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岵庐学术研讨会】李志峰:德承悠远 功在千秋 利在当代
——对《梁岵庐先生集》的一些感想
广西大学文学院 李志峰
黄南津教授在广西大学长期从事于广西地方文献和少数民族文献的整理工作,经由他推荐,我有幸获得贵港市港北区作协主席李万里先生整理,并由漓江出版社出版的《梁岵庐先生集》。细细品读,感慨良多。其后又听闻我院区域文化学专业的学生参与该著作的出版校对工作,则亦觉幸甚。
当我研读这本著作,感受或可以用十二个字加以概括:德承悠远、功在千秋、利在当代。主要感受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对于梁岵庐先生的个人生平与著述,二是支持此类的出版的漓江出版社,三是对于该文集的整理者贵港市港北区作协主席李万里先生。这三个方面是相互承接的。
首先说说德承悠远。
梁岵庐先生一家四代均为著名学者,三代治太平天国史,在地方上久负盛名。祖父梁廉夫,清末地方廉吏兼中医学者。父亲梁佩祥,原贵县一千多年科举史上仅有的九名文进士之一,由内阁侍读出任知府。伯父梁吉祥,光绪版《贵县志》主要编纂人。子梁任葆,太平天国史学家。作为一位文化人,或者我们所说的知识分子,肩负着一项重要的职责,就是传承历史。这个职责在当代社会中不断受到淡忘,甚至忽视。特别在近三十年的新历史主义或后现代主义深入人心的今天,出于对于这些理论的误读,在社会中出现将历史虚无化的问题。因而,我们透过对梁岵庐先生个人生平、著述的重新认知,可以使我们重拾责任,这对于当代贵港的发展,乃至广西、中国的发展和文化的振兴有着重要的意义。
任何一个个体、区域或民族国家,它的发展都不可能无中生有,都必须透过时空而确立其存在,从而才可以探讨它的价值问题。因而,我们的当代,必然是与历史衔接的当代,我们的文化也同样必然是建立在传承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的文化。
从梁岵庐先生的生平而言,是一个家族文化的传承;从其著述而言,则是地方和区域文化的传承。那么,出版和整理工作,既是这种文脉的一种体现,同样也构成一个重要的载体,使我们能够依循文本,认知过往,体会历史生命中所体认的那种历史。
因而,我所说的“德承悠远”,既表明了梁岵庐先生个人对整体中国历史文化精神的一种传承,是一种文化人的担当,同时也是想说明,当下的出版和文集整理工作本身对梁岵庐先生精神的一个接力与传承。
其二为功在千秋。
历代方志完整、系统地记录了广西地区的各种信息,并在时间上形成连续的信息资源,既可横陈百科,又可纵观历史,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1932年,广西成立了省修志局,省主席黄旭初兼该局督办,马君武为总纂。1943年改称广西通志馆,封祝祁为馆长,吕一夔、梁岵庐先后为副馆长,罗尔纲、吕集义、黄诚沅、蒙起鹏等知名专家学者曾在该馆任职,推动了广西修志工作的开展。据有关统计,民国时期,广西有69个县编纂了76部县志,绝大多数为官修。据《广西方志提要》和《广西方志佚书考录》两书,1949年以前广西历代修纂的地方志共计571种,其中321种已佚,尚存250种(含山水志、寺庙志)。在尚存的250种广西历代方志中,明代12种,清代145种,民国93种。广西历代方志中可供采摭的史料,俯拾皆是,所载者为大量有关广西的历史沿革、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景物资源、风土人情、文化艺术等方面的资料。梁先生在这些方志的修订、保存和整理过程中,应发挥过重要作用,可谓“功在千秋”。
梁岵庐先生曾长期担任广西大学教职,而我本人作为广西大学的后学之辈,敬仰之外还有着追慕其精神的愿望。2018年,广西大学将迎来其90周年的大庆,我特别注意到该文集中所收录与广西大学相关的两三篇文章:其中一为《西大梧院历劫记》,使我们后学了解到1936年西大改组,校本部及文法学院迁至桂林,农学院迁至柳州,而理工学院仍留梧州期间遭遇日军飞机轰炸之过程,后附梁先生所写“广西大学为理工学院迭被敌机宣言”,其中梁先生慷慨陈词,怒斥日军暴行,并号召学生“痛定之余,益加振奋,以不强御辍其业,不以威胁灭其心,理圯兴残,责无旁贷;同仇敌忾,奚敢后人”,与此同时呼吁“还我河山,复兴民族,世界和平”,表达了抗日战争时期,广西大学学人对教育的拳拳之心,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对民族振兴的期望。在当下世界风云变幻之际,同时又将迎来广西大学建校90周年,我们能透过文史了解过往,更清楚地认识到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使命和我们肩上的重任,可以说这也是一种传承。梁先生另一篇文章《马君武先生》,记述了马君武先生“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创办广西大学的艰辛卓绝之路,从而使我等诸后学可见君武先生创“大学”以育“大人”(健全之人格、充盈之智慧、实践之能力),以求实现“大国”(强国)之教育梦想。
关于景观风物、特产资源、文化艺术的记载,于文集中最为多见,我们亦可略举一二。述特产风物的有《说菌》《猴酒》《谈虎》《题红豆院》诸篇,如《说菌》篇里详实记述了桂林良丰乡间28种菌(蘑菇),分别说明形色、性状、可否食用等内容,如今这些菌类是否还能得见,不可或知,但在此文中已留下色香味性,任我们回味;述民间艺术则有《歌人别录》《花鼓》《土戏》《倮族娱乐》《宫剧》诸篇。于《歌人别录》中,则细数能歌善歌者的历史或地方记录,特别指明了“三妹(刘三姐)轶事,遍传桂海,而滥觞贵县之西山”,而梁先生还进行了自己的评述“歌人崛起齐民间,以天籁鸣,但求入耳餍心,不作千秋之思”,由此指明民歌以民间为生发之所,以天真自然为其音色特征,以审美娱乐为主趣的文艺观念,有别于正统文以载道之认识,从而准确与恰当地阐明了民歌之艺术本质。
以上举隅,仅为本人之管窥,未现梁先生文稿的全貌,但其对广西各地历史沿革、生态环境、社会政治、景物资源、风土人情、文化艺术等方面的记述的史料价值已显而易见。
其三,利在当代。
沿其千秋之功,而至当代或可延其风而成其俗,或追其述以延伸创新或创意,凡此种种,皆可为当下之社会、文化、艺术之发展提供可参照或可生发的基础与源泉。
在此暂简述其中一特例,如《猴酒》篇,向我们提供了广西田阳一个独特而奇妙的猴子酿酒的故事,与此同时也记录了其中酿造的过程:以石凹为窖,以酒饼草为曲,发酵金樱果和黄精而成,其味极清醇。此文所记述,不过为当地传闻,或未可信其然,却可究其所以然,从而得以想象这一过程:猴子并不会酿造酒,只不过有可能它利用石洞储藏食物(果子与植物块茎),经过多日后由于温度和天然的酵母作用,发酵成酒。那么我们也就因此有可能复制此酒:以陶为器,以天然酵母为曲,以山间各类可食用富含糖的野果或含淀粉的植物块茎发酵,从而可新创独特产品。
以上仅为依文集所记载而简单延伸遐想的一个特例,除此之外,于文集之中,我们还可见诸如人物逸事的口传文学记录、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体育和游艺等,以及传统技艺、医药或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凡此种种,皆为当下所言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换言之,梁岵庐先生之文集得以记录和保存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应的,我们如若加以深入地研究和恰当地运用,则应可充分地服务于当下的经济、文化与社会建设。
综而言之,今天针对《梁岵庐先生集》学术探讨,我就概括地从德承悠远、功在千秋、利在当代三个方面,陈述其对于史脉流传永续、人脉汇通融合和文脉历久弥新的价值与作用。本人延伸出来的观点,权且当作抛砖引玉,其中或多有谬识误见,请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谢谢。
作者简介
李志峰,博士、广西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院副院长。论著有《<碧岩录>佛道禅之关系探微》《向我们的处境发问:可比性的当代辨析》《认识“自我”与“他者”:对比较文学本科教学特色之探讨》。
特别鸣谢
香港金门记集团广西金门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广西广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广汇圣湖城
贵港市大将·宏名中学
贵港市联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广西贵港市小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贵港市碧桂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广西贵港市华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广西雅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五里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