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了玄医道传承:积聚】
积聚
积聚是由于正气亏虚,脏腑失和,气滞、血瘀、痰浊蕴结腹内而致,以腹内结块,或胀或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积,表现为腹内结块,固定不移,且结块大多由小渐大,由软渐硬,初觉胀痛,继则疼痛逐渐加剧。聚,表现为腹中气聚,攻窜胀痛,时聚时散,或有如条状物聚起在腹部,一般病程较短且全身症状不如积证明显。积与聚在病机上不能绝对划分,故常积聚并称。临床上每有先因气滞成聚,日久则血瘀成积,故积聚在病机上又有区别,聚以气机阻滞为主,积则气滞、血瘀、痰结三者均有,而以血瘀为主,两者又有一定联系。现代医学的腹部肿物、肝脾肿大、增生型肠结核,胃肠功能紊乱、不完全性肠梗阻等疾病可按本病辨证论治。
诊断依据
1、积
(1)男女老幼均可罹患,但以中年以上者居多,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2)腹部可扪及大小不等,质地较硬的包块,并有胀痛或压痛。
(3)积块出现之前,相应部位常有疼痛,或兼有恶心,呕吐,腹胀,倦怠乏力,胃纳减退、逐渐消瘦等症状,舌边有瘀斑,脉弦或细。
(4)CT、MRI、B超等检查可有异常显示。
2、聚
(1)男女老幼均可罹患,大多起病较急,与情志变化密切相关。
(2)腹中气聚,攻窜胀痛,时作时止。发作时病变部位有气聚胀满的表现,一般扪不到包块;缓解时气聚胀满消失。以实证为主,常反复发作,同时有倦怠乏力,纳差,便溏等症,舌苔厚腻或白或黄,脉弦滑。
(3)胃肠X线钡餐摄片及气钡双重造影,纤维结肠镜检查等,往往有异常发现。
鉴别要点
1、痞满痞满以患者自觉脘腹痞塞,满闷不舒为主要症状,但腹部无气聚胀急之形,更不能扪及积之包块,此为与积聚相区别之要点。
2、鼓胀鼓胀以腹大如鼓为特征,虽腹内有积块,但更有水液停聚。腹内有无明显的水液停聚,是积聚与鼓胀的鉴别要点。
3、石瘕石瘕为妇科疾病,虽在下腹部可扪及包块,但常伴有月经不调,白带增多等症状。
4、奔豚气奔豚气是病人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胸咽的一种病证。其与鉴别的关键在于,奔豚气是其气由少腹上冲胸咽或有水气自少腹上冲至心下,其特点是自下逆上,如奔豚之状。聚者气聚时聚时散,仅限于腹部。积者腹内积块。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1)辨积与聚:积证具有积块明显,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程较长,多属血分,病情较重,治疗较难等特点。聚证则无积块,腹中气时聚时散,发有休止,痛无定处,病程较短,多属气分,一般病情较轻。
(2)辨积块的部位:右胁腹内积块伴见胁肋刺痛,黄疸,纳呆,腹胀等症状,病在肝;胃脘部积块伴反胃,呕吐,呕血,便血等症状,病在胃;右腹积块伴腹泻或便秘,消瘦,乏力,以及左腹积块伴大便次数增多,便下脓血者,病在肠。
(3)辨病期、虚实:积证有初、中、末3期,一般初期正气未虚,邪气虽实而不甚,积块较小,质地较软,虽然胀痛不适,而一般状况尚可;中期正气渐衰而邪气渐甚,积块增大,质地较硬,疼痛持续,并有饮食日少,倦怠乏力,形体渐瘦;末期正气大虚而邪气实甚,积块较大,质地坚硬,疼痛剧烈,并有饮食大减,神疲乏力,面色萎黄黧黑,明显消瘦。
2、治疗原则积证病在血,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基本原则,重在活血;聚证病在气,以疏肝理气,行气消聚为基本治则,重在调气。
3、分证论治
(1)肝气郁滞
【证候】腹中气聚,攻窜胀痛,时聚时散,脘胁之间时有不适,病情常随情绪而起伏,苔薄,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行气消聚。
【方药】逍遥散加减。药用柴胡10g,白芍12g,枳壳、当归、白术各10g,薄荷3g,茯苓10g,甘草6g。
(2)食滞痰阻
【证候】腹胀或痛,便秘,纳呆,时有条状物聚起在腹部,重按则胀痛更甚,苔腻,脉弦滑。
【治法】导滞通便,理气化痰。
【方药】六磨汤加减。药用大黄6g,枳实、槟榔各10g,沉香2g,乌药6g。
(3)气滞血阻
【证候】积块软而不坚,固着不移,胀痛并见,苔薄白,脉弦。
【治法】理气活血,通络消积。
【方药】金铃子散合失笑散加减。药用川楝子、玄胡索、蒲黄、五灵脂各10g。
(4)瘀血内阻
【证候】腹部积块明显,硬痛不移,面黯消瘦,纳减乏力,时有寒热,女子或见月事不下,舌边暗或紫或见瘀点,苔薄,脉弦涩。
【治法】祛瘀软坚,兼调脾胃。
【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药用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五灵脂、丹皮、玄胡索、香附各10g,乌药、枳壳、甘草各6g。
(5)正虚瘀结
【证候】积块坚硬,疼痛逐渐加剧,饮食大减,面色萎黄或黧黑,形削骨立,舌淡紫暗,脉弦细。
【治法】补益气血,化瘀消积。
【方药】八珍汤合化积丸加减。药用人参、炒白术、茯苓、当归、赤芍各10g,白芍12g,熟地黄、川芎、三棱、莪术各10g,五灵脂、苏木各6g,香附10g,瓦楞子20g,海浮石、槟榔各10g。
4、单方验方
(1)甲鱼1只,用黄泥封固,焙黄去泥,研细末。每次服6g,每日3次,红糖调冲服。治肝脾肿大。
(2)醋炒三棱、莪术、黑丑、白丑、槟榔、茵陈各15g,研细末,醋糊为丸。每次服5g,每日2次。
(3)藤梨根、生薏苡仁、连苗荸荠各30g;或龙葵、黄毛耳草各15g,白花蛇舌草、蜀羊泉各30g;或藤梨根、水杨梅根、虎杖根各30g。均水煎服。用于脘腹积块(胃癌)。
(4)三棱、莪术各15g;或三白草60g,大蓟、地骨皮各30g;或半边莲、半枝莲、黄毛耳草、薏苡仁各30g,天胡荽60g。均水煎服。可用于上腹积块(肝癌)。
(5)苦参9g,生、熟薏苡仁各74g,煅牡蛎、土茯苓各24g,紫参、生地黄、地榆各12g;或白花蛇舌草、菝葜各60g,垂盆草、土茯苓各30g;或蒲公英、半枝莲各24g。白花蛇舌草、银花藤、野菊花各30g,露蜂房9g,蜈蚣2条。均水煎服。可用于下腹之积块(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