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标点符号的发展史:古人真的不使用标点,不标注符号?

#历史真相官#

写在前面: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韩愈《师说》

在中学学习这篇课文时,老师特别强调了“句读”〈jù dòu〉两字,并且补充说,古时候没有标点符号,人们要断句只能凭语感来“破读”。其实,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我就隐隐约约地知道,现在我们所使用的标点符号是晚清民国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从西方引进的。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肯定地认为,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

然而,学习了《古代汉语》这门课程之后,我才知道中国古代不仅有自己的标点符号,且起源很早,自成体系。《文史通义》的作者,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在《丙辰札记》考证中指出:

“点句之法,汉以前已有之。”

这一说法,可以从成书于东汉的《说文解字》中得到印证。其中不仅收录了“、”号,解释说:

“有所绝止、而识之也。”还收了“()”号,解释:“钩识也。”清段玉裁注:“钩识者,用钩表识其处也。……今人读书有所钩勒,即此。”

一、先秦时代:中国古代标点符号的萌芽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人们已知的我国现存的最早的文字,而在这些刻在兽骨龟甲的文字中,就已经出现了一些标点符号。比如横线号、曲线号、竖线号、折线号等。但这些符号的作用比较单一,只能起到简单的分隔作用,不能表示人的语气、说话时感受。笼统来说,横线号、竖线号等这些甲骨文中的符号,只相当于今天的逗号或者分号,即把不同的甲骨卜辞分隔开。

随着文字使用范围的扩大,到了殷商后期和西周时期,见于青铜铭文的标点符号明显多于现今已发现的甲骨文中的标点符号。出现了甲骨文中“线号”的变体——“勾识号”,包括“二短横号”和“单短横号”。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大发展的黄金时代,以春秋晚期的原本《道德经》以及春秋末年孔门弟子辑录的《论语》为发端,战国初年,诸子百家的各种著作相继问世,文字使用空前广泛。而随着文字的广泛使用,标点符号的形式和功能也有了较大的发展。除继续使用二短横号,更重要的是使用了各种形体的点号,且各号的用法增多,使用频率增高。

先秦时代是中国古代标点符号的萌芽时期因此,这一时期标点符号的种类不多,形体不规则,使用具有任意性。但先秦时期出现的标点符号,是古代汉语标点符号之源,其奠定了后代标点符号发展的基础,后代许多标点都是由这一时期的标点符号发展而来。

二、秦汉时期:中国古代标点符号的大发展期

秦代是中国古代汉语标点符号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时代,虽然秦朝的存续时间只有十五年,但是讲述秦代标点符号的发展,至少可以推延到战国时代的秦国。根据睡虎地秦墓的竹简,学者们整理出了四种秦王朝(秦国)行政公文中常用的标点符号,分别是二短横号、勾识号、黑方号、圆点号。

汉代使用的标点符号更多,除了上文中已提及的甲骨文、青铜铭文以及春秋战国、秦王朝时期使用的各种标点符号以外,还产生了新的标点符号如顿号、逗号、句号、括号、三角号、斜线号、扁方框号、尖角号、竖长点号、节字号、马字号、儿字号、网纹号。且各种标点符号的功能与作用已经较为明确,使用的时候也各有规则。如圆点号用于分开文中的各个章节,黑方号用于开篇、勾识号用于断句和分析文意。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现代行文写作中广泛使用的顿号、逗号、句号、括号在那时已经产生并被广泛使用,虽然功能和作用与现代意义上的顿号、逗号、句号、括号不尽相同,甚至相去甚远,但它至少可以证明,现代汉语中的标点符号体系,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舶来品”

更值得一提的是,文章开头所提到的“句读”一词,始见于汉代。从这个时候起,人们开始自觉地运用“句读”这种断句方式,来理解古代文献的意思,这一点在汉代的训诂学和经学注释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中国古代标点符号发展的停滞期

中国古代标点符号在秦汉时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进入魏晋南北朝以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仍缓慢的发展着,但总体而言却陷入了停滞。

根据传世的文献资料,现在可以见到并已经确定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和隋唐五代使用的标点符号有十几种,包括圈句号、圆点号、双圈号、圈点号、顿号、方框号、方圍号、卜字号、竖线号、直角号、三角号、圆钩号、乙字号、斜线号、短横号、节字号、尖角号、二短横号。其中绝大多数标点符号,在此之前均已产生并被使用,只有双圈号、圈点号等很少的几种产生于这一时期。

关于魏晋南北朝隋唐5代标点符号发展停滞的原因,现今学者们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解释,但可以想见的是,阻碍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标点符号发展的一个重大因素是,汉代产生的“句读”之法,在经过长达数百年的发展后,依然成熟并被广泛使用。这一点,从本文开篇引用的《师说》中可以窥见。

四、宋元明:中国古代标点符号发展的成熟期

众所周知,宋元时期是我国传统科技文化走向成熟的黄金阶段,从科技上来看,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有三大发明成熟于宋元时期并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广泛应用;从文化上来看,两宋文化高度繁荣,国外研究者甚至有人称两宋时期儒学的新发展是中国的“文艺复兴”,近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更是有“中华文化造极于宋”的论断。

随着思想的解放和认识的深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雕版印刷的广泛流传导致的文化普及,标点符号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到宋元时期终于发展成熟。《宋史·何基传》记载何基:

“凡所读书,无不加标点。义显自明,有不待论说而自见。”

从这一条历史记载来看,标点符号在宋代的成熟程度可见一斑。

首先,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新的前代没有出现过的标点符号,当时比较常见的的就有连圍号、半圆号、圆圍号、阴文号、八卦号、横括复合号、鱼尾号、圆括号等,除了这些比较常见,用法比较规则的标点符号外,还出现了许多由这些常规标点符号标点符号发展而来的约30多种变体。此时的标点符号还拥有一种特殊的功能——区分词性和名词。比如山名用黑三角号标注,湖海沼泽用半圆号标注,方圍号则用于州名等。

其次,宋元明时期的用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基本体系。宋元明时期标点符号的使用也已经进入了成熟阶段,从无规则的使用标点符号的随意性到有规则的使用标点符号的自觉性,在宋元时期中国古代的标点符号使用逐步走向规范化,如大小一致,占格适当等。

这一时期标点符号的使用虽然已经较为成熟,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许多不足当时的人们仍然无法避免。比如一号多用,多号一用等现象常常使人在阅读中难以分辨,无所适从。但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尽管宋元明时期的标点符号使用存在着诸多不足,可它仍然是标点符号发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古代旧式标点的格局已经形成。

五、清代:中国古代旧式标点符号的完备期。

清代作为中国古代的最后一个时期,就标点符号的发展方面而言,其很好地继承了以往各朝各代标点符号的发展成果,是中国古代的旧式标点符号体系更加完备,但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虽然小有创新,可并没有取得飞跃性的进步。

而且清代使用标点符号的群体主要集中在民间,而官方对于标点符号的使用却是相当排斥的。比如在将古代经典收录《四库全书》的进行刊印的时候,无论全书有无标点符号,一律去掉,进行无符刻印。官方使用标点符号的历史性倒退,使得标点符号在中国的使用日益式微。

晚清民国的时候,一批接受了西式教育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在中和中国古代就是标点符号的基础上,引进西方的标点符号。1920年2月2日,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这个时候的标点符号已经基本接近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标点符号。

写在最后:

在中小学练习标点符号使用的时候,有一道断句标点的题是必出的:“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通过这道题让学生们对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以表达正确的一时有一个基本的认知,这是应该的。但从一个侧面,它很容易造成中国古代没有或不使用标点符号的错觉。

其实,中国古代不仅有标点符号,而且标点符号使用的历史相当久远,标点符号的体系也相当完备。之所以在中国古籍里见不到标点符号的踪迹,是因为在古代最后一次传统典籍整理中——编撰《四库全书》人为地去掉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