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爱民:走出独山的伢锣丝
走出独山的伢锣丝
1
时间定格在1992年,那一年,我14岁,是一名初二的学生。五月份,映山红开遍了独山镇的山野,同学小霞邀请大家去五祖寺春游。春游?对于生活在90年代的穷苦孩子们来说,挺奢侈的,要知道,我连黄梅县城都很少去呢。
礼拜六,我骑着父亲的凤凰自行车,从村里出发,去乡里和同学碰头。父亲的自行车块头够大,我小小的个子,整个人像吊在车里,看起来势单力薄,还挺滑稽的,但我却非常熟练,农村的孩子啥都能干呢。我浑身充满了劲,一上一下的踩着自行车去乡里和同学们碰头,然后集体骑着大人的自行车出发,一路上欢声笑语,现在回想起来,真是一种有趣的场面啊。骑车到五祖镇,从一天门登古道开始爬上山,那时候的五祖寺依旧保持着古朴的原始风貌,我老是用手细细摩挲着那些石板,青石条块,让人有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豪迈,感觉它太美了。
在五祖寺门前,照相的师傅召集我们集体合影,“伢锣丝,快来,好,靠近一点,微笑,笑起来”,咔嚓的一声,留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后来,伴随着奋斗的足迹,我一直小心翼翼的保存着这张照片,保存的是自己的青春年少的梦想和探索外面世界的一颗心。
2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相片上的同学们到初三就开始分班,毕业后人生各自的命运大相径庭,但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无一不保持农村伢的本份,流淌着勤劳的血脉。
我毕业后考起了公费中专,18岁毕业就被分配到长岭乡政府上班。路遥《平凡的世界》一句话,触动了我,“只能永远的把艰辛的劳动,看作是生命的必要,即使没有收获的指望,也心平气和的继续耕种”,我办了停薪留职手续后,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在武汉务工,用自己辛苦的积攒,自修了大专,再去华中理工大学读本科,现在在深圳有了自己的事业。
小英同学,外出福建务工,居然办起了制鞋工厂。
小霞同学在东莞打拼也办起了健身房。
“冒事得”同学(绰号),初三就保送黄冈高中,研究生毕业,是深圳的IT高端人才。
强哥,大学毕业从军,现在已经是年轻的军官,为国家做贡献。
华伢,在美国有自己的厂房、公司,在国内有自己的工业园,成了让同学引以为豪的中美企业家。
燕子女同学,学问最足,做了大学老师,教书育人。
其他的两位女同学,失去了联系,想必也是会踏实的工作,幸福的活着。
3
曾经在黄梅县,以前人们总是笑独山,“独山苕锣丝,苕吃苕困苕垫枕”。因为贫穷,独山的伢们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要么努力读书,要么早年四处务工。多年后,他们居然开始先富裕起来了。
明朝兵部侍郎汪静风,曾经写过一幅对联“独山镇东西二庙,普天下南北两京”,可见,自古以来独山镇虽小,但独山镇的农村伢们,心胸并不小。
就是这样的一群孩子们,虽然,他们走出了独山镇,走向了世界,但他们心底的那一份认同与怀念,将会永远的留在了故乡。
作者
黎爱民:深圳黄梅商会会员
编委会
曹锦军
总编
湖北省作协会员
湖北省摄协会员
魏鲜红
主编
黄冈市作协会员
唐亚红
执行主编
黄冈市作协会员