子都给出一个π电子形成电子云,所有碳共享这个电子云轨道。共振论中的“共振”与物理学中传统的物理学的共振概念有很大差异,这里的共振是指电子离域,在离域体系内所有中心原子共享离域电子的现象。

共振结构

单独用结构式AB都不能正确表示二甲亚砜的结构,基于共振论我们知道二甲亚砜的真实结构是结构式AB的加权平均,称作共振杂化体,而结构式AB则被称为二甲亚砜的共振结构。同理CD则是苯的共振结构。

需要注意的是,共振结构并不存在,真实粒子也并非这些共振结构的混合物或是平衡体系,所以二甲亚砜的真实结构既不是A也不是B,更不是一会A一会B。这也是共振结构与异构体的本质区别。此外,共振结构只考虑p电子和未共享电子的转移,不考虑s键的变化,例如丙酮的共振式(PS:共振式之间用双箭头表示)。而涉及到s键变化的互变不是共振,而是异构,如丙酮的酮-烯醇互变异构(PS:异构体之间用两个平行反向的单箭头表示)。

画简单分子的极限结构时,可以遵循以下的方法:(1)数出总价电子数;(2)画出键连顺序,先假设所有键都为单键;(3)依照八隅体规则为周边原子补充电子;(4)将总价电子数中剩下的电子分配到中心原子上,若不满足八隅律,则:(5)在一个键中加入多重键(双键、叁键),直至满足八隅律——画出一个极限结构;(6)将多重键应用到其他键中,画出其他极限结构。

以吡咯为例:(1)吡咯有6个价电子,其中每个C提供一个价电子,氮提供一对价电子;(2)假设所有键都是单键(I);(3)将价电子分配到中心原子上(II);(4)加入双键,使所有碳、氮原子满足八隅体结构,如III为C1-C2、C3-C4成双键后的结构,IV为C1-N、C2-C3成双键后的结构(C1-N成双键后氮外围多出一个电子,需要将电子转移到C4上)。

3 共振结构的稳定性

根据情况不同,每一个共振结构对杂化体(分子真实结构)的贡献程度不同,越稳定的共振结构对于对分子真实结构的贡献越大。与判别Lewis结构稳定性的原则相同,包括以下四条:(1)硼, 碳, 氮, 氧等满足八隅体规则的共振结构更稳定;(2)电中性共振结构较电荷分离的共振结构稳定;(3)电负性原子带负电荷,电正性原子带正电荷较稳定;(4)规则1的影响较规则2和3都大。

实例1:共振结构B中电负性大的氧带正电荷,显然没有共振结构C稳定(规则3)。

实例2:虽然共振结构D中正电荷在电正性更强的碳原子上(规则3),但共振结构E所有原子都满足八隅律(规则1),所以ED更稳定(规则4)。

实例3:虽然共振结构F不带电荷,但硼原子外层只有6个电子不满足八隅律,而共振结构G所有原子都满足八隅律,所以GF稳定(规则4)。

实例4:I中带正电荷的碳为叔碳其电正性大于H中带正电荷的伯碳(PS:由于与叔碳相连的供电基更多,叔碳比伯碳更容易给出电子,即电正性更大),所以。IH稳定(规则3)。

实例5:氧比碳电负性大,所以氧上带负电荷更稳定,即JK稳定(规则3)。

实例6:共振结构N中的带正电荷的碳与甲基相连,电正性最强,所以N最稳定(规则3)。

实例7:P中带正电荷的碳与甲基相连,电正性最强,所以P最稳定(规则3)。

4 共振论在有机机理中的应用

利用共振论,可以解释很多关于有机反应机理的问题,如比较反应活性、预测反应产物、解释化合物的反应性等。共振论能定性地说明一些有机反应机理,其最大优点是简明、直观,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任意性和主观性。随着现代共振论的不断发展,它在有机机理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实例1:解释酮的羰基碳具有亲电性,容易受亲核试剂进攻。由于共振结构CB稳定,即C对于酮的真实结构贡献大,所以酮的羰基碳会带更多的正电荷,具有亲电性。

实例2:预测芳香族亲电取代反应的主要产物。酚羟基是一个强的邻、对位定位基。从共振式中可看出,苯酚的负电荷集中在邻、对位,所以亲电取代反应主要发生在邻、对位。

实例3:为什么腈水解既可用碱催化,又可用酸催化?根据腈的共振式,氰基中的碳具有亲电性可以与碱作用;而氮具有亲核性可以与酸作用,所以腈水解既可用碱催化,又可用酸催化。

实例4:通常情况下,烯烃的端位碳是亲核的,为什么富烯(fulvene)的端位碳具有亲电性?根据富烯共振式,我们发现第二个共振结构具有芳香性(五元环上有6个π电子),所以更稳定,即端位碳具有亲电性。而普通的烯烃如1-丁烯则相反,由于端位碳电负性更大(非端位碳连接更多供电基,更容易给出电子,电正性大),所以端位碳带负电荷更稳定,即端位碳是亲核的。

(0)

相关推荐

  • Markovnikov规则(马氏规则)

    马氏规则(又称马尔科夫尼科夫规则,Markovnikov规则或Markownikoff规则),是一个基于扎伊采夫规则的区域选择性经验规则,是由俄国化学家马尔科夫尼科夫在1870年提出的[Markown ...

  • 化学传奇之九:梦中的蛇揭开了有机化学家族的龌龊内幕

    我们对运气好的人经常说是"躺赢",这只是一种调侃,我们也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对于成天琢磨"躺赢"的人,我们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做梦",因为我们 ...

  • 卡宾的反应性—有机反应机理系列43

    卡宾参与的反应可归为以下几类:环加成反应.插入反应.重排反应等. 1 环加成反应 由于卡宾同时具有空轨道和孤对电子,因此其易与不饱和键发生环加成反应.主要是对碳碳双键的加成,制备环丙烷衍生物,但对C= ...

  • 什么是有机反应机理?—有机反应机理系列1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及有机物质的结构.性质.反应的学科,是化学中极重要的一个分支,而其中有机化学反应是有机化学的核心,也是有机合成的基础.那一个有机反应是如何发生的呢,中间有经历了哪些复杂的变化? ...

  • 有机机理的书写规则—有机反应机理系列2

    对于某一特定的有机反应,如果我们知道其反应机理,那么我们该如何书写有机反应机理呢?为了便于理解和交流,化学家统一了反应机理的书写规则.一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表示有机反应机理:(1)用符号表示:(2)用 ...

  • 过渡态理论—有机反应机理系列4

    在讨论有机反应的过程中,我们时常会用到过渡态和过渡态理论的概念.过渡态理论在有机反应机理的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说人们对有机反应机理的认识如同黑夜迷航的话,那么过渡态理论就像一座灯塔为我们照亮 ...

  • 介质效应—有机反应机理系列5

    生活环境会影响人,那有机反应介质会影响有机反应吗?反应介质除了参与分散反应物以外,还可以通过极性作用.氢键.静电作用和范德华力等非共价键作用,影响有机反应的反应速率.反应平衡甚至是反应机理.因此反应介 ...

  • 微观可逆性原则—有机反应机理系列6

    1872年,路德维希·玻尔兹曼提出物理动力学的同时首次提及了微观可逆性原理.玻尔兹曼认为气体分子的相互碰撞是微观可逆的(分子间碰撞的正过程和逆过程是同时存在的).1884年,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 ...

  • 动力学和热力学控制—有机反应机理系列7

    在有机领域,我们在讨论反应选择性的时候会经常提及两个概念即动力学控制和热力学控制.那什么是动力学控制和热力学控制呢?结合之前介绍的过渡态理论,我们可以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这两个概念.动力学控制:产物的比例 ...

  • Hammond假设—有机反应机理系列8

    过渡状态结构决定了反应速率(过渡态自由能决定反应速率).溶剂效应(过渡态极性决定反应溶剂效应)和取代基效应.由于过渡状态寿命短,难以分离或检测,主要通过以下一些途径间接推测过渡态的结构,如由反应物.产 ...

  • 活化参数—有机反应机理系列9

    活化参数—有机反应机理系列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